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抓五促”措施 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以“五抓五促”措施 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今年我市農業和農村工作以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壯大農業龍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大農業對外開放度,全面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素質和效益,維護農村穩定,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今年我市農村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7.5%,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7%。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提出“五抓五促"、實現“八個新"的落實措施。   一、抓結構調整,促訂單農業發展。調整農業結構是新階段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要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積極發展適銷對路的特色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當前要把調整農業結構的突破口放在發展訂單農業上。訂單農業是現階段各級領導抓好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途徑,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要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多形式、多層次的發展訂單農業。一是發展龍頭企業帶動型訂單農業;二是發展行業經濟組織帶動型訂單農業;三是發展區內外經濟組織帶動型訂單農業;四是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帶動型訂單農業;五是發展科學技術帶動型訂單農業。發展訂單農業,要立足優勢選配“選單",進入市場尋找“訂單";通過“訂單”安排“產單",調整和最佳化農產品結構與生產布局;圍繞“訂單",建立健全市場行銷網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訂單"質量,創立名優品牌;積極發展外向型訂單農業,參與國際競爭。發展訂單農業,還要正確處理好生產與加工、數量與質量、市場價與訂單價、常規產品與特色產品、政府行為與企業行為等“五個"關係。通過發展訂單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的運行機制、政府的工作方式和農民的思想觀念的積極變化,達到農業結構最佳化、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二、抓產業化經營,促農業龍頭壯大。牢固樹立扶持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全新觀念,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一件大事來抓。農業產業化關鍵在於發展壯大龍頭企業,今年要在組建龍頭企業集團、擴大龍頭企業規模上有新的突破,在龍頭企業的體制和科技上有新的創新。加快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輻射面廣、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重點抓好49家省、市級龍頭企業,特別是做大做強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力爭在現有9個億元以上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再培育2-3個億元龍頭企業。尤其在永安竹地板和竹炭加工、融燕雞加工、永安養豬協會,沙縣天洋蓮業食品有限公司、僑丹技改,建寧閩江源飲料系列加工、文鑫萬噸蓮業系列加工,將樂騰榮達絨毛漿加工,明溪紫杉醇加工,尤溪和順雞系列加工,寧化客源酒業加工等11個項目上有新的突破。要把延伸產業鏈作為壯大龍頭企業的重要舉措。突出抓好菸葉、木業、竹業、果業、糧食轉化、蓮業、食用菌、禽業、蔬菜、優質米等10條產業鏈的延伸,逐步建立一批具有較強輻射力和帶動力的產業群,並以此擴張農產品基地建設,大力實施畜禽規模養殖工程、百萬擔優質菸葉工程、竹業深度開發工程、珍稀食用菌“百千億"工程(即百萬袋的村、千萬袋的鄉、億袋的縣)、優質水果151工程(即要有一批年產優質水果10萬噸的縣、5000噸的鄉鎮、1000噸的村)等“五大"工程,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   三、抓畜牧水產業,促大產業形成。把畜牧水產業作為一個大產業來抓,大力實施“畜禽良種工程"、“規模養殖工程"和“畜禽保護工程",加快養殖業發展步伐。生豬養殖重點抓好100家千頭以上豬場,萬頭豬場力爭達到15家以上,生豬規模飼養比上年增長30%,全市實現生豬自給;肉牛、肉羊生產要抓好品種改良,發展竹山養羊,擴大飼養規模;禽業生產大力抓好養殖小區建設,積極推廣“三賒二保"(賒禽苗、飼料、藥品,保收購、防治疫病)的做法,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水產業要立足山區優勢,發展冷水魚、海水淡化魚等珍稀魚種和具有我市特色的稻蓮田養魚、庫灣養魚等,提高水產養殖的規模、產量、品質和效益。大力發展牧草業,通過種植優質牧草養魚養殖畜禽,既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又推動養殖業發展。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示範區,強化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加快畜禽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特別是在禽肉加工上要有新突破,提高養殖業的綜合效益。   四、抓科教興農,促科技含量提高。一是深化農科教結合示範區建設。以我市全國農科教結合示範區為抓手,採取新舉措,開闢新領域,達到新效果。繼續抓好農科教結合“511"工程(即50個示範鄉鎮、100個示範村、1000戶示範戶),通過抓點帶面,不斷提高農業科技的普及率;強化對農民的適用技術培訓,大力實施“綠色證書"工程、“農技電波入戶"工程、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及百萬農民技術人員培訓計畫;找準選好科教興農的載體,開展“五個一批"活動,使農科教結合進入農業產業化、農業綜合開發領域,提高整個農村經濟的科技含量。二是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繼續實施“種子、種苗工程",抓好優良品種的引進、培育和推廣,加快品種的更新換代。在市農科所建立“三明市農作物種苗基地",並以全市12個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區和32個農業科技示範片為依託,建立一批高標準、設施現代化的農業引進示範基地,增強示範效應和輻射能力,達到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乾、幫助農民富的目的。三是大力推進農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推廣體制改革。支持和鼓勵套用型農業科研機構改編為科技型的龍頭企業,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改革和完善農業科技推廣網路,建立隊伍多元化、服務社會化、形式多樣化、機制市場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深化“農業155"和“村會協作"活動,加強農業155服務網路的規範運作,為農民提供高效快捷的科技、信息、政策諮詢等服務;“村會協作"要擴大協作對象,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以更加靈活的方式開展協作活動,使“村會協作"成為科技興村的一個重要載體;還要總結推廣服務農業的新模式,如農技幹部掛牌培育示範戶活動、“一

