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農村留守兒童人際關係調查報告

在我國農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遷移過程中,由於現實問題的種種限制從而產生了這個時代特殊的留守兒童現象。中國的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社會上不斷有留守兒童出走、自殺等負面新聞出現。其中,父母的缺位所導致的留守兒童人際交往不良愈來愈嚴重。這需要我們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來應對這一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為了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本文選取了留守兒童的人際交往方面,對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在浙江遂昌的農村進行了實地的調查和走訪。通過調查,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特別是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協同合作妥善解決。

關鍵字: 留守兒童 現狀 人際關係 原因 建議

一、前言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留在農村,而且需要其他親人和委託人照顧的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由於留守兒童年齡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關愛,從而引發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問題,影響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由於經濟條件、生活環境、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原因,絕大多數外出務工人員的子女不能隨父母進入城市生活,致使留守兒童的數量逐年劇增。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國留守兒童數量已經達到2290.45萬人,其中,農村留守兒童所占比例高達86.5%。農村留守兒童已經成為我國兒童群體特別是留守兒童群體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特殊群體。隨著政府和社會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公平和社會福利等方面關注的力度不斷加大,他們的生活條件與學習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但由於留守兒童正處在心理發育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已引起專家們的關注。只有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有較全面的了解,才能為他們的教育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國內研究者對"留守兒童"的關注、研究,開始於上個世紀的90年代初期,1994年上官子木發表《"留守兒童"問題應引起重視》一文率先提出了"留守兒童"問題,呼籲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新的社會現象應引起社會的關注,以後相關的文章也有論及,但均重視對這些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進行研究,對其心理健康狀況尤其是人際關係展開詳細調查的尚不太多。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關注和逐步解決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各方面的問題均具有非常重要而又緊迫的現實意義。

農村留守兒童因為父母或父母一方流動到外地工作,孩子留在農村戶籍所在地,不能與其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當中大多在每年秋收、春節等時候才能見到父母,有的甚至是幾年都見不上一面。留守兒童由於長時間親職教育相對缺失,他們的學習和性格個性的表現都明顯有別與有正常親職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現為:

1.學習成績較差,作業不認真完成,無心向學。我在寫本文的調查中作了統計發現,留守兒童的平均成績要比班上其他學生的平均分低4~6分。

2.性格內向、孤僻,膽小怕事,遇到問題不敢向老師或親屬反映,長期積壓在內心深處,心理壓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礙,人際交往困難。

3.不關心班集體,經常違反紀律且屢教不改,對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兒童的人際關係與其心理發展和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留守兒童是社會大眾熱切關注的特殊群體,其人際關係發展狀況更應受到重視。當前國內關於留守兒童人際關係的研究大多只從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中某一方面出發討論,缺乏整體性。同時很多觀點籠統地認為留守處境帶給兒童的是不利影響,造成包括人際關係在內的心理發展狀況相比普通農村兒童更差。客觀現實中,留守兒童人際關係發展狀況是否真是如此?還需進一步驗證。農村留守兒童已成為我國青少年兒童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他們大多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本文著重調查留守兒童的人際關係狀況,以期為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發展提供一定的依據。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浙江省遂昌縣農村高坪鄉中心國小,9歲~15歲國小二年級至六年級的留守兒童共107人,所有調查對象均來自有相同生活背景的農村。

(二)調查方法:

調查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經過專門統一的量表培訓,採用正確、統一的指導語進行說明。調查工具為自編的一般情況問卷(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父母外出打工、是否與父母居住、兄弟姐妹等)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編制的《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

(三)研究工具:

1.問卷法:本次調查採用的是鄭日昌教授編制的《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共28個評定項目,每個項目採取2級評分制。該量表是鄭日昌教授根據中國兒童的特點而編制的,比較符合中國的國情,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其中各因子得分在總分是 0~8分,那么說明在與朋友相處上的困擾較少。總分是 9~14分之間,那么,與朋友相處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擾,說明有輕度人際交往問題。總分是 15~20分之間,那就表明在同朋友相處上的行為困擾較嚴重,說明有中度的人際交往問題。分數超過20分,則表明人際關係行為困擾程式很嚴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現較為明顯的障礙,說明有嚴重的人際交往的問題。

