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市軟環境建設的調查報告

根據市委的部署,五月下旬以來,市紀委牽頭組織的軟環境建設研究課題調研組熛群笊釗氳絞星的一些國有及民營企業開展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組織問卷調查等形式,廣泛了解情況,收集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調研報告。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經濟發展軟環境的現狀 總體上看,全市的投資軟環境有了新的改善煾骷痘關致力發展、服務發展的意識增強,市場主體投身發展的積極性高漲,據統計部門2004年對100家企業進行的投資軟環境評價調查結果表明,有80%的企業認為近兩年我市的投資軟環境有較大改善。我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領導重視,抓軟環境建設的合力不斷增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軟環境建設工作,把軟環境建設工作列為今年全市加快發展的十項重點工作之一,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要求。成立了軟環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領導小組由市人大、市紀委、市政法委的主要領導掛帥,辦事機構掛靠在市紀委、監察局。為加強組織協調工作,堅持每周召開一次領導小組辦公室例會,每季度召開一次領導小組成員會,及時研究安排部署工作,協調解決軟環境建設中的重要問題;不定期召開專項工作小組聯席會議,聽取各責任單位的工作情況匯報。領導小組還根據不同階段的工作任務,把市軟環境辦、效能辦、糾風辦、行政服務中心、整規辦的工作人員統一調配使用,形成合力推進工作任務的落實。 二是深入調研,抓軟環境建設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明晰。為增強軟環境建設專項整治工作的針對性,市里組織人員走訪了市直40多家企業,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查找當前我市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營造我市經濟發展優良軟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將工作任務分為“深化機關效能建設,改進機關工作作風;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加強黨風政風建設,密切黨和政府與民眾的聯繫;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積極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四個方面,分別由四個專項工作小組分3個階段(即宣傳發動、集中整治、總結表彰)抓好軟環境整治工作。四個小組分別制定了具體工作方案,突出圍繞深化項目年競賽活動、推進創城工作、完善行政服務平台、建立審批服務網站、實行政務公開等方面來抓好軟環境建設。 三是健全制度,治理經濟發展軟環境的長效約束機制逐步形成。制定了《關於對損害經濟軟環境行為實行效能告誡的暫行規定》,市、縣兩級建立行政服務中心9個,推行項目聯審聯辦制,健全行政審批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提高辦事效率。在行政機關建立健全了崗位責任、服務承諾、限時辦結、首問責任、績效考評和責任追究等制度。在全市範圍內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財政管理體制、投資體制和幹部人事制度)“四項改革”,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完善並嚴格執行(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產權交易進入市場和政府採購)“四項制度”,從制度上減少~現象的滋生。各縣(市、區)以制度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梳理完善內部工作制度,清理不符合最佳化軟環境的制度,著力解決職責不清、效率不高、工作不落實、乾好乾壞一個樣的現象,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機制。尤溪縣出台鼓勵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規定新開辦工業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優惠標準,對部分客商實行“尤溪綠卡”,持卡者可享受尤溪境內免交縣內公路通行費,非特殊情況企業免受檢查,子女入學享受本縣居民待遇。沙縣實行效能評議制度,開展民主測評,對民主評議好的單位及領導給予通報表揚。