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做好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調研報告

(四)是創新載體,延伸婦女工作手臂。“婦女之家”是婦聯組織開展活動的有效載體,在黨群共建創先爭優活動中,縣婦聯注重強化“婦女之家”的凝聚力量,把“婦女之家”建設成為精神文明的視窗。一是把“婦女之家”建設成為思想教育陣地。組織婦女到“巾幗書屋”閱覽圖書、利用多媒體開展遠程教育、聘請法律工作者講解法律知識等手段,提高婦女的文化素質、科學水平和法律意識。二是把“婦女之家”建設成為家庭美德的視窗。 深化“幸福家庭”創建活動。將“四進家庭”創建、平安家庭創建和十大孝星評選活動等各類特色家庭創建活動置於和諧家庭建設的大主題中,形成各具特色、整體推進的生動局面。倡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三是把“婦女之家”建設成為宣傳先進典型的視窗。培育、樹立和宣傳一批優秀婦女幹部、先進婦女組織和創業致富帶頭人,引導廣大婦女“學習典型,爭當典型”;樹立女企業家的典型,湧現了一批像長城香河中冶長城重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莉等一批靠智慧和打拚創業的帶頭人,她們的事跡成為婦女的榜樣,同時幫助她們樹立創業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二、婦聯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面臨的問題

一是參與的思路定位舉措還不夠明晰。長期以來,婦聯具有濃厚的行政化傾向,習慣於發號召,搞活動,抓典型。重點“突不出”,遍地開花;效果不明顯,容易浮於表面;影響難以持久,有時抓一個丟一個,乃至於很多工作落不到實處,落不到基層。面對新時期黨提出的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要求,很多人還不能從固有的思維習慣和工作運行模式中解脫出來。目前,各級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還處於探索階段,對婦聯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到底做什麼,怎么做,心中無數,思路不開闊,敏感度不夠,還存在等待心理,很可能錯失機遇。

二是婦聯自身組織體系上面臨新挑戰。只有抓基層強基礎,才能把社會管理創新落到實處。目前,我縣婦聯組織建設在縱向上是健全的,從縣、鎮,直至村級,婦聯組織建設實現了全覆蓋。但是,從我們的實際工作和調研情況分析,婦聯組織建設還有很大的突破空間。一是在縱向上,婦聯組織自上而下呈現出“倒梯形”結構,工作力量和成效有逐級弱化的趨勢,真正發揮作用的是縣以上婦聯,鄉鎮、村、社區基層婦聯組織的功能發揮亟待加強。二是機關、事業單位中的婦女組織雖有但不健全,而且在宣傳婦女、教育婦女、組織婦女方面的作用發揮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三是在企業以及“兩新”組織中,婦女組織的力量較為薄弱,工會女職工委員會雖是婦聯的團體會員,但其工作大部分在實際上已游離於婦聯工作之外。四是各級婦聯與團體會員和自發形成的婦女團體之間的有效銜接程度還不夠。這些都極大制約了婦聯組織對社會管理創新的參與。

三是婦聯幹部參與社會管理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需要創新精神、求實態度和專業知識,對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婦聯幹部需要系統學習社會工作知識,增強社會工作能力。

三、婦聯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面臨的幾點建議

一是立足發展夯基點。在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中,解決婦女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關鍵靠發展,黨群共建創先爭優活動也要求婦聯組織動員婦女立足崗位多做貢獻,因此,我們婦聯組織要抓住“發展”這個基點,全面提高婦女素質,充分調動廣大婦女的創造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