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基層黨組織建設調研報告

(五)部分基層黨組織工作運行不順暢,機制優勢未能充分顯示。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因身兼數職,既管黨務又管政務,存在崗位職責不清、任務分工不明,抓不住黨建工作重點,甚至忽略了黨務工作。二是民主集中制貫徹執行不自覺。有的正副書記集體領導觀念不夠強,遇事喜歡個人說了算,不想發揮成員的作用,甚至擔心發揚民主不利於集中;三是黨建考核機制不完善,多數黨建目標責任制考核因指標較為籠統,難以量化,且缺乏及時有效的監控措施和制約手段,導致黨建工作的考核操作性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責任制的全面落實。

三、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建議和對策

當前,我區正處於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的作用更顯得至關重要。因此,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圍繞中心工作,發揮黨組織的戰鬥保壘作用。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切實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貫徹到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去,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一是要抓好政治教育,增強先鋒意識。要從結合學習型黨組織創建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特別要系統地學習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切實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樹好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黨組織在安排布署工作的時侯,要把黨建工作與經濟和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層層落實工作責任,注重發揮黨建的龍頭帶動作用,切實把上級的各項方針政策要求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實踐之中。三是突出工作重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推動“黨建網聯工程”的實施,發揮格線優勢,創新組織設定,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中組建黨組織的工作力度,努力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二)立足夯實基礎,下大力氣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一是要繼續抓好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以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為契機,進一步選強配齊支部領導班子,切實加強基層黨務培訓,不斷提高支委會的整體素質和領導水平,切實提高社區、農村幹部的政治待遇、工資待遇等,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調動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把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成為堅強領導集體。二是要著力發展集體經濟。要結合實際,找準突破點,依託現有的經濟條件和優勢,做活工農結合文章,拉長產業鏈;通過廣泛招商用活外來資源,盤活閒置資源,拉動項目建設;利用自然條件優勢,構建集旅遊觀光、購物消費、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產業帶,帶動旅遊沿線村的經濟發展;三是抓好活動陣地建設。要加大區財政投入力度,同時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和共建單位扶持,多方籌措資金解決社區活動場所問題,改善社區辦公條件。同時,要落實黨組織活動經費,建立黨建活動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的新機制,提高黨組織自主活動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著眼發展需求,提高黨員幹部的綜合能力。要採用傳統教育手段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組織培訓、示範點建設、大學生村官“一幫一”等形式,不斷提高基層黨員幹部綜合能力,改進工作作風。一是要加強思想建設,使基層黨組織班子每位成員牢記黨的根本宗旨,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市場經濟的摔打中增長知識和才幹;二是要加強作風建設,使每位成員牢固樹立民眾觀念,堅持“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真抓實幹,吃苦耐勞;三是要加強能力建設,要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定期舉辦各種培訓班,對黨員幹部進行政策法規、市場行銷、現代技術、產業調整等方面的培訓教育,培養他們適應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有計畫地組織黨員幹部外出參觀考察,實地培訓,現場學習,培養開放意識和開拓精神,提高帶民致富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