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經濟工作的調查與思考

新形勢下鄉鎮黨委政府

領導經濟工作的調查與思考

十六大報告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開創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那么,在當前形勢下,作為基層一級的鄉鎮黨委政府該如何領導經濟工作,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呢?本文試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探討鄉鎮經濟的發展之路。

新世紀鄉鎮黨委政府所面臨的新形勢

一、經濟大跨越

2002年7月16日,xxxx縣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擴大會議上,縣委書記xxxx向全縣人民發出了“立志實現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號召,提出了“以基本實現現代化統攬全局,著力建設國際紡織品製造中心和國際紡織品貿易中心,牢牢把握提神、提速、提質的要求,切實增強區域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到2004年工業銷售超千億,到200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達到6166美元”的戰略舉措和奮鬥目標。縣委縣府提出xxxx縣跨越式發展戰略是奮進的,它為經濟社會的新發展提供了持續而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xxxx縣跨越式發展戰略又是務實的,xxxx縣是經濟強縣,雄厚的綜合實力為跨越式發展戰略的實現提供了物質鋪墊。跨越式發展戰略是七十多萬xxxx縣人民的選擇,在跨越式戰略的指引下,全縣人民正鼓足幹勁,努力奮進,xxxx縣美好的明天正在一步步繪就。

二、體制大改革

社會大發展,關鍵在體制的創新。在改革的問題上,xxxx縣是勇立潮頭,始終扮演著一個“吃螃蟹”的角色。由於堅定不移推進改革,不斷消除影響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xxxx縣已初步建立了區域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這其中,上世紀末歷時兩年的xxxx縣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可謂是xxxx縣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一大舉措。通過1998、1999兩年的攻堅,全縣累計完成鄉企改制1851家,占應改制企業的99℅。最近,縣委縣府又提出清除“尾巴”,集體股全面退出企業的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產權的明晰,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生機和活力,福全無名皮塑集團的發展就是一個例證,1999年其淨資產為1.04億,比改制前增加11.5倍。

三、市場大發展

xxxx縣是經濟強縣,同時也是貿易大縣,境內的中國輕紡城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隨著中國加入WTO,xxxx縣的經濟尤其是外向型經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2002年,xxxx縣全年自營出口14.6億美元,居全省第一位,近年來的自營出口增長率也一直高居全省縣市之首。xxxx縣外貿增長奇蹟被外貿界稱為“xxxx現象”,甚至有“全國外貿看浙江、浙江外貿看xxxx”之說。新世紀之初,xxxx縣國內和國際兩大市場並駕齊驅,洶湧發展,有著不可阻擋之勢。

新形勢下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經濟所面臨的困難

一、缺準備

在xxxx縣經濟社會面臨跨越式發展的新形勢下,不少鄉鎮領導幹部對xxxx縣跨越式發展戰略提出的緊迫性和重要意義理解不夠,仍沉醉於業已取得的“輝煌”成就,帶著小富即安的心理過著“太平”日子,對跨越式發展戰略,他們是一片迷茫,“在霧裡看,在夢裡行”,茫然不知所措。同樣,面對洶湧澎湃的市場化大潮和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事物及新問題,不少鄉鎮幹部在思想上明顯缺少準備,於是有幹部這樣說:不是我走得慢,而是這世界發展得太快。

二、缺方法

在當前形勢下,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共同發展,這就要求鄉鎮黨委政府在領導經濟工作時必須堅持兩個市場一起抓,兩個市場都要上。對此,不少鄉鎮幹部有點招架不力,手忙腳亂,明顯缺少辦法;在市場經濟的洗禮下,xxxx縣已湧現出一大批企業老總,他們素質高、能力強、見識廣,對鄉鎮黨委政府管理經濟經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與此同時,受傳統觀念和習慣的束縛,再加上學習不夠,一些鄉鎮幹部的管理思路和自身素質已難以適應xxxx縣經濟發展的需要,對他們的管理或服務企業不歡迎。

