關於對我縣復轉軍人穩定工作的調查報告

復轉軍人安置和待遇落實是一個敏感問題,也是一項十分繁重複雜的工作,如若處置不當,將帶來一系列問題,引發和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為此,縣委辦公室組織人員對我縣復轉軍人穩定工作開展情況進了調查,總體感覺我縣對復轉軍人穩定工作高度重視、措施得力,成效顯著。

一、我縣復轉軍人基本情況

目前我縣復轉軍人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企業軍轉幹部。這部分人員共有75人,分別分布在縣社、縣物資局、縣糧食局等11家企業;其中退休39人,離休28人,在職8人,待遇已按照有關規定1005.75元執行;二是對越自衛反擊戰人員。這部分人員共有66人;其中在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有11人,涉及9個單位,在企業工作的7人,涉及3個單位,在農村務農的有48人,其檔案中有病歷記載的人員每月發放補助金70元;三是抗美援朝老戰士。這部分人員共有117人;其中分布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有6人,涉及4個單位,在企業工作的有3人,涉及2個單位,在農村務農的有108人,均發放補助金166.6元。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排查為著力點,及時全面掌握全縣復轉軍人動態。首先,堅持對縣直單位每兩月、鄉(鎮)每月,村每半個月進行一次復轉軍人穩定情況的排查,對排查出的一般性問題,按“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實行歸口辦結。對一些重大、疑難問題,實行部門聯動、協調處理。在XX年的排查工作中,有20餘名企業軍轉幹部反映,由於企業破產,本身已無力繳納企業應繳的職工養老金部分,縣穩定辦及時將這一訊息反饋給縣復轉軍人穩定工作領導小組,經縣復轉軍人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勞動、民政、企業研究決定,對企業軍轉幹部提前退休人員養老金個人部分由退休人員支付,集體部分緩交,從而保障了全縣企業軍轉幹部的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穩定了他們的情緒。其次,建立全縣復轉軍人資料庫,將每位復轉軍人的工資、年齡、思想狀況、健康情況及其家庭子女情況等登記備案,對身患疾病、家庭困難的老黨員、老幹部,開展多種形式的走訪和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採用黨費資助等多種辦法為他們發放生活困難補助金。三年來,共發放資助金額4萬餘元,發放人數40餘人次。三是強化對復轉軍人特殊時期的防範監控。針對范縣地處河南、山東兩省交界處,復轉軍人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外出串聯、聚會、上訪的可能性較大這一實際,加強了平時的防範控制工作,將全縣復轉軍人的活動情況全部納入視線,對重點人員實行重點管理、重點監控,實行了“多包一,一包一”的包保責任制。在重大節假日、政治敏感時期,實行各級、各部門領導帶班,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如在春節、國慶期間實行了一天兩報制度,即每天上午9點前和下午4點前把本單位的企業軍轉幹部情況報縣穩定辦,重要情況堅持做到隨時報告。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打牢復轉軍人穩定工作的基石。一是在平時的工作中,突出一個“情”字。帶著感情做復轉軍人穩定工作,組織人員深入復轉軍人家中傾聽他們的訴求,與他們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在XX年的慰問活動中,縣委穩定辦人員了解到縣醫藥公司軍轉幹部田傳錄因家庭貧困補繳不上1.5萬元的養老金,退休手續遲遲沒能辦理,因此工資被停發,其思想一度產生波動,想要赴京上訪。得知此事後,縣復轉軍人工作小組人員在耐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與醫藥公司和勞動部門進行了協調,免繳了單位部分養老金,在政策許可的範圍內,終於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了他的退休金問題。二是結合有關活動認真做好復轉軍人的思想工作。在XX年9月份開展的全省集中處理信訪突出問題活動中,我縣專門成立了全縣處理復轉軍人問題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了“二級延伸”工作制度。把處理復轉軍人問題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分成鄉(鎮)、縣直兩個組,分別確定責任接訪對象。每周二上午,聯繫縣直單位的人員和聯繫鄉(鎮)的領導小組成員分別到鄉(鎮)和縣信訪局接待來訪的復轉軍人,對復轉軍人信訪中涉及到縣直有關企業或鄉(鎮)的,企業有關領導或鄉(鎮)領導都入戶接受諮詢,解答他們的各種疑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處理問題。在全省處理信訪突出問題活動中,共接訪6起復轉軍人上訪案件,並全部處理完畢。XX年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採取辦培訓班、上黨課、看專題片、學黨章等不同形式,對復轉軍人進行黨的先進性教育,共舉辦培訓班6期,上黨課20課時,收看錄像40餘次,受教育人數達200餘人(次)。三是廣泛開展了結對幫扶送溫暖活動。縣復轉軍人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下訪到每位企業軍轉幹部家中,同企業軍轉幹部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縣社企業軍轉幹部孫化鋒下崗後,情緒一度出現不穩定,領導小組成員多次找他談心,與其面對面進行交流,溝通思想,同時積極協調縣總工會、勞動保障等部門幫助他實現了再就業,使其有了固定的收入來源。縣糧食局領導在結對幫扶活動中了解到本單位軍轉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