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銀行卡現狀調查分析及聯網聯合發展之思考

銀行卡業務的聯網通用、聯合發展,對改善我國銀行卡受理環境,促進銀行卡業務的更快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經濟欠發達的中小城市,由於銀行卡受理環境總體規模較小,消費觀念滯後,網路等技術條件落後,商戶企業規模偏小,銀行卡業務發展較為緩慢,因此,抓住當前銀行卡聯網聯合這個契機,加快銀行卡受理環境建設,拓展銀行卡的功能和業務範圍,克服中小城市本身存在的不利因素,就是當務之急。圍繞這個主題,我們最近對新余市銀行卡業務現狀及聯網聯合情況進行了一次調查。

一、銀行卡業務現狀

新余是江西中部的一個地級市,總人口108萬,城區人口30萬。全市銀行卡業務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到XX年3月底,共有發卡機構6家,累計發卡總量284857張,其中借記卡271149張,貸記卡(包括準貸記卡)13666張,國際信用卡44張;銀行卡賬戶人民幣存款餘額57557萬元,特約商戶247戶;各金融機構共安裝自動櫃員機(atm)15台,銷售終端機(pos)225台。XX年一季度全市卡交易筆數33.2萬筆,交易金額238481萬元,其中卡消費筆數5600筆,卡消費金額1406萬元,占總交易額的0.6%,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6%。全市人均持卡量不到0.3張,城區人均持卡量不到1張。從上述可以看出,新余市的銀行卡業務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與全國經濟發達城市有相當大的差距。

在卡品種方面,全市形成了以借記卡為主(95%)、以貸記卡(5%)為輔,品種較齊全的銀行卡系列。隨著中國加入wto和銀行競爭的加劇,各行均將發展銀行卡業務作為發展個人銀行,增加銀行中間業務收益的重要措施,紛紛推出自己“家族”品牌的系列卡,如牡丹卡系列、金穗卡系列、長城卡系列、龍卡系列和太平洋卡系列及一卡通。

在卡功能方面,各行在不斷開發品種、創建品牌的過程中依託著科技進步和用卡環境的改善,特別是隨著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的紛紛推出,不斷創新和細化著與持卡人生活更加貼近的功能,如ip電話功能,預定酒店、高速交費、彩票投注、醫療掛號功能等,卡功能逐步向著特色化、多元化、層次化、智慧型化的方向發展,涉及的行業也越來越多。

在聯網聯合方面,到XX年3月底,全市各發卡行都已基本按銀行卡聯網聯合的要求完成了自身的網路、軟體和各種終端機具的升級改造等工作,全市的atm機都已實現了跨行、跨地區交易,預計今年底可全面實現銀行卡跨行、跨地區的聯網通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用卡意識不盡人意。全市卡消費量僅占交易總額的0.6%,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6%,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差距較大。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方便程度與人們的需求有距離,很多消費者認為,“記密碼麻煩”,“機械故障較多”,“刷卡沒有現金省事”等;第二是傳統的“銀貨兩訖”觀念還嚴重製約著信用卡的發展,交易筆數不多,但平均單筆交易額很大(平均每筆交易額為7226元),這說明持卡交易的僅局限於一些特殊的大額消費者,普通消費者的小額消費刷卡率不高,同時也說明存在大量的“睡眠卡”,有很大一部分人把銀行卡僅當作存取款和代發工資的工具。

(二)受理環境令人堪憂。商戶因不能立即通過受理銀行卡獲得銷售收入的增長,反而要支出回佣成本,嚴重影響受理銀行卡的積極性。各行發展的特約商戶不斷萎縮,商場內擺放的pos機大都被束之高閣,甚至拒絕接受刷卡。全市200多台pos機正常使用的不到10%,一些特殊行業和企業寧可每天搬上幾箱的硬幣來回折騰,卻對使用現代電子貨幣絲毫不感興趣。

(三)服務功能嚴重滯後。卡品種比例失衡,信用卡發展嚴重落後,卡消費信貸功能開發不足,透支少(今年1季度全市信用卡人民幣透支餘額僅為296萬),分期付款消費少,創利潛力挖掘不夠;大宗消費如購車、購房、旅遊、購機票等方面卡支付方式受限,傳統的現金交易和轉帳交易仍占優勢;網上銀行的卡業務功能受限,網上支付的安全性和支付網關的統一性制約著網上卡功能的發揮;細化服務和貼身服務少,一些免費的信息服務和旨在與持卡人建立起緊密和穩定關係的服務少;帳戶的整合功能和高級卡向低級卡的涵蓋功能差,有的發卡行同品牌的卡品種很多,持卡人由於不同需要同時持有同一品牌的幾張卡,給持卡人帶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