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居民自治能力建設調研報告

實行村民自治是憲法確立的一項重要制度。農村居民是村民自治的主體,其總體素質的高低和自治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村民自治制度在農村的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開始實施以後,特別是實行“海選”以來,我縣村民參與選舉的熱情空前高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村居民的民主法制意識不斷增強,參政議政能力不斷提高的嶄新局面。

一村民自治能力建設狀況分析

村民自治制度的有效實施需要有一批高素質的具有現代民主意識的村民。綜合分析我縣農村現狀,由於受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影響,其存在的問題,我們依然不能忽視。

(一)青壯年大量外出,降低村民自治主體的素質

由於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近年來我縣外出人口越來越多,而且絕大多數是青壯年。由於他們長期在外,和村裡的聯繫越來越少,對本村公共事務也很少過問,選舉等村民自治活動對他們的影響整理文章由越來越小。農村的精英人才大多數集中在青壯年團體,他們的缺席,對村民自治是一種不可忽略的損失,使得村委會吸收不到優秀的人才,造成參加村務管理的村民整體素質下降。這種狀況嚴重的影響了村民自治功能的發揮,而這反過來又影響了村委會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和村民的參與熱情。

(二)村民整體文化素質較低,影響參與自治活動的成效

目前,我縣農村居民受教育水平還是較低,18歲以上村民還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讓主體。農民的受教育水平低,影響了農民對政治參與的認識水平和能力,對村民自治的理解就更多地停留在樸素的宗族和鄉土觀念水平上,與村民自治所要求的現代民主和參與意識有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參與村務自治管理過程中:參與村民自治活動不深入,理解村民自治政策不全面,制訂執行村規民約不到位,開展民主監督不主動,表達自身利益訴求不科學等。這些都和村民的整體素質是密切相關的。

(三)缺乏現代民主意識,難以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利

雖然我國村民自治村民選舉等民主制度已通過立法形式予以固定,但現代民主理念在農村的灌輸落實還需一個過程。受傳統宗族觀念影響,村民在選舉時傾向於支持自己的家人親戚或同姓同族當選,容易操縱選舉結果。與家族意識相伴隨的是一種鄉土觀念。很多選民覺得大家都是親友,抬頭不見低頭見,不如賣個人情,投自己的親友,至於這個人是否適合當選沒有過多考慮。這種意識和觀念使村民在村幹部的人選問題上扭曲了標準,形式上體現出了一定的現代民主,本質上還是家族制。

(四)組織化程度較低,制約村民群體力量的發揮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戶家族之間相對獨立,經常性的經濟聯繫很少,共同的經濟利益和共同承擔的風險不多。在參與村民自治活動中,組織化程度較低,缺乏統一的力量和共同的行動,造成各行其是的局面,導致村民政治活動目標難以實現,從而挫傷了農民政治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如參加村民選舉是村民自治的最重要內容,村民選舉的魅力就在於競爭,競爭應該是利益團體之間的博弈,但是在村民還沒有被組織起來時,這個競爭往往是某一方占明顯的優勢,其結果達不到理想的均衡。這種情況下的選舉難以反映村民的普遍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