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對大學寢室同學間心理距離影響調查報告

網路催生虛擬的社群網路

通過對“遇到社會熱點問題是傾向於通過何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一題的統計,通過新聞跟帖頻數39,占38%;寫部落格的頻數24,占23%;bbs發起討論的頻數20,占23%;而和室友討論的頻數21,占20%。

人們進入網路,除了要獲得信息的滿足外,人際交往也是一個重要的使用訴求。bbs、部落格、網路社區的形成,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便捷、廣闊的觀點表達平台,並逐漸形成了以網路為媒介的虛擬社群,在這一社群有形成獨特的話語符號、討論方式和人際關係,以宿舍為單位的傳統社群網路逐漸弱化。

虛擬社區的交往具有逾時空性。通過網路,人們之間的交流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網路中人際互動具有匿名性和徹底的符號性。在虛擬社區里,我們只能通過網名、 id號標識自己。id號依個人的愛好隨意而定。所以,傳統的性別,年齡,相貌等在虛擬社區里可以隨意更改。

結論及建議

網際網路作為新興的信息傳播的媒介,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思想觀念產生著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首先,網路極大得拓寬了同學們的信息來源渠道,使我們可以足不出戶便知曉天下大事。以“網路熱點”為中心的聊天話題的增加對沒有電腦的寢室成員產生了話語剝奪。沒有電腦的寢室成員大多數時候在聊天時被逐漸邊緣化,加劇了寢室同學之間關係的緊張。其次,電腦網路為我們提供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電影、音樂、遊戲等,使得寢室成員對寢室集體活動心理依賴減少,寢室成員之間的直接溝通、交流機會減少,心理距離漸漸疏遠。此外,一些同學對網路產生了極強的依賴性,沉迷網路遊戲,產生現實的、虛擬的“兩個自我”, 它會扭曲一個人的心智,造成“人格異化”,不但不利於大學生提高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反而會促使他們逃避困難,脫離現實,造成人際關係危機。最後,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便捷、廣闊的意見、觀點表達平台,並逐漸形成了以網路為媒介的虛擬社群,在這一社群有形成獨特的話語符號、討論方式和人際關係,以宿舍為單位的初級社群逐漸弱化。

當代大學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揮網路在學習生活中的積極作用,減少對網路的過分依賴,提高自我管理、約束的能力,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加強與同學的溝通和交流,為學習生活創造良好的氛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據網路發展,加強對學生的網路道德教育,以使當代大學身自覺地按照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要求來處理網路虛擬世界中的各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