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方幹部思想政治道德建設的調研報告範文

隨著換屆、領導班子配備改革的進行、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綜合考核評價辦法的運用以及任期制、幹部交流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施,領導幹部的思想政治狀況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科學分析和把握當前地方領導幹部的思想政治狀況,有針對性地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思想政治建設,對於建設一支政治堅定、能夠擔當重任、善於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地方領導幹部的思想政治狀況

從安順市來看,換屆後,我們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以理論武裝和民主集中制建設為重點,以幹部作風建設為切入點,及時把領導班子建設的重點轉到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上來,取得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

思想認識進一步統一,精神進一步振奮。首先,堅持擴大換屆工作中的民主,地方黨政領導幹部配備順利實現了組織與民眾意志的統一,大批政治堅定、實績突出、民眾公認的優秀幹部特別是優秀年輕幹部走上了領導崗位,進入了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對個別能力弱、民眾公認度低的幹部堅決進行了調整,幹部服氣、民眾滿意。其次,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幹部實際困難結合起來,多渠道、多形式妥善安排好因職數和年齡因素不再提名、改任非領導職務的幹部,同時嚴肅換屆工作紀律,做到了“思想不散、秩序不亂、工作不斷”。第三,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充分考慮了領導幹部的能力、氣質、性格特徵等,進一步實現了人崗相適、人盡其才,為幹部施展才能提供了良好平台,激發了領導幹部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

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進一步確立。換屆考察注重實績分析,確立正確考核導向。綜合考核評價辦法,注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協調發展,注重質量和速度、當前和長遠、顯績和潛績的辯證統一,大量引入民生指標、可持續發展指標,改變了過去“唯gdp論英雄”的考核導向,這一辦法還適用到縣級以上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屆中考核、年度考核中,促使領導幹部樹立和落實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正確政績觀。換屆考察中擴大了參加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主評議的範圍,差額提名、差額考察,增加了民意調查環節,擴大民眾的“四權”,促使領導幹部正確處理“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關係,密切同人民民眾的聯繫。

民主集中制意識進一步增強。換屆後,黨委內部權力架構由換屆前的“書記—副書記—常委”三級架構向“書記—副書記或常委”兩級架構運作機制轉變,克服了過去有的地方書記辦公會成為事實上的決策層問題,常委會決策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強化,集體領導下的常委分工負責制為貫徹民主集中制提供了有效工作平台;通過探索實行常委專題會等方式,開展會前醞釀溝通,使常委既能在會前表達個人意願,又自覺服從集體領導,有利於提高決策效率和科學性。

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首先,換屆後,常委直接對書記和常委會負責,黨政班子成員分工統籌考慮,常委之間、黨政之間分工不重複、許可權不交叉,實現了權責對等,克服了過去常委和政府班子成員履行工作職責時存在的依賴思想、畏難心態、盲從思想,同時,常委作為議題發起主體與決策執行主體的一致性,增強了常委把握對負責或分管工作的主動權,兩級架構的領導體制,對那些能力強、實績突出的幹部,更能發揮作用,普遍感到信心更大、熱情更高、幹勁更足。其次,常委專題會擴大到人大、政協黨員主要領導,從過去書記辦公會上的“列席”變為專題會上的“參加”,從過去對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項“不便發言”變為共同參與醞釀、討論,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再次,黨委委員和紀委委員組成數量增加,組成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新的體制下,全委會在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決策和重要幹部任免中的作用發揮更充分,提高了領導幹部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