2.訪談法:調查深入到各村,對留守兒童及其家庭進行有針對性(根據自編量表)進行詢問和調研。

3.自編人口統計學資料問卷: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班級、父母外出打工、是否與父母居住、兄弟姐妹等基本情況的調查。

(四)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根據問卷評分,測查數據,輸入電腦建立資料庫,進行分析處理。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社會人口學資料

調查對象的社會人口學特徵參見表1,本次調查是在浙江省遂昌縣高坪鄉中心國小進行,考慮到一年級國小生認字程度和理解能力,故排除在調查之外,將全校的二年級到六年級共四個班的國小生全部參與調查。參與調查的國小生共107人,回收問卷107份,其中有效問卷98份,無效問卷9份。有效問卷的總人數為98人,其中男生59人,占總人數的60%,女生39人,占總人數的40%。留守兒童38人,占總人數的39%,非留守兒童60人,占總人數的61%。獨生子女39人,占總人數的40%,非獨生子女人數59人,占總人數的60%。孤兒人數2人,占總人數的2%,非孤兒兒童96人,占總人數的98%。

表1 調查對象的社會人口特徵點擊查看大圖

(二)問卷總分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的有效問卷為98份,參見表2問卷總分結果與分析,其中:

1.a是0~8分人數的比例,總人數為22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4%,留守兒童的比例為8%。總分是 0~8分,那么說明在與朋友相處上的困擾較少。善於交談,性格比較開朗,主動,關心別人,願意和他們在一起,相處得不錯。而且,能夠從與朋友相處中,得到許多樂趣。生活是比較充實而且豐富多彩的,與異性朋友也相處得很好。一句話,不存在或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擾,善於與朋友相處,人緣很好,獲得許多人的好感與贊同。

2.b是9~14分人數比例,總人數為37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25%,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2%。得到的總分是 9~14分之間,那么,與朋友相處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擾。人緣很一般,換句話說,和朋友的關係並不牢固,時好時壞,經常處在一種起伏波動之中。

3.c是15~20分人數比例 ,總人數為33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8%,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4%。總分是 15~20分之間,那就表明在同朋友相處上的行為困擾較嚴重。

4.d是20分以上人數比例 ,總人數為6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4%,留守兒童的比例為4%。得到的分數超過20分,則表明人際關係行為困擾程式很嚴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現較為明顯的障礙。可能不善於交談,也可能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不開朗,或者有明顯的自高自大、討人嫌的行為。

表2 問卷總分結果與分析點擊查看大圖

(三) 在交談方面的行為困擾程度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的有效問卷為98份,參見表3在交談方面的行為困擾程度分析,其中:

表3 在交談方面的行為困擾程度分析點擊查看大圖

1.a6分以上人數的比例,總人數為6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4%,留守兒童的比例為2%。得分在 6分以上,說明不善於交談,只有在極需要的情況下才同別人交談,總難於表達自己的感受,無論是愉快還是煩惱,不是個很好的傾聽者,往往無法專心聽別人說話或只對單獨的話題感興趣。

2.b3~5分之間人數比例 ,總人數為66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38%,留守兒童的比例為30% 。得分在 3~5分之間,說明交談能力一般,會訴說自己的感受,但不能講得條理清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但還是做得不夠。如果與對方不太熟悉,開始往往表現得拘謹與沉默,不大願意跟對方談。但這種局面一般不會持續很久。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與鍛鍊,可能會主動與同學搭話,同時這一切來得自然而非造作,此時,表明交談能力已經大為改觀,在這方面的困擾也會逐漸消除。

3.c0~2分之間人數比例,總人數為26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7%,留守兒童的比例為9%。得分在 0~2分之間,說明有較高的交談能力和技巧,善於利用恰當的談話方式來交流思想感情,因而在與別人建立友情方面,往往比別人獲得更多的成功。這些優勢僅為學習與生活創造了良好的心境,而且常常有助於成為夥伴中的領袖人物。

(四) 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困擾程度的分析

本次調查的有效問卷為98份,參見表4問卷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困擾程度,其中:

表4 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困擾程度的分析點擊查看大圖

1.a6分以上人數的比例,總人數為31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1%,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3%。得分在6分以上,則表明在社交活動與交友方面存在著較大的行為困擾。比如,在正常集體活動與社交場合,比大多數夥伴更為拘謹;在有陌生人或老師存在的場合,往往感到更加緊張而擾亂思緒;往往過多地考慮自己的形象而使自己處於越來越被動,越來越孤獨的境地。總之,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嚴重困擾,陷入“感情危機”和孤獨困窘的狀態。

