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價值觀調查報告3篇

第一個是關於入學動機和特性狀態選擇中人際關係調查顯示的特區當代大學生的以個人價值取向為主的結果。

第二個是關於價值觀排序當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個價值觀念中末尾兩位,而“一種令人興奮、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愛”被排在前兩位的結果。

第三個是人際關係調查當中顯示出來的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針對這三個方面的結果,我們將做進一步具體的分析:

【1】 以個人價值取向為主

「1」社會原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使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市場經濟的效應對學生樹立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由此衍生出來的越來越看重個人的價值——這從第一部分中的關於入學動機前3位就可以看出來,不管好壞與否這種趨勢在本次調查中表現得很明顯。同時也顯示出大學生開始傾心於“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價值觀念,這顯然與傳統的“重義輕利、默默奉獻”的價值觀形成衝突。

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強化,但又使他們對人生價值出現不穩定的評價標準。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各方面的變革,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空間空前擴大,加上我國對外開放,各種西方思潮隨之而入,可以說,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他們熱切關注市場經濟的進程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獨立地觀察社會,透視人生,正是在這種崇尚個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識催動下,大學生日益表現出思想主體化的特徵,渴望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強者,成為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弄潮兒,急切地想抓住時代提供的這次機遇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便有了“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生長沃土。但是,在全社會都改變了過去從上到下一律只講集體發展,諱言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的同時,又產生了大學生對人生價值評價的多重標準:有的以對社會的奉獻多少和創造力大小為標準,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為標準,有的以社會地位的高低和權力大小為標準,有的則以自我完善與自我實現為標準……。在這種背景下,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向是不少學生伴隨著過去人生價值體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現了在人生價值目標上的迷失或偏離。西方哲學思潮的輸入與傳播,對此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自我至上價值觀與大學生膨脹了的自我意識,在一種反傳統、反主導文化的軌跡上匯合在一起,使他們對以社會主義團隊精神為根本道德原則的社會本位價值觀日趨淡漠,一些學生的自我觀念已開始滑向自我中心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他們對“螺絲釘”、“老黃牛”“鋪路石”所象徵的團隊精神精神存有逆反心理,從“我”出發來評判事物,確定言行。所以“為了振興中華”和“為了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選項也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最低的位置。

「2」文化原因

大學生文化是各種文化中最富生氣與活力的重要部分,它以學生群體為載體,以其文化的先鋒性、對傳統的反叛性和張揚的個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品質,不斷地給校園文化注入新鮮的活力。隨著社會的轉型,作為精英文化一部分的大學生文化正經歷著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史無前例的衝突,表現出大眾化、通俗化的特徵,甚至出現了這一次調查中所有的個人價值的傾向:

在文化觀念上,學子們已逐步放棄對文化終極關懷的追求,漠視高雅文化,追求隨性所欲的應時文化和快餐文化,自覺認同某些庸俗的社會潮流,神聖的生活理想、人生準則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叛與褻瀆;在文化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務實傾向和媚俗色彩,他們關注的問題越來越現實,追求的目標日趨功利,對個人前途的關注遠高於對社會發展的關注。世俗化、功利化的浪潮在動搖和瓦解校園傳統文化價值秩序的同時,並未為人們提供一種充分體現尊嚴和生命價值的令人信仰的價值信仰,使之成為生命意義新的蔭庇所,一些青年學生日益陷入空前的文化危機中;在文化規範中,大學生文化逐漸疏離主流思想,迴避矛盾衝突,逃避靈魂追問,漠視校園紀律規範、道德規範和生活規範的束縛,出現了文化價值失范的傾向;在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上,一些大學生表現出對校園文化傳統的蔑視和對文化創新的懶惰,“他嘲弄別人的價值,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否定的哲學。他生活在既無過去又無將來的一條窄縫中”,文化迷失、精神迷失、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虛無主義、享受主義、拜金主義的迷霧開始在大學校園中瀰漫,甚至出現了一些反社會、反文化的行為,令人觸目驚心,這一切構織成了一幅與大學生文化極不協調的精神畫卷,使得對大學生社會評價降低,“他們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智商沒有教養,有青春沒有熱血,有個性沒有品行。”大學生正趨於庸俗,而庸俗的人必然是庸俗文化薰陶的結果,大學生文化在時代的喧譁與躁動中,正走向庸俗。

