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民眾、進入最基層調研報告

(4)加強對環境的保護,防治各類污染,控制噪聲污染,搞好廢水、廢氣、廢渣和“六亂”的綜合治理,指導院落垃圾收集點的垃圾收集、清運管理,做到垃圾收集點清運覆蓋達100%,院落內環衛基礎設施配置完善覆蓋率達100%。

第六,保障措施堅決落實到位。民生工程堅決落實到實處。

三、下一步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今後的一段時期,我們還要繼續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大力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在調研結束後,感受是空前的,體會是深切的,我認為,在當前和今後的一個時期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社區是社會的基層單元,和諧社區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切入點。在這次深入民眾的專題調研討論中,大多同志認為,社會主義和諧社區應當是自治完善、安居樂業、團結互助、服務健全、管理有序、環境優美的社區。由於建設和諧社區是一項新課題、新任務,應當加強對和諧社區建設的研究,弄清和諧社區建設內涵、外延、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推進的方法步驟,以切實指導好和諧社區建設。

(二)進一步完善法規,為和諧社區建設提供法律保障。社區法制建設既是和諧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和諧社區建設的重要保障。1989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對於促進城市社會建設和管理髮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該法的有些內容已經明顯滯後,已不適應構建和諧社會和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迫切要求。

(三)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更好地滿足各種社會群體的多樣化需求。聯繫民眾、服務民眾、關心民眾,是社區工作的立腳點和出發點,是以人為本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們要積極開展面向特殊群體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優撫保障服務,面向民眾的便民利民服務,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切實發揮好社區服務民眾、凝聚人心的作用;發揮好社區反映民眾訴求、協調利益的作用;發揮好社區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作用。

(四)加強社區隊伍建設,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人力資源保障。注重社區志願者隊伍和社會工作者隊伍的培育。積極動員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青少年學生以及身體健康的離退休人員等加入志願服務隊伍,大力培育社區志願服務意識,大力弘揚社區志願服務精神,讓一切愛心充分展示,讓一切善舉競相推出,以造福於社區,造福於居民。啟動專業工作者教育培訓制度,讓更多的專業社工進入社區,不斷提高社區工作專業化水平。

(五)健全社區建設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黨政統一領導、社會廣泛參與的社區建設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基層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改善公共服務質量,提高依法管理社會的能力和水平。推動依託社區提供社區公共服務的教育、司法、勞動保障、文化、衛生、計生等部門,按照社區建設的要求加強業務指導,提高服務水平。推動建立和完善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社區管理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