2.b3~5分之間人數比例,總人數為53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41%,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9%。得分在 3~5分之間,則往往表明在被動地尋找被人喜愛的突破口。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呆著,需要朋友在一起,但又不大善於創造條件並積極主動地尋找知心朋友,而且,心有餘悸,生怕在主動行為後的“冷”體驗。

3.c0~2分之間人數比例,總人數為14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0%,留守兒童的比例為6%。得分0~2分之間,則表明對人較為真誠和熱情。總之,人際關係和諧,在這些問題上不存在較明顯持久的行為困擾。

(五) 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擾程度的分析

本次調查的有效問卷為98份,參見表5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擾程度的分析,其中:

表5 調查對象的社會人口特徵點擊查看大圖

1.a6分以上人數的比例,總人數為3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留守兒童的比例為2%。得分在 6分以上,則往往表明缺乏待人接物的機智與技巧。在實際的人際關係中,也許常有意無意地傷害別人,或者過分地羨慕別人以致內心妒忌別人。因此,其他一些同學可能回報的是冷漠、排斥,甚至是愚弄。

2.b3~5分之間人數比例,總人數為24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4%,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0%。得分在 3~5分之間,則往往表明是個多側面的人,也許可以算是一個較圓滑的人。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評價。討厭某人或被某人所討厭,但卻極喜歡另一個或被另一個人所喜歡。朋友關係某些方面是和諧的、良好的,某些方面卻是緊張的、惡劣的。因此,情緒很不穩定,內心極不平衡,常常處於矛盾狀態。

3.c0~2分之間人數比例,總人數為71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46%,留守兒童的比例為27%。得分在 0~3分之間,表明較尊重別人,敢承擔責任,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常常以你的真誠、寬容、責任心強等個性獲得眾人的好感與贊同。

(六) 與異性朋友交往的困擾程度的分析

本次調查的有效問卷為98份,參見表6與異性朋友交往的困擾程度的分析,其中:

1.a5分以上人數的比例,總人數為22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0%,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2%。得分在 5分以上,說明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存在較為嚴重的困擾。也許存在著過分的思慕異性或者對異性持有偏見。這兩種態度都有它的片面之處。也許是不知如何把握好與異性同學交往的分寸而陷入困擾之中。

2.b3~4分之間人數比例,總人數為37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24%,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3%。得分在 3~4分,表明與異性同學交往的行為困擾程度一般,有時可能會覺得與異性同學交往是一種愉快的事,有時又會認為這種交往似乎是一種負擔,不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最適宜。

3.c0~2分之間人數比例,總人數為39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30%,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0%。得分是 0~2分,表明懂得如何正確處理異性朋友之間的關係。對異性同學持公正的態度,能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與他們交往,並且在與異性朋友交往中,得到了許多從同性朋友那裡不能得到的東西,增加了對異性的了解,也豐富了自己的個性。可能是一個較受歡迎的人,無論是同性朋友還是異性朋友,多數人都較喜歡你和讚賞。

表6 調查對象的社會人口特徵點擊查看大圖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對留守兒童的人際關係的研究表明,農村留守經歷對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有不良影響,容易使他們產生人際關係障礙。具體表現為對人冷漠,人際信任度低,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與人交往退縮畏懼、自卑孤獨或目中無人,常常游離於群體之外。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留守兒童往往表現出冷漠性和攻擊性,女孩多封閉自己,男孩多挑釁他人,不利於友誼的建立與維持。在與成人的交往中,留守兒童大多不愛說話,關係不夠融洽。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鮑威爾研究指出,早期沒有形成依戀關係的兒童缺乏對人的基本信任,不能很好地與人相處。

(一)本研究通過對107名國小生的自編兒童家庭現況問卷和鄭日昌教授編制的《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對比了父母外出務工的農村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人際關係狀況差別,考察了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相比較,其人際關係的影響,有以下幾點的發現:

1.留守兒童和農村普通兒童在人際關係四個維度上均無明顯差異。

2.母親在家照料顯著有利於兒童的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發展。

3.初次留守年齡在10歲以上的兒童相較與其他年齡組的兒童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顯著更差;留守時間不到一年的兒童相較時間更長者親子關係顯著更為消極。

4.與父母聯繫和採用多樣化聯繫方式有利於留守兒童的親子關係和同伴關係發展。

(二)通過對高坪鄉中心國小107名留守兒童的調查和對部分學生的家訪,我們發現,不少留守兒童存在著較為突出的人際關係不良問題。留守兒童在人際關係上出現的交往不適,也嚴重影響了他們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表現在對學校的學習生活適應不良,成為影響學校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中的重要因素。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人際關係敏感

留守兒童在情緒、性格上存在心理問題直接影響到其人際關係的發展。根據對留守兒童是否願意和同學一起參加集體活動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統計顯示:部分留守兒童認為對活動不感興趣,不願跟同學一起參加,顯得不合群,人際關係十分敏感,不願與人接觸,喜歡獨來獨往,孤僻自閉;大部分別人叫我去才去,顯得內向,不積極;也有的願意參加。

2.逆反心理嚴重

留守兒童逆反心理極強,對抗情緒嚴重。他們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懷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充滿不信任。這種潛意識中的不信任導致了他們的逆反行為,常表現為“不聽話”、“不禮貌”、“不謙虛”、“惡作劇”等 。留守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自己,一點小事就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敵意,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

3.厭惡、焦慮、憂鬱

留守兒童年幼就離開父母,從小缺乏父母直接的關愛與呵護,從精神上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他們變得沉默寡言、內向、不開朗,較為突出的是情緒悲痛、焦慮、厭惡、怨恨、憂鬱。可見,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在不同程度上都會產生一定的情緒問題。

4.心態

留守兒童有的是爺、奶奶、外公、外婆監護,有的是好友監護,還有少數是兄弟姐妹之間互相照顧。由於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環境中,留守兒童表示自己在學習方面存在困難,加之大多數留守兒童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不強,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性不高,成績不理想,得不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因此,極易產生厭學、逃學、學習勁頭不足等不良心理。

5.性格與行為出現偏差

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關愛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上、價值上的偏離和性格發展的異常。一方面,孩子因為感到父母保護的缺失而變得膽小、懦弱、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而性格失常和行為失范,表現為脾氣急躁、衝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鬥毆,打罵教師和同學,甚至是長輩。極少數留守兒童受社會不良團伙影響,出現了違紀行為或犯罪現象。

6.自卑心理比較普遍

據對一些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顯示,他們中絕大部分存在比較嚴重的自卑感。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自己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與父母都在身邊的兒童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自卑感一旦形成,就會以一種負向情緒體驗而存在。由於客觀環境和主觀認知難以改變,隨著父母外出務工時間的延長,這種自卑體驗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和泛化,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與父母關係越密切,感情交流越豐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後表現出的自卑心理問題越明顯。

五、結論與建議

社會支持作為一種直接或間接的因素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際的心理幫助、情感的依賴和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引導,對於留守兒童應對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留守兒童人際關係問題的產生,正是缺少了這種關乎心理健康發展的主要支持源。

(一)留守兒童人際關係問題的原因

1.農村學校心理教育資源的匱乏

留守兒童一般出現在農村或貧困地區,農村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難以為留守兒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一是無相關心理援助機構或心理教師。教育經費短缺致使眾多農村學校沒有條件建立心理諮詢中心,即使建立起來,其硬體與軟體條件也存在先天不足的問題,大多數農村學校的“心理教師”是政教處、教導處的教師或政治教師,並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心理學課程的學習和必備的心理輔導技能訓練,對留守兒童所發揮的心理支持的效果甚微。二是大部分農村學校並沒有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注。農村學校關注更多的是升學率,因為大多數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一般或者較差,甚至有些學校會放棄對他們的管教,較少從學校或教師層面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或情感需求予以關注。