另外,在xxxx縣經濟社會大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新舊觀念的碰撞和利益的衝突,各種新問題層出不窮,如各種新的勞資糾紛、征地拆遷問題、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大量失土農民的生活保障問題、村民自治和行政村規模調整中出現的大量利益和宗族衝突、外來務工人員不斷增多引發的治安和權益保護問題、工業化過程產生的環境污染等等,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處理,必然會破壞鄉鎮社會的穩定大局。再從大範圍來看,當前國際國內形勢錯綜複雜,突發事件不斷,今年年初的美伊戰爭、油價上漲和非典疫情的肆虐已對xxxx縣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面對大量的突發事件,我縣的鄉鎮幹部的應變能力尚有待提高,由於鄉鎮幹部工作方法不當而引發的較大規模的衝突也是時有發生。以致有幹部唱著:“外面的世界太複雜,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三、缺載體

徹底的產權制度改革帶來了鄉鎮黨委政府管理經濟職能的巨大轉變,在計畫經濟體制下,鄉鎮黨委政府既是社會管理的主體,又是經濟管理的主體,形成政府雙重職能合一。政府以高度集權的行政方式全面干預、控制企業的經營活動,企業是政府的附屬物。企業改制,政企關係理順了,黨委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責一下子由原來的無所不包、大包大攬轉變為巨觀調控、協調服務,在這場大變革中,不少鄉鎮的幹部感到無所適從,他們認為,既然產權歸了個人,經營權給了企業,我們還怎么管理經濟?在我的走訪中,幹部們普遍覺得在當前形勢下管理經濟缺少載體,無處著力,有勁無處使。

新形勢下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經濟的對策

(一)觀念要轉

一是要完成從“無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角色轉變。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鄉鎮政府必須要重新對自己的角色進行定位,在當前形勢下,政府已不再是一個事無巨細、一概統吃的“無限政府”,其主要職能已明確在巨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而作為最基層的鄉鎮一級政權來說,其行政協調的權力進一步弱化,職能進一步局限,所以,鄉鎮黨委政府必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一個職權十分有限的“有限政府”上,在自己的許可權範圍內依法行政;二是要明確領導經濟的實質就是服務經濟。在具體工作中要避免走兩個極端:一是放不下領導者的“架子”,始終以一個企業的管理者自居,居高臨下瞎指揮;二是因服務經濟難度大而不作為,做鄉鎮經濟發展的“旁觀者”。另外,還要破除“小富即安”、“求穩怕亂”的思維習慣,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觀念,增強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增強創新能力,振奮精神,開拓進取,運用市場經濟新的思維方式,探尋加快鄉鎮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創造不同於過去的工作方式、行為方式和開發模式。尤其是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更要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更加改革的姿態,更加紮實的步伐,牢固樹立執政為民、富民為本理念,傾力服務以促鄉鎮經濟的發展。

(二)理念要新

當前,“經營城市”已成了不少地方政府和社會各階層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它是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產物,也是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必然課題。如何才能讓土地最大限度地增值?讓城市更好地發展,更富有競爭力?是經營城市理念的核心內容。而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的xxxx縣,筆者認為要實現全縣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鄉鎮黨委政府在管理經濟時也必須要引入“經營鄉鎮”的理念。因為,在xxxx縣努力建設新縣城和大力推進城鎮化工業化的大背景下,土地也已成了xxxx縣鄉鎮經濟社會發展中最為稀缺的資源,需要用“經營”來實現有限土地的價值。和“經營城市”不同的是,在“經營鄉鎮”這個理念里,土地所產生的價值已不是衡量經營好壞的唯一標準,而應該是經濟和生態的統一,經過合理的經營,最終實現鄉鎮的可持續發展。

鄉鎮經營首當其衝的是鄉鎮的定位,也就是要回答好“我是誰”的問題,要按照唯一性、排他性、權威性的原則,找到鄉鎮個性與靈魂。第二步就是鄉鎮發展戰略的制定,要回答“我到哪裡去”的問題。鄉鎮發展戰略考慮的是鄉鎮長遠的計畫,著重體現鄉鎮與環境變化的關係。制定鄉鎮的發展戰略,離不開對本鄉鎮產業要素和自然資源的梳理與整合,要弄明白“我有哪些資源”。

接下來才是鄉鎮經濟的空間布局與規劃,也就是要搞清楚“我將如何成長”。鄉鎮規劃要做到科學合理、有的放矢,否則會導致鄉鎮規劃“中看不中用”,脫離實際。

經營鄉鎮還有鄉鎮形象的包裝與推廣,也就是“我將如何讓世人認知自己”。鄉鎮形象的背後必須要有足夠的內涵作支撐,必須注重培育相應的產業鏈,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三)方法要變

