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社會調查報告

大一社會調查報告 

社區共青團建設的調查和建議 

“社區”概念的提出及我國城市社區的特徵,最早提出“社區”概念的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1855~1936)認為,社區是指那些具有共同價值取向的同質人口組成的關係親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撫、富有人情味的社會關係和社會團體。我們通常所說的社區建設,就是指街道社區,在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依靠社區的力量,利用社區的資源,解決社區問題,發展社區事業,以改善社區的人居環境,提高社區成員的生活質量,促進社區經濟與社會協調而又可持續的發展。 

一、要充分認識加強社區共青團工作的重要意義 

隨著政府職能轉變和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區承擔著越來越多從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分離出來的社會職能,並逐步成為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重要支撐,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堅實基礎。加強社區共青團工作,引領青年投身和諧社會建設,服務社區各項改革和建設,推動社區各項事業的發展,是共青團組織服務黨政工作大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必然要求。 

隨著青少年群體的深刻變化,社區日益成為青少年學習、工作、生活、娛樂的重要場所和聯繫社會的重要平台。加強社區共青團工作,做好工作,為青年的成長成材創造良好的社區環境和社區條件是團組織肩負起引領青年、凝聚青年、服務青年的光榮使命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組織方式和組織體系的發展變化,原有的團組織網路難以全面覆蓋社區青少年,原有的活動方式難以吸引社區青年,這些已經影響到了共青團自身的發展。加強社區共青團工作,不斷擴大團的組織在社區的覆蓋,活躍社區團的工作,占領在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青年工作的空白地帶,鞏固共青團工作的基層基礎,成為新形勢下促進共青團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 

二、要抓住社區共青團工作的重點 

社區共青團工作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涵蓋了共青團工作的方方面面,要結合各地實際,從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品牌項目入手,找準突破口,不斷開創社區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 

1、立足組織建設,擴大有效覆蓋。健全的組織是開展社區共青團工作的基礎。要按照“區域覆蓋、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強化街道團(工)委的建設,逐步形成街道團(工)委牽頭,轄區內有關單位團組織共同參與,青年中心、志願者組織等社區青少年社團為重要補充的,具有開放性、協作性,充滿活力的新型社區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組織體系,不斷擴大團組織對社區青年的有效覆蓋。 

2、強化隊伍建設,壯大工作力量。高素質的團幹部隊伍是做好社區共青團工作的保障。要圍繞選拔、培訓、管理等環節,通過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的程式,切實把政治合格、作風過硬、能力較強、在青年中有影響的優秀黨團員充實到社區團的工作崗位上來,逐步建立一支以街道、社區團幹部為核心,以青年中心、青少年社團的負責人和積極分子為骨幹,以社區青少年工作志願者為主體的社區共青團工作隊伍。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建立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 

3、拓展工作內容,突出關鍵環節。社區是新生事物,也是在不斷發展的事物,適應社區的發展,就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區共青團的工作領域。建立健全社區志願服務的工作機制,促進社區居民的互助,形成志願者和社區居民的雙向受益。檢驗“社區志願服務和諧行動”的標準就是“實現服務青年和服務青年兩個便利化”,實現了這兩個便利化,我們的社區志願服務工作就會上一個大的台階。 

三、要創新社區共青團工作的方式 

社區工作是共青團工作的新領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沒有固定的模式可搬,這就要求各級團組織要按照xx對共青團工作提出的“在工作思路上要創新,在工作方式上要創新,在自身建設上要創新”的要求,牢固樹立創新的思想,建立創新機制,促進社區共青團工作持續發展。 

1、要建立社會化運作機制。團內的資源有限,社會的資源無窮。要探索社區團組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作規律,提高動員和整合社區內外資源的能力,為開展社區團組織工作提供有力的人、財、物的保證。 

2、要建立項目化運作機制。要在繼續深化已有品牌項目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承接項目、設計項目、管理項目的水平和能力,通過建立和完善工作項目的立項、實施、監督、評估機制,實現社區青少年工作的項目化運作,提高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3、要建立信息化運作機制。通過12355青少年服務平台和社區青少年綜合信息系統等方式,建立團組織與青少年的信息化聯繫和渠道;通過各類青少年工作網站加強各地團組織的信息溝通,提高工作效率。 

4、要建立專業化運作機制。青年工作本質上屬於社會工作範疇,要以科學的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方法指導共青團工作,用專業工作去解決青少年遇到的問題,在採用傳統工作方式的同時,提高青少年工作的科學化和規範化水平。 

衷心祝願我縣社區共青團工作不斷取得好成績,實現新發展,為和諧鬱南的建設做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