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女幹部成長培養因素調研報告

女幹部是指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組織中處於領導崗位,擔任領導職務的女性人才。在今天,婦女參政狀況,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越來越受到重視。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的《行動綱領》指出:“如果各級決策進程沒有婦女的積極參與,沒有吸納婦女的觀點,就不可能實現平等、發展與和平的目標。”並提出在立法和各級政府決策職位中婦女至少應占30%的目標。實事上,我國婦女參與國家與社會事務的管理的程度相對偏低,下面淺析其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影響女幹部成長的因素

(一)影響女性幹部成長的環境因素

1、影響女幹部成長的政治環境。政治環境主要包括國家體制、政治制度、政黨、政治組織、國家法律、方針政策以及政治風氣、政治運行機制和方法等。事實上婦女經濟和社會平等地位的實現又是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的逐步完善緊密相連的。中國決策實體缺乏足夠女性的代表性,決策體系和政策體系缺乏性別意識的支撐,是抑制中國女幹部成長的重大障礙,它直接影響到女性群體作為社會成員對社會進步和發展需求在國家機器中的表達,直接影響到女性從自身生存和發展出發,對社會資源支配許可權的實現。

在女幹部的培養、選拔作用上,某些地方的女性進入領導層和決策層並不是從法律上男女平等的角度考慮,也不是基於對人才和女性作用的重視,而是基於完成“指標”來“關照”,女性實際上是被“組合”進入領導層的。另外,女性人才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地區或部門領導人的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而一些領導對女性幹部的提拔作用往往存在著“雷聲大,雨點小”,政策多,落實少的現象,滿足於少數優秀女性人才的培養而忽視整體素質的提高。

2、影響女幹部成長的經濟環境。長期以來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我國各級政府還不能為女性幹部的培養提供更加充分的物質保障基礎。我國是一個地廣人眾的多民族的國家,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存在著顯著差異,貧困依然是制約女性幹部進步和發展的巨大障礙。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文盲人群中,2/3是女性,而60%至70%的女性文盲人口生存在貧困地區。

3、影響女幹部成長的文化環境。傳統的思想文化中也有消極的東西,“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不必才明絕異,不必辨口利辭”等從精神上壓制女性。還有,傳統性別成見在社會分工上給女性的機會太少,尤其在世俗社會中,女性被看成一種視覺形象,各種媒體把女性置於被“欣賞”的位置。這種與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的極端不協調的傳統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女性的進步和成才。

4、影響女性幹部成長的法制環境。我國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婦女權益保障法》、《勞動保障條例》、《母嬰法》等主體的婦女合法權益的法律體系,婦女在政治、經濟、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權利在法律上已經受到明確的保護。然而事實上的法律保護效應與文本上的法律保護條款不還存在著差距,特別是女性幹部的培養選拔還時時遭遇因法律不健全或執法不嚴而導致的性別歧視,從而挫傷了女幹部參與的積極性。

(二)影響女幹部培養的家庭因素

1、早期親職教育的影響。中國封建的“重男輕女”思想在中國的親職教育中,從女性幼兒時期開始一直左右著女性的成長與成才。親職教育鼓勵男孩獨立自強,學習創造和超越,而要求女孩聽話、服從、乖巧。這種“揚男抑女”的封建教育方式,使女性的活動從小就受到家庭的諸多限制,養成了被動、溫順的性格,缺乏獨立與探索的精神。其次,傳統的家庭觀念對女性教育重視程度不夠,要求不高,更是忽視女性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同時,她們不知不覺中將父母的性別歧視內化,形成自身心理的一部分,以此來指導、衡量自己的行為。

2、傳統家庭觀念的羈絆。“男主外,女主內”仍是當代中國社會占主流的家庭模式。因此,傳統的思想觀念使社會希望女性仍然以家庭為主,並以強大的傳統壓力苛求現代女性。中國的傳統男性已經習慣了女性處於被動的從屬地位。由此,任何一個不想違背社會傳統又不想失去男性平等競爭機會的女性,不得不兼顧起照顧家庭和追求事業的雙重責任。

(三)影響女幹部培養的自身因素

第一,生理因素影響女幹部才能的正常發揮

生物學上也一再論證了男女智力的無優劣性。但生理上的差異卻是不容忽視的。首先,女性生理存在著經期影響,伴隨著經期的到來會給女性帶來壓抑、焦慮、緊張等症狀;其次,女性還受妊娠、分娩、產期的影響,產生身體不適、情緒激動等現象。這些都影響到女性幹部正常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女性幹部的正常發揮。

第二,消極心理因素的障礙

由於傳統文化中的性別歧視和偏見的影響、對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多重標準,也造成的女幹部產生一些心理劣勢,它們主要是自卑、依賴、成功恐懼、價值觀矛盾等障礙心理。

1、自卑和滿足心理。中國是個有兩千多年封建歷史的國家,傳統的包袱很重。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意識和舊觀念成了一種文化模式,不僅為男性所肯定,也被女性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深深地影響著女性對自身的估量,並沉澱為女性的一種深層的自卑心理意識。。1973年貝爾德通過研究發現,女孩早在國小就出現了“自信心的鴻溝”,即使她們的學習成績很好,但一般來講她們的理想總沒有男孩子高。美國人馬爾頓強調:“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現代心理學已經證明,男女的智力水平是相等的,女性領導幹部的能力並不差,主要是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