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青少年學生價值觀的調研報告

第二層次要求青少年具有社會主義的理想觀,提倡和樹立“先公後私”,在服務社會,貢獻祖國的前提下實現個人發展的價值觀。這是一般性的要求,全體學生必須以這種價值觀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第三層次是一種基本的要求,就是消除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反對損人利己、損公肥私、不擇手段獲取經濟利益的思想,培養青少年以自我的行動、才能為社會貢獻的思想品質。

多層次的德育目標應注意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加以教育,而不是片面地降低德育標準。應根據三層次步步提高,而不是讓學生自由發展或停滯不前。

2、德育內容系統化。

青少年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階段性和差異性,特別是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價值觀的成熟程度表現出較大的差異,因而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應富有針對性,形成系列化。具體說,青少年階段德育內容應形成循環,分成多層次來進行教育。

現階段開放區青少年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應以社會理想、團隊精神、黨的革命傳統等為主,但內容的要求不同。少年時期主要強調學生的認識,並引導他們化為行動,解決“是什麼,怎么做”問題,而青年階段則解決“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做”的問題,兩個階段在具體環境中可分成多層次進行教育。這樣,環環緊扣,層次遞進,循環發展,形成一個有機的內容系列。

3、德育方法靈活多樣化。

為了解決青少年學生品德游離現象,消除他們的逆反心理,學校德育的方法要靈活多樣。要把德育與教學,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理論教育與實踐鍛鍊結合起來,通過各種形式如主題班會、夏令營、演講、革命優良傳統和先進事跡介紹、影視教育等,各種具體方法如情境陶冶法、心理疏導法、自我教育法等等,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在實際的集體活動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在實踐的鍛鍊中實現知與行的統一。

(二)德育的巨觀建設

德育的巨觀建設是指把德育當作一個整體,放在社會的大環境中,從巨觀的角度來探討學校德育的改革問題。

從心理學角度看,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不斷變化升華的過程,具有階段性和延續性。因此必須把中國小的德育看成一個整體、多個層次,在目標、內容、方法上進行有目的、有計畫的統籌安排。特別是國小向國中過渡的階段,必須注意銜接,避免成為“三不管”地帶,給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帶來不良的影響。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學校、社會、家庭之間是密切聯繫的。因此學校德育必須加強橫向交流。首先必須加強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聯繫,增強校園文化對社會文化的超前可控性和免疫力,建設一個適合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最佳化的校園文化環境。此外,還要加強校際間的交流,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吸收優秀的教育經驗,以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開放區社會條件的變化,家庭環境、生活方式的變化,都給學生的價值觀以很大的影響,從而對學校德育提出新的要求。學校德育必須針對社會、家庭施加的影響有所反饋,即進行調整改革,以協調社會、家庭與自身影響的統一,而不是關著校園保持已有的僵化模式。

因此,學校德育必須設立專門收集各方信息的部門,經常調查研究學生的思想狀況,聯繫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找出影響學生思想變化的因素,同時也要進行德育工作成績的考核,為下一步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