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標準化建設調研報告

XX年以來,**全面實施生豬養殖標準化建設,在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等方面得到了長足發展,成為農業結構調整中規模較大、產業結構完整、助農增收明顯的產業。但是,在生豬養殖標準化程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影響著進一步發展。在認真分析了**生豬養殖標準化建設現狀和存在問題後,提出對策,以供參考。

1 生豬養殖標準化建設的背景

轉變生豬生產方式是健康養殖和提高養殖效益的必然要求。XX年10月,**畜牧局組織人員對全縣生豬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據調研結果顯示:農村散養受農村留守人口減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導致養豬成本增加,農戶養豬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加之近年來,全縣雖清淨無疫,但受到周邊地區豬ii型鏈球菌病、牲畜口蹄疫、無名高燒等疫情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民養豬積極性受挫。農村散養農戶生豬飼養觀念發生根本性改變,生豬飼養量直線下滑。大戶養殖在未推行標準化規模養殖以前,雖在養殖數量上有所增加,但養殖場建設存在防疫設施不完善、管理不規範、人畜混居、污染嚴重、效益低下、抗風險能力差等諸方面缺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豬產業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豬數量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農村散養難以供給社會生活的需要,推行規模養殖,轉變生產方式成為破解難題的最佳辦法。生豬養殖標準化、規模化、科學化、健康養殖成為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2 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的主要做法

2.1 抓組織保障,推動生豬產業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實現助農增收致富。生豬產業是我縣農村的傳統和骨幹產業,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生豬產業的發展,確立了“一體兩翼”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思路。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國家級生豬養殖標準化示範區創建工作,下發了《關於加快生豬產業化工程建設的意見》、《關於創建國家級生豬養殖標準化示範區的意見》等檔案,成立了以分管農業的縣級領導為組長,畜牧、質監、財政、環保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國家級生豬養殖標準化示範區項目領導小組,並專門召開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議,與19個鎮簽訂生豬產業發展目標責任書,嚴格目標考核。各鎮各相關部門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做到了機構、人員、經費、責任、措施“五落實”。 全縣生豬產業發展工作體系進一步健全,形成了上下聯動、部門配合、齊抓共管、農戶回響的工作局面。

2.2 抓政策引導,推動生豬產業從零星養殖向標準化規模化養殖轉變,實現規模豬場硬體建設標準化。為進一步加快實施“勞畜富民”的發展戰略,推進我縣生豬產業升級換代,促進農民增收,縣政府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在生豬規模養殖戶用地、取水、用電、融資、圈舍建設、引種等給予5-80萬元的補助,引領農戶走向標準化生產。一是根據國家中小型豬場建設標準制定了《**生豬規模養殖設計規範》,從XX年起,全縣新建的規模養殖場都按設計規範執行。二是打造321國道、瀘榮路、縣道萬得路沿線等12個生豬產業基地鎮。三是按照農業部“八統一”要求,本著相對集中原則,已建成得勝仁和村等10個生豬生態養殖小區。

2.3 抓科技推廣,推動生豬產業從數量型向量質並重型轉變,實現良種繁育體系標準化和規模豬場飼養管理標準化。一是品種優良化。大力推廣豬人工授精繁殖技術,加快良種豬繁育體系建設,加速生豬品種更新。二是生豬養殖技術標準化。以創建國家級生豬養殖標準化示範區為載體,制訂了圈舍建設、飼養管理養殖技術規範,加大培訓力度,改善養殖環境,嚴格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管理,加快推進生豬標準化養殖。三是發展生態化。引進生物墊料零排放養殖技術,整治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率先在興旺牧業養殖公司和利泰農養殖公司建立起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四是資源循環再利用。推廣“豬-沼-果(菜)”等生態養殖模式,促進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實現“雙贏”。五是加強與“川農”、“西南大學”、“省畜科院”等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合作,共同建設生豬產業的科研基地,構築**優質生豬養殖標準化的技術支撐體系。目前,天泉牧業有限公司成功引進世界先進的“智慧型化母豬飼養管理系統”,成為中國第二家、西南地區第一家擁有這一系統的生豬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