一是要改“被動式等待”為“主動式服務”。

在計畫經濟時代,鄉鎮黨委政府是企業和村民的“家長”,不少鄉鎮幹部已習慣於坐在辦公室等著“下級”(企業和民眾)上門請示,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已不再是政府的附屬,鄉鎮政府的基本職能是服務,鄉鎮幹部是服務鄉鎮經濟和社會的主體,是能讓民眾直接感受、真真切切的“公僕”,在當前形勢下,鄉鎮幹部必須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執政為民、“發展是執政的第一要務”的原則,努力改變“被動式等待”的工作作風,走下去調研,了解企業和民眾“有什麼樣的困難?需要什麼樣的幫助?”;上門去服務,根據調研結果針對性地為企業和民眾排憂解難,辦實事辦好事,寓服務於管理之中,實現服務全局和民眾長遠利益的目的。

二是要改“靠人腦”決策為“靠電腦”管理。

當今時代已是信息化時代,是數字經濟時代。單憑領導幹部的個人智慧來進行經濟決策或經濟管理顯然是不行的。運用現代化手段來管理經濟、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已是新形勢下鄉鎮黨委政府的必然選擇。開展電子政務不僅可以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務和管理方面的效率,而且也可以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有利於政府決策的科學性,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最終提升新時代政府的形象。

三是要“有形”“無形”兩手並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鄉鎮黨委政府的職能是相當有限的,而市場規律這隻“無形的手”在經濟的發展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政府必須儘量減少對企業或其它經濟行為的行政干預,按市場規律辦事。但是,由於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還不完善,經濟的健康發展又離不開政府引導這隻“有形的手”,只有兩“手”並舉,鄉鎮經濟才能獲得健康持續的發展。

政府這隻“有形的手”首先應表現在對鄉鎮經濟的前瞻性規劃上。黨委政府要在充分分析本鎮的經濟位置、資源和產業特色基礎上,找出比較優勢,因鎮制宜,對本鎮的經濟發展作出科學合理的規劃,確定經濟發展的思路,也就是要回答“我有什麼?”“我該往哪裡去?”的問題。

政府這隻“有形的手”還要表現在經濟項目的開發建設上。一個經濟項目的立項建設到運行投產,都離不開政府的幫扶,如要有一個好的政策環境,立項審批、土地徵用等需要政府出面支持協調。在企業融入大市場的過程中,如果政府這隻“有形的手”能在關鍵時刻出手拉一把,那作用就非同小可。

(四)抓手要有

一、構築二大平台。

信息平台:政府是電子信息技術的最大使用者,建立信息平台有助於政府發揮優勢,有效服務於經濟。當前,鄉鎮政府要做兩方面工作,一是要加緊實現鄉鎮管理的的信息化,通過電子政務的建設連線企業和民眾,努力打造高效、透明、親商的政府;二是要通過政府的工作引導企業上網,開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現已成為網際網路上的主流業務,企業也逐步成為上網的主角。但就目前來看,我縣相當多的企業主在意識和技術上與電子商務相距甚遠,這就迫使政府要加強引導,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引領企業主上網。另外,xxxx縣目前已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礎,已建立了“全球紡織網”、“xxxx縣科技信息網”等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信息網路,但這些網路的利用率尚欠提高,如何整合我縣現有網路資源,提高利用率,也是目前鄉鎮幹部需要動腦筋的一個課題。

園區平台:園區經濟已經成為xxxx縣鄉鎮經濟發展的骨幹力量和支柱。當前,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打造經濟強鎮既是適應新一輪競爭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當前新形勢下鄉鎮黨委政府管理服務經濟的一個重要載體和著落點。當然,工業園區的建設還是要做“特”字文章,要利用本鄉鎮的產業和資源特色來建設園區。如福全鎮就利用該鎮的兩大特色工業家私和包裝興建了福全家私工業園區和包裝工業園區,開園後33家相關企業迅速進駐,發展態勢良好。

