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現狀調查報告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可以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生產關係變革,是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xx”時期,是我省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是加快發展、加速轉型的攻堅時期,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對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新興產業,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有基礎

(一)基本情況

1.經濟信息化快速發展

第一,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深入推進。

農業信息服務網路進一步健全,覆蓋全省XX個鄉鎮、5萬個行政村和40個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業信息網整合了12個涉農部門,建立了農經、農情、農價三級共建共享資料庫,設立服務欄目近萬個,數據總量達3760gb,連續五年榮獲“中國農業網站百強”稱號。研製開發了40多個農業專家系統,推廣面積達XX多萬畝,增收節支10多億元。“12316”三農熱線、“千萬農民簡訊服務工程”等服務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諮詢服務。藁城市“三電一廳”模式在全國得到推廣。**和**被列為國家農村綜合信息服務試點。**市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農村信息化示範單位”。8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和8名信息員被國家五部委評為全國先進。

第二,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加速融合。

據不完全調查,大中型製造企業70%實現了生產過程關鍵環節自動化控制,90%建設了管理信息系統,62%採用了數位化研發設計系統,85%建立了企業入口網站,48%套用了不同程度的電子商務。**鋼鐵、**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鋼鐵、裝備製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幹企業開展了信息化綜合集成套用,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絲網、**管道管件等一批產業集聚區建設了以信息化為支撐的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促進了中小企業和產業的聚集發展。建立了省市兩級污染源監控中心,實現了對全省752家企業、1176個排污口的聯網自動監控,建設了覆蓋40多萬家污染源企業的基礎資料庫,有效抑制了企業的偷排和超標排放。唐鋼等13家鋼鐵企業能源管理中心被列為國家示範項目。XX年**暨曹妃甸被國家工信部批准為首批國家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

第三,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穩步發展。

培育了**國大、**晨礱等30家電子商務以及**集團、**港等10家現代物流示範試點企業,網上購物人數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網上訂貨和物流配送為一體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依託商務部新農村商務網,從**年開始,每年舉辦三次“新農村農副產品網上購銷會”,累計成交額達47億元。中華標準件網、中國耐材之窗網、中國棗網、中國辣椒網等一批特色經濟網站迅速崛起,輻射和帶動了縣域特色經濟發展。**被國家確定為首個縣域經濟信息化試點縣,並已通過國家專家驗收,絲網機械設備數位化率達30%,企業網站擁有率達92%,經常使用電子商務的企業占70%,網上貿易額占比超50%。

2.電子政務建設成效明顯

全省電子政務框架初步形成。實施了“112工程”,構建了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網路平台和信息交換與共享平台,重點推進了12個跨部門套用系統。統一的電子政務網路為26個部門提供了縱向業務專網服務,支撐網上審批、財政網上支付等多個跨部門套用。人口與人力資源、法人、基礎地理等五大基礎資料庫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依託全省統一信息交換與共享平台,實現了工商、國稅、地稅、質監等部門間企業基礎信息交換共享,促進了財稅增收。網上審批與電子監察系統提前兩年完成了“**”提出的60%行政許可實現網上辦理的目標任務。省級49個部門473項行政許可事項中,除25項因涉密外,其餘448項全部實現網上審批與電子監察,走在了全國前列。省直部門核心業務已不同程度地實現信息化,上報省政府的檔案已全部實現網上傳輸。全省政府入口網站體系已基本形成,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有效載體,有力地促進了服務型政府建設。網民使用政府網站的比例達到25.5%,通過政府網站查詢政務信息的比例達到74.1%。**市和**市政府入口網站位列全國30強。我省被國家列為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試點省份,探索形成了“**省基於信息資源規劃的信息化套用建設與管理模式”,屬國內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