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關於推進機關效能誠信建設的調研報告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開展“效能、誠信建設年”活動的統一安排,根據組織部門工作實際,緊密結合先教活動,深入鄉鎮、村、企業、社區,通過發放徵求意見表、座談等形式進行了廣泛的調研,掌握了組織部門效能、誠信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

一、當前影響組織部門效能、誠信建設的主要問題

組織部開展“效能、誠信建設”以來,部內幹部能夠積極回響、廣泛參與、上下聯動,贏得廣大幹部民眾的全力支持,進一步改進了機關幹部作風,提升了工作效能,樹立了誠信形象。但和“效能、誠信建設年”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

1、宣傳教育不夠入腦入心。對部內幹部效能、誠信的宣傳教育,往往以檔案傳閱代替宣傳、以召開會議代替培訓,僅僅停留在面上。對廣大幹部民眾參與組織部門效能、誠信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採取更加有效的宣傳措施,造成了少數幹部對組織部門增強效能、誠信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雖然對有關規定比較清楚,但對如何結合本職工作落實上級要求,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探索。

2、活動開展還不夠平衡。組織工作頭緒多、戰線長,個別科室間效能、誠信建設存在不平衡現象,影響了組織部整體建設水平。

3、工作力度還有待加大。“效能、誠信建設”需要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共同參與,具體到組織部門,不僅需要組織部全體幹部參與,同樣需要廣大幹部黨員的積極參與。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調動廣大幹部民眾的積極性,解決工作量大與部內人員少的矛盾,建立長期抓效能、誠信的機制等。

二、組織部效能、誠信建設的做法及成效

1、全面提升組工幹部素質

效能、誠信建設的主體是組工幹部,組織部效能、誠信建設開展得怎么樣,效果如何,取決於組工幹部的自覺意識,關鍵在提高組工幹部綜合素質,促進其主動自覺參與效能、誠信建設,克服消極被動應付現象。組織部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創建學習型機關、創建學習型組工隊伍為著力點,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學習培訓活動。一是學習範圍求寬。除必要的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外,還廣泛安排了法律、微機、英語等學習內容。二是學習形式求活。除中心組學習、集中學習日、支部學習日外,還創新學習形式,開展了“寫講評”活動,聘請專家教授進行了專題講座,舉行了科室業務交流,提高學習效果。三是學習效果求實。進行了集中測試,參加了省委宣傳部舉辦的知識競賽,檢驗了理論學習效果。同時通過給任務、壓擔子、出難題,檢驗其理論聯繫實際能力,促進組工幹部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進而提高組織部的整體工作效率。

2、規範制度,為效能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以“樹組工幹部形象”活動和先教活動為契機,對部內有關效能、誠信方面的政策、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檔案,進行全面清理,使整個機關管理體系有序、運行機制有效、行為方式最佳化、處事結果公正可信。在努力提高辦事效率與服務質量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黨務公開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第一領辦人制、信訪督辦制、限時辦結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並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使各項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各科室還通過“效能、誠信建設”,制定了本科室的一些可行辦法,對科室的職能業務進行了必要的公開或承諾,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辦事效率,得到了辦事民眾的充分認可。同時,部機關出台嚴禁有令不行、嚴禁辦事拖拉、嚴禁吃拿卡要、嚴禁態度刁蠻的“四項禁令”,特別是對禁止的行為作了具體、明確、可操作的規定。如針對辦事拖拉和態度刁蠻問題,或發現違反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在部例會中予以通報批評,同時做為年終評優的重要依據。這些辦法、制度的出台實施,有效糾正了少數幹部的不良行為,規範了行政運行方式,改變了幹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