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基層黨組織建設調研報告

(四)創新方式方法,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和監督。一是加強學習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充分利用基層黨校、遠程教育、網路媒體等教育教學資源,組織黨員進行市場經濟知識、科學技術知識的學習和就業技能的培訓,提高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能力。二是加大發展力度,充實後備力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強對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外出務工人員、大學生村(社區)幹部中的優秀青年的教育和引導,把優秀青年人才吸引在黨組織周圍,使其積極向黨組織靠近。三是創新教育、管理和監督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內容上,要把學習檔案、了解上級精神與學現代知識、學業務、學法律、計算機知識等結合起來,增加廣泛性;在教育形式上,要採取“走出去,請進來”、請專家教授大課、到愛國主義基地和黨建模範支部參觀學習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吸引力;在教育時間上,原則上要保證每月一次,但可以根據工作需要統籌安排、靈活開展。同時,要建立和健全黨員管理監督機制,使黨員的言行自覺落實到組織的管理監督和民眾的有效監督之下,引導黨員樹立良好形象。特別是對接收的改制企業黨員,要進一步理順組織關係,按黨員居住地、工作單位為準,及時合理接轉組織關係,解決人戶分離問題;要創新管理方式,分類進行幫扶,通過開展創業培訓、實用技能培訓、開發公益崗位等,為下崗失業黨員實現再就業創造條件,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增強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

(五)健全工作制度,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提供有力保障。進一步完善黨組織建設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級黨(工)委、黨總支(支部)在黨的工作中的應有作用。一是建立和完善黨建目標責任制考核機制,以區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且制定的《創建“五型”黨組織量化考核細則》和《“雙亮雙爭”黨員品牌活動考核細則》為參考依據,將黨建工作考核與各單位中心工作相結合,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量化考核指標,加大考核力度。二是健全和完善黨組織工作運行機制,通過健全完善以黨建聯席會為主的協調機制、以農村“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和社區“三議兩公開一監督”的決策機制、以黨務公開、村(居)務公開和財務公開的監督機制、以崗位目標承諾和黨員承諾為主的管理機制,以民主評議、結對幫扶、設崗定責、關心激勵為主的黨員發揮作用長效機制,為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搭建平台,創造環境。三是健全完善黨內民主制度,通過建立健全黨務公開制度、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和重大決策徵求意見制度,疏通和擴大黨內民主渠道,強化黨內民主參與的力度,使黨員能夠在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發揮集體智慧,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