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計生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

2、社區計生管理面和管理量增大與計生工作人員相對不足、力量不匹配的矛盾日趨突出。比如鸛山社區,由原城東、城南2個較大的居委會合併而成,從原來的三個計生專職幹部減少到目前一個計生管理員,其轄區內有16家大局、單位,需管理的育齡婦女有6161人,相當於二個中等鄉鎮的育齡婦女,任務繁重、管理面確實太大。像鸛山、鑊子山、盤龍山、莧浦等社區,去年平均每個社區育齡婦女信息再調查工作要查找900餘人,其中查找一個對象要反覆上門好幾次,有的也不一定能找到,而目前社區無法查找的有XX餘人(不包括隱性漏管人員),這些對象都屬於戶在人不在,人戶分離人員,找不到住址,查不到人,公安戶籍登記的是老地址老情況尚未變更,有些老地址根本就不存在了(如:原屬**灣開發區掛靠鑊子山社區的市心北路100號,事實上沒有此住戶地址,又如龍王灘、富新路等地址早已被取消等)。

因此,城鎮的計畫生育是街道計畫生育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儘管去年育齡婦女信息再調查時我們做了

大量工作,通過不辭辛勞的反覆調查,發現實際漏管人員8149人,已查找到5483人,使已婚育齡婦女占總人口比由原來的19.33提高到目前的22.69。但目前止共有4541人無法查找,也無法實行跟蹤管理,春、秋二次孕環情檢測更是無從談起,從近年計畫外生育情況分析,漏管人員中發生的計畫外生育幾乎要占總計畫外人數的60-70左右,這些漏管對象將給以後的計生管理工作埋下隱患。

(三)計生違法對象逃避或拖賴,使行政執法“有法難執”。一部分已計畫外生育對象,一味迴避,不肯與我們見面,無法取證立案。另外有些對象,家境確實困難,即使降到底線額度也難以兌現計生罰款,長此以往,根本無法起到震懾作用。

(四)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出現新的難點。主要是管理對象流向複雜,流動頻繁,綜合治理長效機制難以落實。主要表現在:一是三無人員,沒有公安協助,無法登記;二是計畫外懷孕對象不配合,真正拿下來也存在困難;三是企業、房屋出租戶計畫生育意識淡薄。

二、對策思考

1、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為計生工作提供堅強保證。一是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從街道、社區、村、單位層層落實責任制:除與33個行政村、19個社區、67家屬地單位簽定計生工作目標責任書外,把計畫生育實績與街道幹部、村、社區書記、主任、計生管理員獎懲掛鈎,責任到人,強化一票否決制。二是齊抓共管,綜合治理。在完善幹部包村包戶責任制,明確責任分工的同時,加強公安、民政、衛生、教育等部門的配合協助和及時的信息溝通,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落實齊抓共管計畫生育工作措施。

2、進一步強化宣傳教育,營造輿論氛圍。計生工作要實行根本性的轉變,必須切實轉變民眾的生育觀念,從宣傳教育入手。從宣傳形式、宣傳手段、宣傳內容上創新,著重要抓住現行生育政策、利益導向機制、避孕節育知識的宣傳。要做到計畫生育宣傳內容無處不在。一是組織法律法規、生殖保健、優生優育知識培訓班,開展競猜競答,激勵育齡民眾的學習積極性。二是成立宣講團,宣傳計生政策,宣傳本街道計生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和先進典型。三是上街開展計生知識諮詢服務活動。四是利用“5·29”全國計生協會日、“7·11”世界人口日等重大節日的集中性宣傳服務活動,組織育齡民眾集會,把計生政策、婚育及避孕節育等常識融入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中,寓教於樂。五是開展座談和文藝活動,把好人好事或違反計生害國害家的事例原形予以塑造,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教育感化民眾,形成濃厚的計畫生育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