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縣民辦教育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慮,懷疑民辦學校“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甚至害怕發展民辦教育會砸了自己的飯碗;有的認為民辦學校不正規,搞不出名堂;有的認為民辦學校是退休老倌們搞的,是為了賺錢。這些認識導致民辦學校的招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得到保證。就數量而言,目前月飛學校在校學生僅為112人,仁山僅有88人,竹藝學校現已無人就讀,被迫歇業關門,造成民辦學校大量資源閒置。如果今年的生源得不到保證,這3所學校都面臨倒閉的危險。 (二)存在於政府層面的問題。雖然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大力發展民辦教育的指導思想,今年出台的政策和所做的工作也極大地鼓舞了民辦教育辦學者的熱情,但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對民辦教育的管理上差異較大,還存在管理體制不順暢、機構不健全、職責不明確、政府鼓勵扶持政策不到位的問題。一是政策相當明確,但還沒有與之配套的具體細則,缺乏可操作性。縣委、縣政府對民辦教育實行國家制定的“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針,規定“民辦學校除了投資主體與公辦學校不一樣外,其他方面沒有任何區別,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並決定通過努力,實現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格局。這些對民辦學校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的原則規定,其具體運作需進一步明確規範和完善。如怎樣貫徹“十六字”方針,對民辦學校如何支持、如何引導和管理,需進一步詳細規定,制定配套政策,具體如民辦學校征地、教師隊伍建設、招生、收費等;細化如民辦學校中教師的職稱評定、評優晉級、醫療和社會保險等問題如何解決,凡此種種,都有待明確。二是相關部門支持不夠,辦學環境待最佳化。辦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需要有各部門的通力支持。民辦教育在發展中有許多方面還未與部門的有些規定配套協調。在教育內部,縣教育局確定的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並舉、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協調發展的精神還未得到有效貫徹,儘管民辦學校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個別股室和部分學校歧視、不支持民辦學校的現象依然存在,在有關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公、民辦學校實行雙重標準;部分教育行政幹部和教師對民辦教育的支持還沒有做到言行如一,雷聲大,雨點小;相當一部分聯校和中學校長還沒有轉變觀念。從今年國中畢業生填報志願的情況來看,報考縣一中和縣職業中專的人數均達到4000多人,而民辦學校的填報人數還未達XX人,如不及時採取適當有效的辦法,今年民辦學校的招生形勢將仍然相當嚴峻。在教育外部,一些縣直職能部門對民辦學校進行收費和罰款。據統計,有10多個部門對民辦學校進行收費。月飛學校辦學一年多來,就被各職能部門收取各種費用40多萬元,通達學校因在招生廣告中用了要求安排就業的學生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