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隊伍建設的調查報告

本文依託調查,以xx學院學生幹部為例,分析目前學生幹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學生幹部隊伍建設的參考流程,主要包括預先建設、過程建設、反饋建設,針對這三個階段提出思考建議,秉承學生會從同學出發、為同學服務的宗旨,來促進高校學生幹部隊伍建設更全面、更協調、可持續發展。

關鍵字:科學發展觀;高校學生幹部隊伍;建設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xx學院在校學生幹部為對象,其中包括xx學院的學生團體有社團聯合會、28個社團、五個分院學生會、青年志願者協會、5個宿管部。他們分別由團委、分院主管老師、學生處管轄。

二、學生幹部隊伍建設存在問題

(1)部分學生幹部自身認識不足,期望值過高,心理承受力差。不少學生幹部角色認識錯位,認為當了學生幹部就高人一等, 同時面對困難與挫折的時候,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強。

(2)部分學生任職出於功利思想,工作過程中奉獻精神有待提高。有學生幹部的動機是為了獲取一些政治資本,為入黨、就業等增加砝碼,這部分學生幹部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另外一部分同學因為自身的表現欲而擔任學生幹部,在工作中都容易斤斤計較,缺乏奉獻精神、吃苦精神。

(3)忽視工作方法的改進。在實際工作中, 許多學生幹部表面看來忙忙碌碌,但在實際工作中卻沒有取得較好的效果;也有的學生幹部缺乏謙虛求實的態度,幹部之間互不接受意見和建議;有的主要幹部不民主,制訂重要工作計畫一人或少數幾人說了算,缺乏民主作風,其他幹部意見大,分化了學生幹部隊伍的整體實力。

三、xx學院學生幹部隊伍建設流程參考

在存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為促進學生幹部隊伍的“全面協調可持續”建設,提出以下xx學院學生幹部隊伍建設流程參考:

(一)預先建設

預先建設是在學生幹部產生之前的前期建設,在此提出兩方面的建設內容:意識建設、機制建設。

1.意識建設。在學生幹部隊伍建設的前期建設中,要預先做好培養什麼樣的學生幹部、如何培養學生幹部等各方面的前期考慮。

第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本位培養意識。高校學生幹部不僅是維繫師生間溝通的橋樑,同時也是學校實行自我管理的重要輔助團體。實現學生幹部隊伍的全面建設關鍵在於堅持“以人為本”的培養思想,關心、愛護、信任學生幹部,充分發揮學生幹部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使其成為學校管理的主體之一。

第二,注重“能崗匹配”的管理意識。能崗匹配原則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原則之一,包含了兩方面含義:“一是指某個人的能力完全勝任該崗位的要求,即人得其職;二是指崗位所要求的能力某個人完全具備,即職得其人。”

2.機制建設。機制建設主要是指在學生幹部任職前期形成科學合理的一系列學生幹部隊伍建設機制,如學生幹部選拔產生機制、培養機制、管理機制等先行先定,為後面的任用做好保障。

第一,建立科學合理的選拔機制。“幹部的選撥與任用,必須遵循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任人唯賢,追求最滿意而非最優。”最優並不代表最好,選拔最適合崗位要求的幹部,達到“能崗匹配”才是實現工作效率最大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