【2】 對於愛情的茫然

現代社會中,愛情婚姻對於現代大學生而言不再是一個朦朧而羞澀的話題,被調查者們反映出來的這種渴望成熟愛情的思想在一定層面上也反映了他們都是很重視感情的人——是有別於對待家庭的——但是不管怎樣,從一定意義上說,現代大學生渴望一種理性的思維模式和理性的生活模式。此外還可以看出,對於大學生而言,愛情在其生活中還是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本質上而言,如法國劇作家莫里哀所言“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教會我們重新做人”,也就是說她不僅是浪漫的感情體驗,更是一種責任,是有性愛,感情,理想和義務等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的精神生活現象。如此看來,大學生對“成熟的愛”的選擇似乎與“家庭安定”形成悖論,這其實正好反映出大學生內心對愛情及其觀念強烈的衝突:一方面,他們渴望去愛和被愛,嚮往神聖成熟的愛情,這種吸引力本身就是一個永恆不變的法則,它的生根發芽成長源於人類最原始的愛的需要。它是個體成熟和社會成熟達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男女之間的相親相愛,互相傾慕的美好感情;另一方面,大學生們都對他們所渴望的愛情信心不足,他們害怕被騙,更怕受到傷害,他們對於一種安定的幸福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self-defense”(自我防衛),人們往往說一些和自己內心想法相反的話,本來“成熟的愛情”的落腳點最終會是“家庭的安定”,但是由於對社會的不信任或者對於未來的不確定和難以把握,他們選擇了放棄,甚至是否定。

會出現這一種迷茫和愛情價值觀的激烈衝突,其原因我們認為有以下兩個:

「1」 愛情的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大學生對於愛情充滿美好的憧憬,其中大多數具有濃厚的理想色彩,而對於社會現實認識得不夠深入,容易把愛情和婚姻視為同一,這樣也就在現實生活當中容易碰壁,而該年齡階段的青年缺乏社會經驗,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所以會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理。

而婚姻除了要考慮愛情以外還有考慮諸如: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等等各種因素。另一方面,現實中的戀人也並非想像中的那般完美,他們都是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又各具優劣的人。這一切都使青年感到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並常常由此產生失望、彷徨、煩惱和痛苦。

「2」 社會的原因

離婚率的連年上升,社會誠信度不斷下滑,人們思想趨向越來越複雜,對於愛情和婚姻也日趨標準化……這一切的一切都對大學生的愛情觀有著或多或少的衝擊和影響,甚至開始懷疑愛情的真實性。所以他們有些收起了內心純粹的感情甚至於由於曾經的挫折封閉起自己的心扉,在這樣的條件里健康的愛情觀念以及自身所追求的目標以及對生活的意義和態度都會發生畸形。

【3】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這個結果是一個推論,而表面的結果顯示為大學生都不斷的吸取新的知識,並出現個人價值的傾向。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大學生的這一種個人主義的傾向是來自於其心理深層的對世界的不信任甚至於恐慌(請注意,這裡出現了一個反面的名詞:“不信任”)。

社會是人類的社會,由於有人的參與而帶來了人際關係的聯繫,各種利益關係的複雜化使得人們尤其是我國人們之間出現了信任危機,這一種信任危機不僅僅存在於完全社會人之中,也影響著即將進入社會的當代大學生——信任的大敵是極端的完美主義者,除了他們自己,他們不相信別人有完成任務的能力,他們事必躬親,對別人做的事總能找出錯誤、找到缺陷——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便迫使大學生不得不在進入社會之前努力汲取知識,這也是和我們調查的結果相符合的。

