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資源現狀調查

一、我市水資源現狀

我市是國家商品糧主要基地之一,農業人口多,人均土地少,水資源貧乏。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50.5毫米,水資源總量為7.2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3.6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3.6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484立方米,不足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6,省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入全國300個缺水城市之一。

尤其是近年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地表水資源逐漸減少。我市雖然中有洋河東西穿過,北有瀧河,南有松、洪、趙等主要河道。還有南北流向的新河、寧、宋及洋松、大觀等二十多條大的輸水河道,並有幾十處涵閘。但是由於攔蓄工程不配套,乾旱少雨氣候蒸發強烈,水資源大量流失。使之大部分溝河蓄水量不多,大旱時甚至乾涸,加之能用提水設施缺少、而不全,設備不配套,造成僅有的水資源利用率不高。

水位下降迅速。目前我市機井管理不完善,淤積嚴重,布局混亂,全區雖有兩萬多眼機井,但有的百畝仍無一眼,有的百畝竟達三眼之多。特別是靠近市區的地方機井越打越深,越打越密,平均每平方公里達六、七十眼。地下水日開採量達8萬多立方米,年開採量約三千萬立方米,而淺層地下水資源的年補給量僅為七百多萬立方米,常期嚴重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據有關資料獲悉,深層水位70年代高出地面兩米多(曾在政府院內、宋營、洋北等地打深井40餘眼,當時成井後不用動力抽水,有的能自流,有的水頭能噴出地面一人多高)。現在抽水降深至地面下三十多米,並且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面積達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其中心靜水位埋深二十五米左右,動水位埋深六十多米。將造成地面下沉,為人類帶來不可估量的災害。

水質污染嚴重。據有關部門監測表明,一些地區不論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質甚優,耗氧有機物“三氧”鐵、錳、氧等均超過標準值。據今年二月中旬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對洋河鐵路橋處的測試,其值為劣ⅱ類水質,屬於嚴重污染。特別是市區人口和工廠迅猛增加,化肥農藥大量使用及工業、生活廢水的無控制排放,嚴重影響著我市綠色農業的發展和城鄉人畜飲水。

二、如何開發利用現有水資源

我市的水資源大致可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和外來客水及經使用後的廢水;地下水可分為“淺、中、深”三種類型。

淺層地下水,是孔隙裂隙、砂姜盤砂層中的水,水質較好,水量較集中,埋深度距地表面一般10米左右,容易得到大氣降水及地表水的補給,分布較為普遍,水量較為豐富。但水位變化幅度較大,易污染。

中層地下水,也是直接受大氣降水的補給,並且與地表水有著緊密聯繫,埋深度一般跟地表面30米左右,水質優良,水位較穩定。

深層地下水,水量較為豐富,水位穩定,一般埋深度距地表面300米左右,水質優良。它是封閉的承壓水,開採一點就少一點,不易補給。

在開發利用上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開採地下水。

地表水補給容易,取之方便,沿河溝、坑塘均可建固定站,也可建流動站或不建站既可取之。其優點有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