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崇左壯族文化社會調查報告

三是歌圩中的民族傳統體育競技項目多、趣味濃。在我市歌圩中,搶花炮、打陀螺、賽龍舟、打尺子、掰手腕、打扁擔、壯拳表演等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是必不可少的,現在仍保留較完整的有30多種,其中壯拳在許多地方已失傳,只有龍州一帶還有傳人,被稱為壯族一絕。仍廣泛盛行的搶花炮項目堪稱民族體育的經典,有東方橄欖球的美稱。全市目前有6個歌圩是逢圩必有搶花炮。賽龍舟也是我市壯族歌圩的傳統項目,在扶綏縣的龍頭鄉鳳莊村、江州區的馱盧鎮、龍州縣的上金鄉可謂年年歌圩賽龍舟。現在的壯族歌圩還增添了籃球、足球、氣排球賽等體育項目。

四是歌圩中的祭祀、法事等原生態民俗活動最具民族特色。各種祭祀、祭祖儀式、祈福水源的法事往往最能吸引人的不僅是這些活動充滿神秘的民族和宗教色彩,而且也是壯族人民的信仰和精神寄託的一種方式,更是一種凝聚族人人心的途徑。現在的歌圩里仍有32%保存有這種原生態的民俗活動。

五是歌圩中的民間藝術大放異彩。歌圩中,還有賀茶歌、春牛舞、師(道)公舞、麒麟舞、慶豐年、彩調劇等豐富多彩的民族器樂、歌舞、戲曲文藝節目,這些節 目歷經數百年的傳承和發展,有的已經成為世界民族藝術的瑰寶。比如龍州的彈天琴唱天謠,壯話稱為“鼎叮”的天琴靈巧輕便,為左江流域壯族最有特色的一種古 老彈撥器,音色圓潤明亮,尤其是伴著壯族方言的演唱,清新、幽雅,又富於神秘色彩。在XX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上,壯族天琴的一曲《唱天謠》一炮打響後,應邀參加國內外各種文化藝術活動,遠赴歐洲奧地利薩爾茨堡、德國漢堡演出,古老的天琴藝術走出了國門,奔向世界藝術殿堂。

4. 我市壯族歌圩社會功能多、價值高

一是宣傳教育的功能。歌圩的各種活動所反映的思想內容大多是比較客觀的壯民族生活,其藝術手段和表現形式都是壯族人民自己所熟悉的,它能夠感染人、鼓舞 人,具有宣傳教育的作用。通過山歌演唱、文藝表演等形式,把傳統民族文化與各種國策民規宣傳相結合,使各族民眾在歌圩活動中受到國家政策法規的教育。

二是文化傳播、陶冶情操的功能。歌圩是集各種壯族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人們自願參與,自娛自樂,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陶冶情操。同時,歌圩蘊含豐富的 民族事象及祖輩積累起來的生產經驗、勞動技能和生活知識等,在歌圩中用方言把民族文化口口相傳,世代傳承,是傳播壯族文化的有效途徑。

三是人際交往、促進和諧的功能。由於地理環境所致,左江流域壯族人們居住分散,而約定俗成的歌圩給人們提供了這個機會,人們不約而同前來參與,認識不認識的人在歌圩的氣氛中,通過對歌或其他方式來互相溝通感情,交流經驗,以此來增進了解和友誼,協調關係,促進和諧。

四是凝聚人心、民族團結的功能。共同的語言,共同心理特徵和共同的習俗使人們產生強烈的親近感和認同感。而歌圩這一傳統的民族盛會正是壯族人們共同意識 的反映。歌圩里,人們會穿上本民族特色的服裝,使用本民族語言交流,嘗本民族特色的飲食,開展本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增進民族感情。同時,趕來參加歌圩的兄弟民族,與壯族人們同歡共樂,加深彼此的情誼和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