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基層政務村務公開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鄉鎮及村處在基層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對人民民眾,其政務、村務公開備受民眾關注,是人民民眾評判農村黨風政風好壞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政權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深化鄉鎮及村的政務和村務公開工作,還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查找問題,研究對策。帶著這一問題,最近,我到一些鄉鎮、村和部分農戶進行了重點調研。

做法與特點

通過調查,感到近年來鄉鎮及村堅持把推行政務、村務公開作為提高行政效率,推進依法行政,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一件大事來抓,使政務、村務公開不斷由點向面,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深入推進,並逐步向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軌道發展,既加強了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拓寬了民眾參政議政的渠道,又增強了廣大幹部依法行政、清正廉潔的意識,促進了黨風、政風和黨群幹群關係的明顯好轉。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特點:

——領導重視,機構健全。鄉鎮都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的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和鄉鎮長任組長的村務公開領導小組,確定了具體工作人員,制定了工作規劃,明確了工作職責,形成了黨政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工作人員專門抓和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參與的政務、村務公開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並建立了政務、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為這項工作的健康有序開展提供了堅強的領導和組織保證。

——氛圍濃厚,認識統一。調查中我們注意到,大多數鄉鎮和村對政務、村務公開的宣傳引導抓得比較緊,通過多種形式,認真組織鄉鎮及村社幹部學習領會推行政務、村務公開的有關檔案、政策規定、指導思想、目的意義和內容要求,增強了抓政務、村務公開的自覺性。尤其是針對一些幹部中存在的怕失權而不想公開,嫌麻煩而不願公開等模糊認識,積極開展思想教育,提高了思想認識。同時,還利用多種新聞媒體開展有關政務、村務公開方面的系列宣傳報導,激發調動了廣大民眾參與此項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載體健全,形式多樣。從調查情況看,近年來鄉鎮及村在推行政務、村務公開中,把採取切實措施、建立有效載體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目前,鄉鎮在辦公地均設立了機關概況、政務公開、行政執法流程圖等三種標示牌,建立了政務公開記錄和公開檔案,並完善了硬體設施,設立了固定公開欄,公布了投訴舉報電話。同時還依託政府網站向外發布政務信息,擴大公開面;村務有公開登記簿,有的還設立了固定公開欄。在公開形式上,結合各自實際,廣泛採用了公開欄公開、會議公開、廣播電視公開或張榜公布,都比較行之有效。

——內容明確,重點突出。政務方面,對涉及幹部職工和民眾利益的事項都堅持公開,尤其是把容易滋生腐敗的行政行為和七站八所的各種稅費收繳、工程項目實施、宅基地審批、救濟救災款物發放、計生指標安排、財政收支、考核獎罰等與幹部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當作了公開的重點。村務方面,堅持以"八公開"(村級財務收支公開、物資管理公開、集體土地管理使用公開、計畫生育指標安排和婚姻情況公開、農民應承擔的稅費收繳指標和收繳情況公開、小電價小電費收支公開、村級幹部報酬公開、村級組織的各類重大決策公開)為主要內容,將公開的重點和核心放在了村級財務公開上。

問題與成因

從調查看,近年來,鄉鎮、村兩級在推行政務、村務公開方面雖然進行了積極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敷衍應付,公開不規範。政務、村務公開目前雖然在鄉鎮、村兩級得到普遍推行,但同公開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來衡量,仍存在不夠規範完備的地方:公開時間不及時,對一些需要公開的事項不按規定時間要求公開;公開地點不適中,政務、村務公開欄多數設在鄉鎮機關或村址內,不便於民眾瀏覽,特別是公開欄僅設1~2處,更不能適應居住較為分散民眾的實際;公開內容不完整;個別村"猶抱琵琶半遮面",只公開一些不痛不癢的內容,而對民眾意見大的"熱點"問題遮遮掩掩,不願公開甚至不公開、半公開,避重就輕;公開程式不嚴謹,公開中的有關事項主要由鄉鎮和村幹部唱"獨角戲",民主理財、議事和村民代表組織的作用沒有很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