2.親職教育中父母親情的缺失

留守兒童人際關係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長時間父母親情的缺失,這種缺失引起的“心理留守”的消極效應導致了各種問題的出現。對於成長中的兒童來說,情感的滿足是其健康成長的關鍵。所有情感之中,父母親情是最基本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調查的學生中的留守兒童基本上是由祖輩或親戚代為“看管”,親子雙方接觸與溝通的時間有限,代為“看管”的暫時監護人難以替代留守兒童情感的寄託或需求。作為祖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年邁加之代際的隔閡,對孫輩的教養,是一種“長輩溺愛”;作為親戚,本身無直接的“教育”責任,再加上考慮到兒童“寄人籬下”的感覺,親戚的“教育”尺度很難把握。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外合住和無人監管的兒童,這部分兒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經濟上比較獨立,而且較為自由,要么會培養出兒童的獨立性,要么就會出現學習、生活上無人過問的情形。無論何種形式的“生活”,留守兒童始終處於親職教育的邊緣,缺乏父母情感的關愛。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的撫慰與關懷,往往表現出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一旦形成了不良心理,之後的親職教育也失去了“及時性”。

3.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停留在留守兒童的生活保障層面,未涉及到留守兒童的親情的需求。

首先,鄉鎮政府沒有主動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實施以來,出現了鄉鎮政府教育責任逐步弱化的局面,大多採取撒手不管的策略,較少過問學校的事情,學校提出的需要鄉鎮政府解決的問題也很難得到解決。其次,教育部門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關注多停留於口號。目前教育部門對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與心理發展較為關注,也號召學校採取必要措施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與行為問題,但對於學校實際操作所需的軟、硬體條件卻較難落實,如心理諮詢室的建立、心理教師的配備、相關管理人員的報酬等。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過程中,教育部門的實際工作並未真正落到實處。

(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農村國小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和人際交往問題的現狀,提出如下預防與干預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對策:

1.倡導對留守兒童“弱勢地位”去標籤化的研究取向和大眾意識。

2.充分發揮親職教育在農村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舉辦家長學校等形式,更新家教觀念,最佳化家教方式,保持親職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致性。加強農村兒童家長養育觀念教育,促使其在決策外出時能慎重考慮子女的教養問題。

3.各農村學校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重視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目的地幫助國小生培養自我控制能力,樹立起對人際關係上的自信心,對部分焦慮現象異常嚴重的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工作。

4.開展心理訓練活動,組織學生接受社會教育,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得到磨礪。營造農村社區兒童發展的良好環境,揚長避短,讓兒童繼續受益於發展環境中的各種積極因子。

5.重點培養留守兒童的心理調適能力和人際交流的能力,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自信心的培養。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達到某一目標或完成某一項任務的心理狀態。留守兒童由於不能得到父母及時的管教,而隔代監護人爺爺奶奶等又常常溺愛或放縱他們的行為,致使他們學習的自覺性較差,成績落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

要學會正確評價自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要死盯著自己的短處,要善於發掘和發展自己的優勢,“避己之短,揚己之長”,對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評價。教師要指導留守兒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幫爺爺奶奶做一些家務,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學會克服自己學習上的一些不良習慣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起到增強自信心的作用。

(2)抗挫折能力培養。挫折可以稱為是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的緊張情緒狀態。挫折感在留守兒童的心理上表現很明顯,他們常常會由於考試的失敗、學業的擔憂、社交的障礙、缺少父母的關愛等方面的原因體驗到挫折感。他們的情緒常常處於失望、焦慮、沮喪等緊張狀態。

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的分析,從主客觀、目標、環境條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並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要善於根據自己的優勢確立奮鬥目標,在前進過程中發現不切合實際時,要及時調整,化壓力為動力。其實,適度的刺激和壓力能有效的調整機體的積極因素,正所謂“自古雄才多磨難”。要有一個辯證的挫折觀,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學會悅納自己。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現代社會人際交往和合作能力愈來愈顯得必不可少。但這方面的能力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一定的實踐逐漸形成的。留守兒童由於長時間缺少父母的關愛呵護,自閉心理較為嚴重,常常不願與人交往,心理壓力較大。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鼓勵他們多參加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為他們展示和表現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應該鼓勵他們克服自閉心理,試探著主動與人交往,慢慢獲得成功的體驗。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的問題,不僅關係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關係到每一個留守兒童家庭的幸福,而且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學校、家庭和社會必須攜起手來,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

查看更多:
2024年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範文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3000字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2017範文
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調查報告2016範文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報告
2016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心得
農村留守兒童情況的調查報告
2024年關於農村留守兒童現狀的暑期社會調查報告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調查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