現在,在組織中,要讓每個人能心情愉快地完成任務,我們需要信任。“信任總是出現在它的替代物消失之後。”德國管理學者萊恩哈德.斯普倫格說,在他看來信任的替代物是權力與金錢。實際上,過去的目標並不包括“讓每個人心情愉快”,而只是完成任務。權力和薪酬可以達到目標,最初權力可以讓沒有自主意識的人服從,接著薪酬又吸引他們繼續這樣做。但對於現在接受過良好教育、有著自主意識的人來說,權力和金錢的效果都在褪色——這也和第一部分中當代大學生反映出來的個人價值傾向的結果相吻合。

六.建議和展望

從作這一次的調查開始,我們就在身邊的同齡人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來自社會的種種氣息:有清新的,有偏激的,也有其他的……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認為不應悲觀地看待當代大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價值觀的狀況。畢竟,他們是渴求發展渴求進步並努力迎合社會的一群,在這一次的調查當中,幾乎全部的男生和女生都將“一種令人興奮的、有刺激的生活(有活力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作為價值觀排序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男生將這一項選擇為第二重要的),從這裡可以看到他們朝陽般的氣息和生命力,的確社會需要這種生機勃勃的幹勁和理想才得以不停的往前發展。這種不甘平庸,積極創造的精神特質也是現代大學生身上非常可貴的品質。

而在著手寫這篇報告的時候,我們翻閱了一些資料,許多資料表現出一個令人十分擔憂的結果:認為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和價值觀的狀況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危機時刻,但是從這一次的調查來看當代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還是相當理智和清楚自己所處環境的。儘管在這一次的調查中也暴露了一些諸如關於家庭、個人主義與團隊精神衝突,欲求不滿等方面的困惑,但對於正處於向現代社會轉型期,全社會一時難以確立有共識的新的主導價值觀的外部環境而言,大學生在價值取向上出現浮躁,迷惑甚至一定程度上的無所適從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此階段的一切意識形態都將會成為新的價值觀確立的“鋪墊”和“反鋪墊”。

眾所皆知,人生價值的特點,首先在於價值關係中的兩重性,人既有自身的需要,要求社會和他人滿足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同時又有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以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其次在於價值表現上的能動性,人既是價值的承擔者,又是價值的創造者。再次在於價值取向上的社會需要性,符合社會需要並被社會肯定的人生便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我們這一代年輕的知識分子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將對我們有更大的考驗,特別是身處經濟特區的我們,在第二次創業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更大的挑戰,且各種思潮的湧入必然會讓我們面臨更多的誘惑。所以,更多地引導學生以面向未來的眼光看待現實,超越由現實問題引起的種種困惑,更多地倡導一種“必要的犧牲”精神,求得國家、集體與個人三者利益的統一,對於這一代大學生在市場經濟的蕩滌中健康成長是很有意義的。

在這裡,本著建立良好價值觀念的目的,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操作性強的建議:

【1】 現代信息技術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影響很大,故需正確運用網路,建立健康的價值觀念:如今的網路,可是說是信息傳遞速度最快的媒介之一,它對於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塑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運用網路的過程中可提高大學生辨別事物是非的能力;可培養並樹立自由與責任、權利與義務相結合的意識;還可利用網路上的大學生信息認識大學生、教育大學生。

【2】 正視自己,藉助內外力量挖掘潛能:一個人的價值觀念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其本身自信心影響,最大限度的挖掘個人內在潛能有利於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我們建議可以藉助親近的人的評價發現自己的潛能——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我熟悉的生活圈子,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人對你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在家庭主要有父母、親戚、在外有朋友、同學、老師,因為長期的交往使他們對你有不同程度的印象和評價,大都很中肯、客觀,這對了解自我的潛能起到了直接作用;另外一個方法則是藉助諮詢機構來了解自我潛能和發展計畫——專業諮詢機構一般會設計比較具體的問題,形成一套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標準化的測量工具,再輔之於和專業諮詢人士面對面的交談,最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 針對調查中大學生輕看家、國的結果,提供系列講座和諮詢,使大學生認識到個人目前追求的一切東西都是與家和國休戚相關的。

最後,在這篇調查報告的結尾,我們展望一下未來大學生價值觀發展動向:

【1】 由於網路時代的不斷發展,大學生所能吸收到的信息日益增多,價值觀念將陷入一個更加錯綜複雜的狀態。

【2】 由於大學生本身身處大學之中,所以在未來,大學對於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的影響也將一如既往的重要,其中從現在開始到未來的日子裡面需要逐步改變的是:學校過強的共性制約以及過重的功利導向使部分學生個性發展出現偏差;過窄的專業教育以及深度和吸引度不夠的思想教育,使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和發展受到限制。

【3】 價值觀念中關於合作和創新的部分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同時由於個人價值的地位逐步增加會給合作和思想以及行動的創新帶來不小的阻力。

至此,我們這一次的分析報告就告一段落,雖然在這一次的調查分析中我們僅僅是探討了特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中小小的一個區域,但是,作為這一次調查主體的同齡人,我們已經深深的體會到來自於我們和所有調查主體身體裡的青春和朝陽的氣息,儘管也會有頹廢的時候,但是通過這一次的調查,我們仍然相信:世界的明天會因我們而變得更加美麗!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
2024年價值觀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第一個是關於入學動機和特性狀態選擇中人際關係調查顯示的特區當代大學生的以個人價值取向為主的結果。

第二個是關於價值觀排序當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個價值觀念中末尾兩位,而“一種令人興奮、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愛”被排在前兩位的結果。

第三個是人際關係調查當中顯示出來的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針對這三個方面的結果,我們將做進一步具體的分析:

「1」社會原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使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市場經濟的效應對學生樹立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由此衍生出來的越來越看重個人的價值——這從第一部分中的關於入學動機前3位就可以看出來,不管好壞與否這種趨勢在本次調查中表現得很明顯。同時也顯示出大學生開始傾心於“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價值觀念,這顯然與傳統的“重義輕利、默默奉獻”的價值觀形成衝突。

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強化,但又使他們對人生價值出現不穩定的評價標準。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各方面的變革,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空間空前擴大,加上我國對外開放,各種西方思潮隨之而入,可以說,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他們熱切關注市場經濟的進程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獨立地觀察社會,透視人生,正是在這種崇尚個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識催動下,大學生日益表現出思想主體化的特徵,渴望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強者,成為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弄潮兒,急切地想抓住時代提供的這次機遇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便有了“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生長沃土。但是,在全社會都改變了過去從上到下一律只講集體發展,諱言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的同時,又產生了大學生對人生價值評價的多重標準:有的以對社會的奉獻多少和創造力大小為標準,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為標準,有的以社會地位的高低和權力大小為標準,有的則以自我完善與自我實現為標準……。在這種背景下,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向是不少學生伴隨著過去人生價值體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現了在人生價值目標上的迷失或偏離。西方哲學思潮的輸入與傳播,對此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自我至上價值觀與大學生膨脹了的自我意識,在一種反傳統、反主導文化的軌跡上匯合在一起,使他們對以社會主義團隊精神為根本道德原則的社會本位價值觀日趨淡漠,一些學生的自我觀念已開始滑向自我中心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他們對“螺絲釘”、“老黃牛”“鋪路石”所象徵的團隊精神精神存有逆反心理,從“我”出發來評判事物,確定言行。所以“為了振興中華”和“為了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選項也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最低的位置。

「2」文化原因

大學生文化是各種文化中最富生氣與活力的重要部分,它以學生群體為載體,以其文化的先鋒性、對傳統的反叛性和張揚的個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品質,不斷地給校園文化注入新鮮的活力。隨著社會的轉型,作為精英文化一部分的大學生文化正經歷著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史無前例的衝突,表現出大眾化、通俗化的特徵,甚至出現了這一次調查中所有的個人價值的傾向:

在文化觀念上,學子們已逐步放棄對文化終極關懷的追求,漠視高雅文化,追求隨性所欲的應時文化和快餐文化,自覺認同某些庸俗的社會潮流,神聖的生活理想、人生準則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叛與褻瀆;在文化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務實傾向和媚俗色彩,他們關注的問題越來越現實,追求的目標日趨功利,對個人前途的關注遠高於對社會發展的關注。世俗化、功利化的浪潮在動搖和瓦解校園傳統文化價值秩序的同時,並未為人們提供一種充分體現尊嚴和生命價值的令人信仰的價值信仰,使之成為生命意義新的蔭庇所,一些青年學生日益陷入空前的文化危機中;在文化規範中,大學生文化逐漸疏離主流思想,迴避矛盾衝突,逃避靈魂追問,漠視校園紀律規範、道德規範和生活規範的束縛,出現了文化價值失范的傾向;在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上,一些大學生表現出對校園文化傳統的蔑視和對文化創新的懶惰,“他嘲弄別人的價值,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否定的哲學。他生活在既無過去又無將來的一條窄縫中”,文化迷失、精神迷失、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虛無主義、享受主義、拜金主義的迷霧開始在大學校園中瀰漫,甚至出現了一些反社會、反文化的行為,令人觸目驚心,這一切構織成了一幅與大學生文化極不協調的精神畫卷,使得對大學生社會評價降低,“他們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智商沒有教養,有青春沒有熱血,有個性沒有品行。”大學生正趨於庸俗,而庸俗的人必然是庸俗文化薰陶的結果,大學生文化在時代的喧譁與躁動中,正走向庸俗。

關於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優秀調查報告
2024年價值觀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關於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

他們是即將邁向社會的一群人,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家的希望,他們是時代的象徵,他們純潔善良,熱情奔放,他們敢於冒險,勇於探索,他們就是當代的大學生。

目前,我國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主流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多數大學生能認識到人的價值不僅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而且也包括人對社會的責人和貢獻。然而,由於我國當前正處以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運作法規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種不良思潮的衝擊,使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對其人生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其主要表現在:

(一)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或接受共產主義理想,但也有人內心認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渺茫的。他們大多數雖然贊成“人生價值在於奉獻”,但往往又未將其完全付諸行動。部分大學生把“掙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準,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一些大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不刻苦學習,高唱“六十分萬歲”;有的人甚至認為“理想理想,見錢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圖”。

(二)重個人利益輕集體利益。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正確人生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為國家,為集體作出貢獻,贊同以團隊精神為價值的核心。但目前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在部分大學生中也頗有市場。一些大學生認為人的本質是自私的,一當前事,先為自己打算。一些人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等價交換關係,時時從“利己“出發,對同學漠不關心,對集體活動毫不熱情,缺乏社會責任感。

(三)重才能輕道德品質。

一些大學生認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僅決定於個人的學識,才能,機遇和人際關係,而與個人品質無直接關係,故出現了“重才輕德”的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方面,而在個人道德上出現滑坡,他們在政治上不求上進,不講職業道德,為謀求個人利益而見利忘義。

(四)重奢侈享受輕艱苦奮鬥。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出現了高收入階層,不爆發者少者以高消費為榮,大肆揮霍,加之少數輿論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確引導,造成社會心態的躁動和失衡大學生們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也受次衝擊和影響,少數大學生不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費。在一些大學生中,講虛榮,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檔消費成風,他們把高消費看作是一種排頭,一種個人價值的體現。

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極大重視,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教育己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一)市場經濟的負面消極影響。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極大地推進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市場經濟對廣大大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樹立有促進的一面,如市場經濟的利益原則,對於當代大學生培養自強精神,以及敢於維護民眾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但不應諱言的是,市場經濟對當代大學生也具有負面的消極影響。市場經濟自身的利益原則,等價交換原則的消極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此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人們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加之社會上對“大款”們豪華的高消費生活有意無意的渲染使得人們心裡發生不平衡現象,這都使得錢的多少,成為不少大學生衡量人的價值大小的主要尺度。 

(二)社會不良思潮的滲透侵蝕。

隨著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在商品大潮和各種思潮的衝擊下,人們的思想價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學生心目中發生動搖,一些大學生認為共產主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三人行必有我師”有些人只知道這句話的前半句,豈不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們將西方資產階級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當好東西學習,從而迷失了自我以至在人生價值取向上出現了問題。