對民主評議反映差的單位及領導給予通報批評,要求後三名的單位及主要領導寫出書面整改措施,責令限期整改,連續兩次居最後二位的單位,其主要領導進行崗位調整。 四是典型引路,營造良好軟環境氛圍更加濃厚。重視發揮典型的示範引導作用,及時發現軟環境建設方面好的典型。在機關效能建設中總結推廣了市國檢局為我市外經貿發展營造“低障礙、低收費、高效率”的檢驗檢疫通關環境、市公安局辦理涉企經濟案件做到“四個不查”和“五個不輕易”;市地稅局開展辦稅“四零”活動(即“服務零距離、流程零障礙、質量零差錯、對象零投訴”)、等經驗,指導全面工作,不斷提高全市的行政服務水平;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總結推廣了將樂縣率先對全縣國有集體林木資源轉讓實行統一“陽光作業”,泰寧縣推行村級採購制度,建寧縣對縣直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和非經營性公房進行統一管理,梅列區積極開展公務用車改革,永安市構建“三位一體”的行政服務模式和“勤廉宣教中心”,明溪縣實行紀檢監察幹部跟蹤服務非公企業制度,大田縣推行建設工程經評審最低價投標中標法等各具特色的措施辦法,鞏固和深化了反腐倡廉工作。同時,軟環境建設辦公室還通過軟環境建設工作《簡報》和《情況通報》對一些好經驗好做法進行通報,為軟環境專項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五是強化督查,軟環境建設工作各項任務的進一步落實。堅持日常督查與重點督查相結合,明查和暗訪相結合,自查與自糾相結合,提高工作實效。今年以來,市軟環境建設辦公室、效能辦、糾風辦、行政服務中心等單位先後3次組織人員到市直60多個重點部門和單位和8個縣(市、區)開展督查指導或明察暗訪,還走訪了各商會和各類企業及個體戶了解情況,在督促工作落實的同時,將發現、掌握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反饋給市直相關單位並責令整改。進一步暢通渠道,在充分發揮市效能投訴中心作用同時,今年又開通了糾風熱線電話,設立了“糾風之窗”網站,認真受理投訴舉報,上半年全市效能投訴中心共受理投訴417件,辦結率為91.4%,給予黨政紀處分2人,效能告誡16人,誡勉教育5人。通過強化督查,軟環境建設工作各項任務的進一步落實。在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方面,針對查找出的突出問題,抓好整改。如市林業部門就下屬事業單位執法人員存在執法不文明的行為,採取了建立獎懲制度、規範檢查行為、強化行政督查等措施進行整改;市人行針對企業反映貸款難的問題,創新信貸方式,配合各級政府建立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舉辦銀企資金供需見面會等進行整改。在提高行政服務水平方面,按照“領域再拓寬、內涵再豐富、資源再整合、環節再減少”的思路,進一步加強市行政服務中心建設。今年前三季度進駐中心的40個單位共為民眾辦理各類審批、審核、備案等事項6.95萬件,辦結率95.3%,總辦結時限比承諾總時限節省2.37萬個工作日。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方面,以開展“增強紀律觀念,自覺接受監督”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加強黨員幹部的思想道德和紀律教育;嚴肅查處一批以權謀私、與民爭利、干擾改革、阻礙發展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及時為受誣告的黨員幹部澄清事非,認真維護黨員幹部的權利,積極幫助發案單位分析發案原因,切實把廣大黨員幹部一心一意謀發展、放開手腳幹事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好、保護好;圍繞“四個堅決糾正”和“三個繼續治理”,加大糾風治亂工作力度,逐步解決一些民眾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加強對“四項改革”、“四項制度”和“五公開”等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推進了源頭防治~工作的開展。在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方面,從關係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情入手,先後開展了整治“餐桌污染”、汽車市場秩序、安全生產、糧食市場、文化市場、農資市場、藥品市場等專項活動。市直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出動執法人員一萬多人次,查處各類違規行為3000多起,進一步淨化了市場秩序。在打擊各種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同時,積極開展以“誠實守信”為主題的競賽活動,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法制環境方面,以“創建平安##”活動為抓手,政法各部門通力合作,加大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的力度。