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社會調查報告

天然林破壞也是禍根 

旱情除天災外,還有人禍的因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天然林破壞嚴重,導致森林對水源的涵養功能降低,從而使得河流,水庫,地下水等水位下降,加重了旱情. 

原始林,天然林的水源涵養能力很強,一旦被破壞,就會加速地表水的流失.農民挖在天然林邊的水塘儲水量較多,出水也較豐富,而在人工林或者無林地挖的水塘,大部分儲水量較少,甚至乾涸. 

近幾年來,海南一味單純地強調森林覆蓋率,忽略森林質量,導致森林改善小氣候,涵養水源的生態功能大大減弱. 

XX年,海南省政協曾組織各市縣政協對海南省昌化江,萬泉河,南聖河,珠碧江等7大河流進行環境質量評價,發現這些河流流域的森林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河流的水位也在逐年降低. 

1998年~XX年間,海南全省共發生各類破壞森林資源案件4444起,平均每天3起.而水庫庫區由於水源充足,不少果農,開發商都盯上了海南的水庫,他們毀掉庫區周邊的天然林種植芒果,龍眼,香蕉等經濟作物.這樣惡性開發,是以海南的生態環境為代價去滿足少部分人的經濟利益. 

原始林,天然林的生態價值,社會效益不可低估.原始林和天然林有落葉等長期堆積形成的凋落層,它們覆蓋在地表,在降水時可以減緩水流,加大地表水滲透量.同時,天然林里每株植物體內都能蓄積大量水分,在乾旱時釋放出來,緩減旱情. 

水利基礎設施先天不足 

此次旱災,暴露出海南水利設施的脆弱性,尤其是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整體抗災力不強. 

據了解,海南省僅有6個大型水庫,69箇中型水庫,且工程布點不均,瓊東北無一座大型水庫.在海口,三亞,文昌,昌江等地,工程性缺水問題尤為突出. 

由於海南大型水利工程基礎相對薄弱,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目前海南省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僅13.6%,低於全國19%的平均水平.全省有效灌溉面積357萬畝,不足耕地面積的一半. 

海南水利基礎設施先天不足,水利化程度相對較低,而且也缺乏相應的水利投入和發展機制.據了解,中央每年撥給海南省的水利建設資金為2億多元,海南省自己每年撥出6000萬元~7000萬元,但對於點多面廣的水利工程來說,這簡直是"杯水車薪",要上馬大型工程談何容易

缺乏長效抗旱機制 

文昌市會文鎮村民張大為對田裡沒水很是無奈:"電灌站沒了,我們用水可難了."他說,村里原來建了座電灌站,但因設備多年失修,電灌站已名存實亡.類似情況在其它沿江的市縣也同樣存在. 

在海南一些市縣中,仍然缺乏長效抗旱機制,抗旱應急建設項目仍不完善.,大部分市縣還沒制定抗旱預案,遇上大旱,不知從何入手.抗旱要未雨綢繆,一些應急項目要提前安排,否則,就容易陷於被動. 

澄邁縣水務局副局長蔡仁雄對此體會頗深,他說:"我們不能光盯著大的,平時就得多建一些攔水壩,引水壩等小型蓄水工程,先把水蓄住,不能等到米下鍋才找柴火." 

眼下乾旱缺水,可有些市縣對後期用水和長期抗旱用水缺乏周密的安排和考慮,不按計畫供水,存在"寅吃卯糧"現象,這將直接導致後期春耕生產用水困難. 

只有建立長效抗旱機制,由被動抗旱向主動抗旱轉變,我們才能從容應對大旱長旱. 

解決水資源缺乏問題的一些可行方法 

一 發動民眾 

面對嚴重旱情,我省各地廣泛發動幹部民眾,採取多種行之有效措施抗旱,掀起搶種冬季瓜菜熱潮.

今年我省降雨偏少,遭遇近年來罕見旱情.至今年7月,全省受旱面積222.5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35.5%,21.02萬人,6.61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飲水困難,嚴重影響了當前農業生產和人民民眾的正常生活.

面對嚴重旱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及時部署抗旱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尤其是轉變抗乾旱工作思路,由原來的抗旱轉為防旱,從單一的抗旱轉為全面抗旱.省氣象局提前一個月實施人工增雨,最大限度減輕了災害損失.省水務局,省三防辦,省農業廳還先後派出工作組分赴各市縣了解旱情,指導抗旱冬種工作.

二 資金投入 

各市縣不等不靠,多方籌集抗旱資金,充分發動民眾封江堵河,開溝引水,廣辟水源,解決當前抗旱用水.

---瓊海市已投入抗旱資金180萬元,用於資助農民購買柴油抽水抗旱.

---萬寧市動用了112萬元市長預備金投入抗旱工作,封江堵河達11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