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城市供水壓力不足的調研報告

5、一戶一表供水方式改變後,所需服務水頭增大。

實行一戶一表、水錶出戶以後,多採用首層集中分戶,各戶分設單根小口徑(dn20)主管入戶的供水方式,較之以往每戶有多根大口徑(dn40或dn50 )主管分別進入廚、廁、衛的供水方式,管徑變小,管線增長,閥門和附屬檔案增多,使管道阻力損失成倍增加,對配水管網上的用戶接管點處的服務水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範》中所提到的滿足用戶接管點處服務水頭28m的要求,相當於將水送至6層建築物所需的最小水頭,而實際上六層住宅“一戶一表”所需水頭往往要大得多,因此,分戶表後,不少用戶反映水壓不足。

二、**供水壓力不足解決的對策和措施

1、近遠結合,科學規劃。

為實現中等城市供水目標,按照**新的總規修編要求,XX年,**聖泉水務有限公司委託成都市供水設計院完成了2024年城市供水專業規劃。擬建成多水源、大環網、分區分壓城市供水系統。

2、加大投入,加快管網配套建設和高壓區位供水加壓站建設,從根本上改善管網水壓。

現已完成城市給水管網改造規劃、可研及一期工程的初設評審。一期管網改造(低壓)工程已進入第一標段的施工階段,計畫用三年時間,投資6610萬元完成一期管網改造項目,使**供水管網現狀得到根本改善,同時為二期建設、近遠結合打好基 礎。二期工程主要解決城市高區位加壓供水問題。目前正積極籌備加壓站選址、完善用地手續等供水加壓站建設前期工作。

3、增加變頻恆壓裝置和修繕白雲台高位調節水池。

為彌補白雲台高位調節水池功能不足,江北水廠在送水泵房增設了變頻恆壓裝置,對穩定出廠水壓力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對遠端管網壓力調節作用不大。為此,積極組織修繕白雲台高位調節水池。高位調節水池功能恢復後與變頻恆壓相結合,實現近、遠端水壓綜合調控。

4、積極協助用戶,在搞好“一表一戶”工程的同時,大力推行樓院二次加壓設施建設。

城市供水是一個從水源取水頭到用戶水龍頭的龐大系統工程,要供好水,僅靠供水公司一家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要解決高樓水壓不足問題,就更離不開開發商、業主和用戶的配合與支持。我們認為,從現狀看,推行樓院和小區二次加壓供水是解決高樓水壓不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從長遠看,也是最可靠最根本的辦法。因為二十多年供水事業走過來的歷程隨時提醒我們,供需平衡是暫時的、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供需矛盾是存在的,只是遲來與早來的問題。如果不下決心解決好樓院的住宅小區的加壓供水設施,供用雙方始終會受到水壓問題的困擾,尤其是夏季和供水高峰時期。在推行二次加壓工作中,為做到有章可循,明確供用雙方的義務與責任,應嚴格遵循和依照國家有關城市供水和建築給水的法規、技術規範、規程和標準,即國家和四川省供水條例,國家標準《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範》、《建築給排水設計規範》、《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四川省工程建設標準《住宅供水“一戶一表”設計、施工及驗收技術規程》等要求“城市公共管網供水水頭必須達到28米,多層住宅6樓以下採用市政管網水壓直接供水,高層7-12樓實行加壓供水”。這些均是協調供用水雙方關係,確保加壓工程質量的可靠依據。為此,建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從城市發展出發,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動員和督促有關規劃、設計、開發、施工及物業管理等單位嚴格遵照相關規定,共同推動二次加壓措施順利實施,使之落到實處,從而解決好當前全城人民用水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