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民眾、進入最基層調研報告

(1)進一步完善社區建設

社區工作的八小時以外,各格線工作人員要帶頭參與社區服務、扶貧幫困、協調鄰里關係、維護社區治安。開展好社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和老年文體工作,引導他們積極向上、培養創新精神。

建立和形成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黨員為主體,轄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常下轄區聯繫民眾,勤寫民情日誌、做好與居民民眾的溝通和協調,做好傳達上級組織的重要決策和精神的工作,讓居民民眾可以第一時間知道政府的政策和方針,特別是對於惠民工程的宣傳,做到及時到位是我們社區工作人員責無旁貸的義務。

(2)進一步完善社區自治組織建設

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及其工作委員會是社區民主決策的基本組織形式和最高決策機構,社區民主生活會是最高的監督委員會,我社區居民民眾參加社區組織召開的會議十分積極,例如今年的民眾工作大討論,換屆選舉、補選、罷免、公益事業發展規劃、興辦社區經濟實體等民眾參與會議130多餘次,參與人次XX餘人次。積極聽取並審議社區工作及財務報告、述職述廉報告等。據居民民眾的反映,這些都是他們想參與,愛參與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出民主法治和諧共享的社區氛圍。

拆遷重建社區家園,是居民民眾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根據我們的深入調研,廣大的居民民眾普遍希望能實現四個目標:一是環境改善。小區環境優美、整潔衛生、秩序良好、綠化達標,文化氛圍濃厚;二是服務到位。提供衛生保潔、巡邏安保、維修養護等常規物業服務,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服務項目,發展家政服務;三是制度健全。形成一整套長效管理機制,包括:街道、社區二級物業管理機制,物業矛盾糾紛調處機制以及獎懲激勵機制,健全物業管理的工作制度、監督制度和考核方法。四是民眾滿意。社區居民對生活環境、治安水平、衣食住行的滿意度也已經與時俱進,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進一步增強,對實施“物業管理全覆蓋”積極配合和全面支持。實現自我服務。

2、管理服務優質高效

以不斷滿足社區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充分發揮政府、社區各類組織、駐社區單位、企業及居民個人在社區服務中的作用,整合社區資源,健全服務網路,拓寬服務領域,最佳化服務結構,創新服務方式,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加快發展步伐,使社區服務體系在提高生活質量,擴大社會就業,改善社會管理,化解社會矛盾,增強社會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首先,進一步完善社區就業、社會保障、社區救助體系

(1)通過提高就業再就業諮詢、再就業培訓、就業崗位信息服務和社區公益性崗位等,對就業困難人員提高針對性的服務和援助。充分發揮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機制,為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創造條件。完善就業與失業保險、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機制,促進和幫助失業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相關人員。

(2)加強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充分發揮社會保險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作用,開展各項文娛活動,豐富轄區離退休人員的老年生活,通過不斷調動離退休人員參與社區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他們以社區為家的意識,使更多的離退休人員融入到社區中,讓他們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繼續發揮餘熱。

(3)加強對失業人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動態管理,及時掌握他們的就業及收入狀況,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積極開展基層社會救助服務,幫助民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進一步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加快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業。大力發展社區慈善事業。

其次,進一步完善社區文化、體育、衛生、教育、雙擁服務體系

(1)社區教育事業。一是進一步強化家長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同時結合轄區建設和未來格線化調整,統籌安排,實現教育體系的全覆蓋。二是經常性的開展關工委講座和學習活動。教學重點放在文明習慣、科普知識、健康知識等能夠切實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和生活質量的課程上。定期組織民眾參加綜合文化活動,充分利用好轄區現有文化資源,利用好社區的宣傳陣地建設。三、做好創建學習型家庭、學習型樓棟、學習型院落的創建評比工作。通過榮譽帶動民眾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並進一步養成習慣,在轄區內營造良好的社區教育氛圍。

(2)社區衛生事業。轄區衛生事業的發展目標是解決民眾“看病難”問題。通過調研,現在我們居民民眾對社區醫保的辦理從一開始的不懂到懂,不知道該不該辦到如今的主動辦理,民眾普遍反映,醫保是真正的做到里為老百姓考慮,為人民謀福利,是一項民生工程。並希望今後可以健全各項保險制度,給老百姓提供全面的後顧保障。目前,我社區如何做好衛生事業,通過深入調研的結果,我認為:一是要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力度。改善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轄區內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站,目前我社區已經通過和xx醫院的合作,建立了xx社區衛生服務站。同時每月在轄區開展2次巡診活動,提高民眾的醫療保健便利程度,進一步提高轄區衛生事業發展水平。二是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建立適合轄區實際、功能完善、反映靈敏、運轉協調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體系,提高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應急反應和處理能力。三是重視健康教育普及。通過平面宣傳、文體活動、健康教育等綜合手段,大力普及基本衛生知識和健康保健知識,幫助廣大民眾掌握維護健康的知識、技能,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控制危害健康的危險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