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 推動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堅持依法行政,切實維護路產路權。路政管理是公路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是鞏固建養成果,改善路容路貌,確保道路暢通的一個必要條件。首先,大力加強路政宣傳,最佳化執法環境。搞好法制宣傳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也是政務公開的手段。幾年來,我們組織各縣市地方公路管理站對新出台的法律、法規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宣傳,分發、張貼各種宣傳材料近萬份。極大地提高了公路沿線民眾的法律意識,營造了良好的路政執法環境;其次,加強法制教育,極力提高執法人員素質,我們把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作為考核路政管理人員的重要內容。定期組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和執法常識。嚴格執法紀律,嚴禁執法人員公務期間飲酒,堅決杜絕接受吃請、索要錢物的現象發生。堅決做到文明執法,規範服務。第三,維護路產路權,保障道路暢通。全市在圍繞“反超限、保暢通”這一主題中一直在紮實地開展工作。針對超限這一公路的頭號殺手,全市均採取多種有力措施,維護路產路權,去年一年,共清除路障5000多立方米,查處超限運輸車輛7000多起,查處路損案件190多起。第四,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基礎工作。健全路政內業管理制度、路產檔案、路政處罰檔案、路政審批制度和公開辦事制度等。第五,認真開展機關作風評議活動,大力提高辦事效率,改變落後的不良的辦事作風,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五、強化主動意識,不斷探索農村公路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回顧近幾年農村公路建設實際,通過全體地方公路部門幹部職工齊心協力,紮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績令人欣喜,催人奮進,但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隨著農村公路建設的不斷發展必然會出現很多新問題和新情況,如何與時俱進,適應發展變化,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積極主動的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努力探索,尋找對策,加以解決。目前農村公路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縣鄉公路建設配套資金落實難。農村稅費改革後,民眾集資和“兩工”都已取消,縣鄉公路建設資金上無政策來源,下無籌資渠道。“兩工”取消前,縣級公路改建工程的路基土方均由民眾完成,青苗補償、路基拓寬、整修路肩等費用基本是零投入,這部分所需資金估算應占到工程總造價的35%左右。XX

年中央下發一號檔案《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隨著意見的貫徹執行,基層縣、鄉級政府的財政收入必將受到一定影響,可以預見未來的農村公路建設地方配套資金這一塊必須另找途徑。因此,我們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基層幹部職工和農民兄弟的意見建議,認真研究和尋找相關對策,積極制定有利於農村公路發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一套新的穩定的農村公路建管養機制。二是管理機制不合理,制約了農村公路的健康發展。地方公路管理部門1996年成立後負責著全市8000多公里縣鄉公路的建管養工作,而養護經費、人員配備、技術條件、施工設備等硬體存在很大差距,造成縣鄉道路好路率很難得到很大提高,長此以往,矛盾將越來越突出。三是路政管理工作相對薄弱,農村公路管理缺乏長效有力的監督。近年來,各縣(市)站均採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加強了對路政工作的管理,但不容忽視的是路政工作出現了新的難度與問題,具體表現在滯後性、薄弱性和間斷性。滯後性表現在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體制與現行的農村公路狀況不相適應,嚴重滯後於快速發展的農村公路。薄弱性表現在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隊伍力理薄弱,缺乏後勁,不利於地方公路路政隊伍的健康發展。間斷性表現在路政執法工作時松時緊,時強時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