站一示範、一師一項目"服務活動、一元錢科技服務隊活動等。   五、抓應對入世,促外向型農業發展。大力宣傳和了解wto的有關知識,加強對農村幹部和生產經營業主的培訓。改善投資軟硬環境,制定並落實鼓勵外商投資農業開發項目的優惠政策,吸引外商帶資金、帶項目、帶技術、帶市場,投入農業綜合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興辦農業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建設開放型農業。充分發揮我市農業資源豐富的優勢,認真做好招商項目的規劃、論證、篩選、推介工作;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組織各級和有關部門領導及企業業主廣泛接觸客商,尋找商機,吸引區外國外的財團、企業、客商投資我市農業,並有計畫、有組織邀請國內外客商來明考察交流,重點加強明台農業合作;加強招商引資項目的跟蹤落實,圍繞實效,抓出成效。順應國際食品消費潮流,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果茶、食用菌、筍製品等有機農業,“打有機牌,走特色路",形成一批特色型、外向型農業基地。加強山海協作,通過與沿海地區共創協作區、共結對子、互設視窗、聯辦企業等多種形式,建立利益共同體,吸引和鼓勵沿海企業到我市投資興業,帶動山區資源開發;並有組織有計畫地安排農村富餘勞動力到沿海“三資"企業和鄉鎮企業就業。   通過以上“五抓五促",實現“八個新"。即:一要在調整最佳化農業生產結構上取得新突破;二要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上取得新進展;三要在科教興農上邁出新步伐;四要在搞活農產品流通上有新舉措;五要在加速農村勞動力轉移上開闢新途徑;六要在加快外向型農業發展上有新起色;七要在深化農村改革上有新內容;八要在促進農村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今年我市農業和農村工作以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壯大農業龍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大農業對外開放度,全面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素質和效益,維護農村穩定,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今年我市農村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7.5%,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7%。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提出“五抓五促"、實現“八個新"的落實措施。   一、抓結構調整,促訂單農業發展。調整農業結構是新階段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要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積極發展適銷對路的特色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當前要把調整農業結構的突破口放在發展訂單農業上。訂單農業是現階段各級領導抓好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途徑,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要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多形式、多層次的發展訂單農業。一是發展龍頭企業帶動型訂單農業;二是發展行業經濟組織帶動型訂單農業;三是發展區內外經濟組織帶動型訂單農業;四是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帶動型訂單農業;五是發展科學技術帶動型訂單農業。發展訂單農業,要立足優勢選配“選單",進入市場尋找“訂單";通過“訂單”安排“產單",調整和最佳化農產品結構與生產布局;圍繞“訂單",建立健全市場行銷網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訂單"質量,創立名優品牌;積極發展外向型訂單農業,參與國際競爭。發展訂單農業,還要正確處理好生產與加工、數量與質量、市場價與訂單價、常規產品與特色產品、政府行為與企業行為等“五個"關係。通過發展訂單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的運行機制、政府的工作方式和農民的思想觀念的積極變化,達到農業結構最佳化、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二、抓產業化經營,促農業龍頭壯大。牢固樹立扶持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全新觀念,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一件大事來抓。農業產業化關鍵在於發展壯大龍頭企業,今年要在組建龍頭企業集團、擴大龍頭企業規模上有新的突破,在龍頭企業的體制和科技上有新的創新。加快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輻射面廣、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重點抓好49家省、市級龍頭企業,特別是做大做強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力爭在現有9個億元以上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再培育2-3個億元龍頭企業。尤其在永安竹地板和竹炭加工、融燕雞加工、永安養豬協會,沙縣天洋蓮業食品有限公司、僑丹技改,建寧閩江源飲料系列加工、文鑫萬噸蓮業系列加工,將樂騰榮達絨毛漿加工,明溪紫杉醇加工,尤溪和順雞系列加工,寧化客源酒業加工等11個項目上有新的突破。要把延伸產業鏈作為壯大龍頭企業的重要舉措。突出抓好菸葉、木業、竹業、果業、糧食轉化、蓮業、食用菌、禽業、蔬菜、優質米等10條產業鏈的延伸,逐步建立一批具有較強輻射力和帶動力的產業群,並以此擴張農產品基地建設,大力實施畜禽規模養殖工程、百萬擔優質菸葉工程、竹業深度開發工程、珍稀食用菌“百千億"工程(即百萬袋的村、千萬袋的鄉、億袋的縣)、優質水果151工程(即要有一批年產優質水果10萬噸的縣、5000噸的鄉鎮、1000噸的村)等“五大"工程,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   三、抓畜牧水產業,促大產業形成。把畜牧水產業作為一個大產業來抓,大力實施“畜禽良種工程"、“規模養殖工程"和“畜禽保護工程",加快養殖業發展步伐。生豬養殖重點抓好100家千頭以上豬場,萬頭豬場力爭達到15家以上,生豬規模飼養比上年增長30%,全市實現生豬自給;肉牛、肉羊生產要抓好品種改良,發展竹山養羊,擴大飼養規模;禽業生產大力抓好養殖小區建設,積極推廣“三賒二保"(賒禽苗、飼料、藥品,保收購、防治疫病)的做法,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水產業要立足山區優勢,發展冷水魚、海水淡化魚等珍稀魚種和具有我市特色的稻蓮田養魚、庫灣養魚等,提高水產養殖的規模、產量、品質和效益。大力發展牧草業,通過種植優質牧草養魚養殖畜禽,既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又推動養殖業發展。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示範區,強化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加快畜禽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特別是在禽肉加工上要有新突破,提高養殖業的綜合效益。   四、抓科教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