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工傷保險調研報告

(四)預防為主,減少事故,建立工傷保險的長效機制。

為確保工傷保險的健康發展,我們著手建立較為科學合理的長效運行機制。一是建立工傷預防機制。由企業工資與基金監督股牽頭,適時組織人員開展對企業的安全預防工作,對參保企業工傷預防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積極開展工傷預防安全教育,組織企業對從事工傷保險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對事故進行分析和研究,有效降低了工傷事故的發生。二是制定事故預防的規章制度。要求參保的企業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在工傷預防方面制定專門的措施。三是認真規範工傷協定醫院履行協定工作。我縣確定了3家醫院作為工傷協定醫院,要求醫院嚴格按照協定規定對工傷職工進行醫治,在有效保證基金安全的同時,由醫療機構提供康復服務措施,最大限度地幫助工傷職工恢復身體功能,提高生存質量,幫助他們重新回歸社會,減輕社會和家庭負擔。

(五)部門聯動,形成合力,進一步擴大工傷保險統籌覆蓋面。

按照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社保中心的統一部署,採取有力措施,狠抓了工傷保險擴面任務的落實,並認真貫徹落實《工傷保險條例》和實施辦法,以農民工較為集中的重點人群和高風險行業、跨地區生產及流動性較大的行業為重點,進一步擴大工傷保險統籌覆蓋面。一是注重形成合力抓工傷保險任務的落實,認真落實雲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雲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雲南煤礦安全監察局轉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於做好煤礦企業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工作文件的通知》精神,積極推進高風險企業參加工傷保險。二是建立工傷保險擴面綜合協調機制。在工傷保險擴面工作中,我縣明確社保經辦機構為落實擴面任務的主辦單位的同時,還要求勞動保障監察等部門全力配合,攜手做好工傷保險擴面工作,形成了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注重區別情況,分類施治。對於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採取“找領導與領導找”的辦法,即發揮幹部職工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各種途徑“找領導”匯報工傷保險的政策,再請領導幫助找民營企業老闆,動員其參保,通過“找領導與領導找”這一針對性辦法的落實,有力地促進了民營企業參保力度,進一步擴大了工傷保險的覆蓋面。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貫徹落實《工傷保險條例》任務還十分艱巨。由於我縣民營化進程不斷推進,民營企業正處在起步、發展階段,服務行業分布廣、規模小、用工少、人員流動性大,這些實際情況給貫徹落實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要轉變《工傷保險條例》的重工傷預防、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理念,需要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執法力度,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支持;在1—4級工傷待遇方面,由於繳費工資的不同,導致了同一傷殘等級的工傷職工待遇差別過大。

(二)對協定醫院的監管困難。一是社保中心沒有配備從醫專業的工作人員,現經辦人員僅對所提供醫院住院資料中的用藥範圍是否符合藥品目錄範圍進行審核,而對醫院施治的合理性則無法判定,這一環節很可能會造成部分工傷基金的流失。二是對本縣工傷協定醫院監管方便,而允許工傷職工轉外地工傷協定醫院治療,對外地工傷協定醫院的施治過程由於受人力、物力和時間的限制而不能及時掌握,這也可能是工傷基金流失的另一個原因。

(三)工傷保險擴面難。我縣的合法個體煤礦、建築等高風險企業由於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勞動用工不規範,加之用人單位法律意識淡薄等原因,使全縣工傷保險擴面工作任重道遠,任務還十分艱巨。

四、工作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社保基金監督工作。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監督體系,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繼續開展現場監督和非現場監督工作,確保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完整。

(二)加大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力度,減少支出差額,降低風險。一是對原歷年欠繳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實行定期繳納,到期不予繳納的向人民法院提取訴訟強制執行;二是與改制重組的企業簽訂續繳社會保險協定,使社會保險費做到應收盡收;三是對原未參加統籌的私營企業納入社會保險統籌,嚴格落實政策規定,強制督促參保,進一步擴大保險統籌覆蓋面。

(三)積極探索工傷保險獎勵制度。對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參統單位以及對工傷保險和安全生產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獎勵,達到預防事故、鞭策後進、鼓勵先進的目的。

(四)由上級部門牽頭,建立與外地工傷協定醫院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的協查制度。加強橫向聯繫,及時掌握工傷職工在外地住院治療的情況,避免小病大養及不合理施治等情況發生,防止基金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