(三)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影響。

當代社會上存在的嚴重的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朽現象也給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地人生價值觀帶來不良影響。少數黨員幹部經不起執政和改革開放的考驗,經不起市場經濟的考驗,忘記了入黨誓言,在金錢美女面前敗下陣來,成為不擇手段,以權謀私,揮霍國家財產腐敗分子。

(四)當代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弱點。

當代大學生自身也存在著令人憂慮的弱點,這是造成其人生價值觀取向上出現問題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對他們來說,唯一的重要人生競爭就是聯考,故當他們跨入高等學府後,不少人就認為從此前途有了保障,可以鬆一口氣,不再刻苦學習,放鬆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加之,不少大學生為獨生子女,其家庭環境優越,從未經受過艱苦生活的磨練,往往被家長當作小皇帝嬌寵,形成自私心裡,這使他們不可避免地在人生價值觀方面出現種種弱點,如只講索取,不願奉獻,自私自利等。

關於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調查報告
價值觀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價值觀是推動並指引一個人採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信念和標準。判斷一個社會怎樣,不僅要根據它的經濟的發展,更主要的是要看它造就出什麼樣的人。因此,研究當前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特點及形成過程的影響因素,對於進一步培養大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是大學生在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需要與客觀事物所能滿足這種需要的關係之間產生的觀念,也就是當代大學生對現實生活中各種事物和現象進行評價、取捨的思想觀點。在新的社會轉型時期,研究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及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訪談和學生自我總結相結合的方法;以在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內容包括社會態度,個人態度和行為方式三個方面。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分析

當代大學生的政治態度是積極的,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他們善於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報紙、廣播、電視特別是網路已經成為他們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他們關注國際形式走向,關心國內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同時也關心下崗困難職工、貧困失學兒童等。大多數對人生價值觀的標準基本相同,對社會還是很有責任心的。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為偏遠貧困 地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是務實的,在這次調查中,許多大學生都有自己的見解,他們已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而把努力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鍛鍊各種駕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會放在第一位。課餘時間很多學生通過書籍或網路開拓知識面,涉獵廣泛。他們渴望求知,多學些本領,多掌握幾種技能,適應競爭,適應社會,已為大學生普遍認同。

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是進取的、向上的。他們崇尚“人間自有真情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他們富於同情心、責任感和正義感。對現實社會充滿信心,並擁有自己的美好的理想。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誤區

人生理想的不明確和個人主義現象。在世界不斷變化和多樣化的衝擊下,不少大學生個人主義現象有所抬頭,表現在:只顧自己利益,處處為自己著想,並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不願意關心和幫助他人,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狹隘的個人主義現象嚴重。

拜金主義興起和急功近利的表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不斷提高,個別大學生開始接受並認為金錢至上的觀點,出現拜金主義現象。他們渴望金錢,以含金量作為人生價值的衡量標準。有些大學生過於看重和追求名利。

三、加強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對策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在我國當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構建當代科學價值觀的理論基礎,以團隊精神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是人們價值取向的實踐標準。要切實加強對大學生科學價值觀的教育,使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學會歷史地、全面地認識社會,正確地把握社會的本質和主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個人和社會的關係,擺正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係,培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自覺地把個人命運與國家興衰聯繫在一起。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使他們克服過於看重金錢和名利的追求,從而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取向。

尊重大學生自我發展意識。正確的自我發展意識有利於學生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有利於大學生髮展自己的長處,更能增強他們對社會的適應性。對此應予鼓勵和引導,使他們成為真正有用的人才。

加強團隊精神教育。是他們懂得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分不開的,幫他們克服過於看重個人的發展而忽視社會發展的價值觀。給大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以廣大人民民眾為主體的社會實踐,蘊藏著豐富的精神營養,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雖然這一次的調查分析中我們僅僅是探討了本校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中小小的一個區域,但是,作為這一次調查主體的同齡人,我們已經深深的體會到來自於我們和所有調查主體身體裡的青春和朝陽的氣息,儘管也會有頹廢的時候,但是通過這一次的調查,我們仍然堅信:世界的明天會因為我們而變得更加美麗。

編輯推薦:
2017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範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情況調查分析報告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情況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
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