二、營造發展環境。

經濟發展環境是發展的第一要素和加快發展的決定性資源,也是我縣與周邊地區特別是發達地區進行區域競爭的首要條件。鄉鎮直接面對農村,情況更複雜、更具體,這就要求鄉鎮黨委政府必須要動足腦筋,加強監督,創造良好環境為經濟保駕護航。

1、要打造“平安鄉鎮”,維護穩定大局。“穩定是改革和發展的前提,沒有穩定,什麼事情也幹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可能消失”。要打造“平安鄉鎮”,筆者認為要從三個源頭上下功夫:

一是農村的穩定。造成農村不穩定的因素很複雜,但就目前來看,農民對村幹部的意見比較集中,究其原因,主要是村幹部辦事不公、作風粗暴、致富無路所引起。所以,建立一支好的過硬的村幹部隊伍是鄉鎮黨委政府努力實現農村穩定的一個重要著眼點。具體可以從加強對村委換屆選舉的監督、加強對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和強化鄉鎮幹部聯村制度三個方面著手。其次是要積極穩妥地解決好農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xxxx縣農村正處於大轉型時期,各種改革措施相繼實施,如殯改、“雙改”、宅基地整治、城中村改造等等,今年開始的行政村規模調整更是我縣繼家庭承包責任制、土地使用權流轉之後又一次農村基層體制的重大改革。伴隨著改革,各種新問題也隨之湧現,如不能處理好各種矛盾和衝突,農村的穩定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所以鄉鎮幹部必須維護農村穩定大局出發,以維護農民利益為原則,積極應對,細緻工作,實現農村的長久平安。

二是企業的穩定。造成企業不穩定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的安全生產存在隱患。永通4.16爆炸案已經給了我們血的警示,這就要求鄉鎮黨委政府要吸取教訓,睜大眼睛,積極配合有關職能部門經常排查,及時整改,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是勞資矛盾的經常激化。鄉鎮黨委政府除了積極穩妥地處理好各種勞資糾紛外,更重要的是要督促做好企業職工的勞動保障工作,如保質保量實現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全覆蓋等。

三是整個鄉鎮的社會穩定。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鄉鎮治安的綜合整治,為發展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

2、要打造“文明鄉鎮”。一要以精神文明活動為載體,提高鎮民的文明素質;二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營造文明氛圍。三是要做市場秩序的“守夜者”。要配合有關職能部門開展對市場經濟秩序的整頓,努力建立公平、守信、寬鬆的發展環境。

3、要打造“生態鄉鎮”。一要積極協助有關職能部門做好對排污企業的監控工作,引導企業走無污染、清潔生產之路;二要加強集鎮建設,使集鎮綠化、亮化、淨化、美化。三是要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大力開展農村的環境綜合整治。

四、政策規範引導

曾有一位鄉鎮領導說,當前鄉鎮政府最大的資源就是政策。確實,企業要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離不開鄉鎮黨委政府政策的規範和引導,這就是被有些地區戲稱的“牽手工程”。

作為鄉鎮黨委政府來說,其政策資源來源於兩方面:一是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業已制定的政策;對這類政策資源鄉鎮黨委政府所能做的就是如何用足用好的問題。二是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在法律的大框架下制定一些有利於本鄉鎮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

有了政策,該如何用好?筆者認為也重在兩方面,一是規範,通過政策的執行規範各種經濟行為,為鄉鎮經濟發展創造公平、公正的環境;二是引導。但在新形勢下,企業對黨委政府的引導要求極高,筆者認為要二“注意”:一要注意高點引導;黨委政府必須要占據高點,看清市場走向再舞大旗,xxxx地處長三角南翼,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已成不可逆轉之勢,鄉鎮黨委政府要從整個長三角和xxxx縣大局出發,引導企業的發展。二要注意針對引導;要在充分分析區域的產業特色、區域的地理位置和政府倡導的政策環境基礎上,找到制約本鄉鎮經濟發展的癥結,對症下藥,針對引導。如福全鎮,區域位置優越、經濟基礎好是其優勢,但企業大多存在求穩怕變、小富即安的傳統思想,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再發展。對此,福全鎮黨委政府的做法是:做思想工作,幫助企業分析形勢,增強憂患意識;引導企業眼睛“向外”(爭取外資)、“向上”(成為上市公司),有效地促進了福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