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鎮(老城區)縣城搬遷後,面臨著許多新問題,農民增收難,社區低收入民眾人口比重大,城鎮居民貧困突出、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和駕馭市場能力水平不高,鎮情研究不夠,搞活城鎮經濟開發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運行機制不順,管理不順,依法行政、制度建設和機關幹部作風不實,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全鎮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必須認真研究確實加以解決。

關健詞:**鎮  經濟發展  問題  對策

**鎮位於**縣中部偏西北,是原**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坐落在海拔1940米的佛殿山上。**鎮有國土面積20.97平方公里,全鎮下轄一個村民委員會,一個辦事處,一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4860人,其中農業人口1315人。長年以來,**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幾屆鎮黨委、政府和全鎮各族人民的努力,整個社會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各方面的建設有了新的起色,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低標準地解決了人民民眾的溫飽問題。但是,在整個經濟建設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筆者多年在**工作,在對全鎮經濟發展加以研究的基礎上,對**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談幾點看法。

一、**鎮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XX年,全鎮經濟社會穩步推進,全年實現了生產總值1152萬元,比上年980萬元增長18%,其中:工農總產值620.5萬元,比上年的528.6萬元增長17%,工業總產值165萬元,比上年的140萬元增18%,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1.6萬元,比上年的26.3萬元下降17.9%;財政支出106.9萬元,比上年的93.8萬元增長13.9%,邊貿進出口總額1473.2萬元,其中:進口1092.2萬元,出口381.2萬元,占全縣邊貿進出口總額的84.4%,糧食播種面積1310畝,比上年的1192畝增長10%,糧食總產量19萬公斤,比上年的21萬公斤下降12%,農村經濟總收入182萬元,比上年的167萬元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729萬元,農民人均有糧183公斤,比上年的211公斤下降13%。

農業是**鎮發展中的支柱產業,現有耕地面積1877畝,其中水田594畝,旱地1113畝,水澆地170畝。森林面積1.9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5.1%。

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鎮民眾增收,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鎮能抓住畜牧扶貧的歷史機遇,以發展生豬為重點,大力發展畜、禽和水產養殖,積極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建蓋和改進廄舍,實行科學飼養,加強疫病防治,提高出欄率和商品率,保證人民民眾的生活需求。年內肉類產量達191噸,其中:豬肉146噸,牛肉23噸,羊肉7噸,禽類15噸,蛋類1噸,魚類4噸,養殖業總產值達55萬元。

非公經濟健康發展,邊貿進出口勢頭良好。

目前,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已發展到275戶,其中:批發零售業145戶,飲食服務業37戶,服務業42戶,工業(加工業)40戶,汽車運輸業5戶,從業人員620人。營業總收入966萬元,其中:批發零售業338萬元,飲食服務業208萬元,服務業193萬元,工業(加工業)165萬元,汽車運輸業48萬元。

結構調整邁出新的步伐,實施退耕還林1020畝,三年累計新開發茶園1270畝,全鎮累計茶園面積4117畝,當年採摘面積2696畝,產量5萬公斤。

二、**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經濟發展緩慢。**鎮農村人口占比重大,農村中總量供給不足,產業結構調整仍有局限性,也不夠合理,發展不平衡。農村產業開發的條件差,可開發利用的土地少,產業結構調整上有很大困難。農村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致使整個經濟發展的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