法務部門對律師隊伍進行了教育整頓,以營造公正、公平的司法環境。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工作,我市軟環境專項整治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經濟發展軟環境雖然有了較大的改善,但與新一輪創業的要求、與廣大民眾加快發展的願望、與投資者的呼聲、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一些明顯差距,主要體現在: 1、政策環境相對滯後。主要表現為:一是政策缺乏比較優勢。如,所出台的優惠政策多是參照發達地區或後發展地區,不僅由易受“硬環境”的影響,存在操作上的區域局限性,而且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又易造成滯後性。二是政策落實不到位。少數單位“私”字當先,對本單位有利的政策就執行,不利的就變形,隨意曲解政策,使政策優勢大打折扣。有的更是搬“條條”上的具體規定多,執行黨委、政府的政策少,出現了政策截流、政策梗阻現象。據我市有關方面的調查顯示,有49%的私營業主對各種優惠政策的落實情況表示不滿意。 2、政府的職能服務不夠到位。突出表現在:一是觀念不新。一些行政機關和工作人員患得患失,缺乏與時俱進、主動服務思想,執行政策簡單生硬,死抱著政策條文不放,服務不夠主動、熱情,不能為基層和投資者排憂解難。二是治政不實。有的部門工作中急功近利,將“剛性規定”變成“柔性操作”的問題,辦事程式與審批手續裁而不減;有些幹部作風飄浮,工作中敷衍塞責、欺上瞞下、從中作梗。三是在崗不勤。一些部門管理鬆懈,工作人員崗位責任意識不強,上班遲到早退或擅自離崗現象時有發生。 3、執法行為有待規範。一些行政執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政、越權執法、濫用權力、野蠻執法等問題仍然存在,“三亂一多”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執法不嚴,將執法過程“關係化”,以關係親疏作為執法寬嚴的標尺;有的執法隨意,以權代法、以情代法、以利代法;有的以罰代管,重收費、輕管理,重處罰、輕教育;有的方法簡單,作風粗暴,舉止不文明。極個別部門和單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利用職權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甚至吃、拿、卡、要、報的現象仍屢禁不止。一些部門以協會會員費、管理費、辦刊物雜誌贊助費等名目向企業收費,有的中介機構收費彈性大,有的搭車、重複收費。一些執法部門隨意到企業進行各種檢查,企業對管理部門名目繁多、華而不實的檢查十分反感。據調查,有26家企業反映2003年接受各類檢查達162次,平均每家企業6次,最多的一家企業被檢查了20次,令投資者十分無奈。 4、人文環境亟待改善。我市雖屬經濟欠發達山區城市,但飽含歷史文化底蘊的“風土人情”,本應是軟環境中的比較優勢,由於沒有很好從根本上做好“人”的工作,以致人們觀念上的“劣勢”掩蓋了人文環境整體上的“優勢”。在市民素質問題上,有幾種不良傾向值得注意:一種是冷漠無知,消極順從。這類人對軟環境的重要性缺乏認識、也不想認識,以為發展經濟是黨委和政府的事,與已無關。另一種是個人至上,“積極”排外。這類人並非觀念落後,不思發展,只是一切以個人為中心,以為最佳化軟環境是“吃裡扒外”、“引狼入室”,專為外面人好賺錢、多賺錢服務,進而為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排斥異己。三是信用缺失。由於公眾信用的社會約束力較弱,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市民在經濟交往過程中的信用觀念有所退化,失信現象也時有發生。 5、~氛圍仍不夠濃厚。主要表現在:一是社會~的輻射功能沒有得到應有發揮。電視、報紙、電台等新聞媒介對社會~的軟環境功能沒有進行強有力的整合,發揮社會~的導向作用還不明顯。二是投資者的~效應沒有得到積極重視。“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個地方軟環境優劣,投資者最有發言權和說服力,但由於我們的軟環境不能讓投資者滿意,又沒有讓投資者參與軟環境建設的快捷溝通渠道,因而投資者難以擔當正面的“宣傳員”。 三、進一步最佳化我市經濟發展軟環境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領導,堅持把最佳化經濟環境擺上重要位置。全面改善和最佳化經濟環境涉及面廣、工作範圍大、要求標準高。為此,一是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保護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營造環境就是創造生產力的觀念,切實把最佳化環境工作作為大事抓在手,放上重要位置。二是要加強領導,實行“一把手”工程。加大對最佳化經濟環境工作的組織協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