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情況調研報告

公立醫院是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是深化醫改的重點工作,關係維護廣大民眾健康權益。近年來,我盟不斷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實行試點醫院藥品零差率銷售,從加強醫院內部質量管理,實施績效考核,提升服務效能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實踐,積累了一些初步的經驗。

一、試點情況和初步成效

緊緊圍繞公立醫院改革的1個目標、3大體系和9個領域改革任務,堅持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目標,按照“四個分開”的原則,把旗級公立醫院作為改革的突破口,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管理體系、內部質量控制體系,統籌推進補償機制、人事分配、藥品供應、價格機制、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綜合改革,加強分工協作,改善服務、提高質量,為民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一)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

1. 科學規劃,合理調整醫院設定。按照盟委行署“一二二三四”發展思路和《xx市區域衛生規劃(XX—XX年)》,統籌醫療資源配置,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盟旗兩級現有5家綜合醫院和4家蒙中醫醫院,全盟醫療機構編制床位總數1347張,開放床位1270張,每千人擁有床位5.47張,其中公立醫院床位897張,三旗5家試點醫院床位數355張,占全盟公立醫院床位數的比例為39.6%。

2. 加大投入,加強公立醫院能力建設。

一是加大投入,推進公立醫院的現代化、標準化建設。近幾年來,投資共4.15億元新建了盟中心醫院、經濟開發區綜合醫院、阿左旗婦幼保健院、阿右旗人民醫院和xx旗人民醫院,盟旗兩級公立醫院服務條件明顯改善。

二是發揮特色優勢,提升民族醫藥服務能力。一方面,改善蒙醫就醫環境,投資1500多萬元新建立了阿右旗蒙醫醫院和xx旗蒙醫醫院,投資1.6億元的盟蒙醫醫院綜合業務大樓年內將投入使用。另一方面,積極落實優先發展蒙中醫政策,嚴格落實基本藥物醫保扶持政策,蒙中醫機構新農合報銷起付線降低50%,蒙中醫藥服務報銷比例提高10%。

三是積極推動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充分利用我盟人才引進、人才儲備政策和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牧區衛生等項目,提高醫院的醫療技術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認真落實住院醫師和全科醫師培訓等項目。累計完成全科醫師培訓(包括轉崗培訓)128人次、基層醫務人員培訓1280多人次。

3. 加強協作,建立完善醫療機構間的聯動機制。目前,我盟與三級醫院建立長期對口協作關係的醫院有3所,盟中心醫院與北京、上海兩地100多家醫院開通了遠程會診,與解放軍301、302醫院、西安交通大學附屬醫院等簽署了合作協定;阿右旗人民醫院與鄰近的甘肅省5家醫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xx旗人民醫院與解放軍513醫院簽署支援協定。經濟開發區綜合醫院與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簽訂了託管協定。與二級以上醫院建立長期對口協作關係的蘇木鎮衛生院有5所。

(二)探索建立高效的醫院管理、運行和監管體系

1. 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一是強化政府辦醫責任,不斷加大政策和資金投入,政府相關部門按照職責落實醫院建設、投入等政策措施,為公立醫院履行職能提供保障。二是加強衛生主管部門對全行業的巨觀管理和決策職能。三是以目標責任考核制度為抓手,以社會效益為導向,創新內部管理制度改革。

2. 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補償機制的改革是難點,也是重點,是關係到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改變“以藥補醫”的關鍵,我盟通過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綜合補償機制,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財政保障機制。XX年我盟衛生事業支出達到4.01億元,占財政預算總支出比例為4.3%。建立了公立醫院運行經費財政長效補償機制,包括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工資等經費補助。全盟公立蒙中醫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內人員經費(主要是工資等待遇)均實現了財政全額保障,其他公立醫院最低補助額度為90%,離退休人員工資由財政全額承擔,補助比例在全區排名前列。此外,針對重大公共衛生防控和重點任務,財政給予專項補貼。

二是取消藥品加成,推進醫藥分開。XX年3月起,全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實行零差率銷售,同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XX年3月起,阿右旗、xx旗所有公立醫院和阿左旗吉蘭泰醫院取消了藥品加成,每年讓利患者300萬元。

三是完善醫保支付機制,形成穩定的醫保補償渠道。目前,全盟職工、居民和新農合三項基本醫保參保率95%以上,居民醫保、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為13 萬元和12萬元,支付比例分別為70%和75%。醫保制度已經成為醫療機構獲得收入補償的主渠道,醫療機構通過醫保補償渠道獲得的資金占業務收入的70% 以上。

3. 完善人事分配和績效考核機制。

一是完成了全盟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崗位設定和編制人員工資套改,推行行政管理崗位和業務管理崗位公開競聘制度,實行了全員聘用制。二是鼓勵各級醫療機構按照評聘分開、突出醫德、重視能力和貢獻的基本原則,改革職稱聘任制度。三是開展崗位績效考核,全面執行績效工資制度。目前,我盟9所盟旗兩級綜合醫院和民族醫院全部建立並實行績效考核。

4. 建立健全醫療機構運行監管機制。

一是加強醫藥購銷領域監管。98%以上的臨床用藥實行網上集中採購和統一配送,藥品收入占比保持在50%左右,全面啟動了醫用耗材網上集中招標採購。

二是加強醫療機構監管。充分利用12320衛生熱線、阿拉善民心網、行風熱線、行風民主評議等渠道,健全民眾舉報投訴與受理申訴機制。嚴格執行醫療技術臨床套用審查備案、醫療廣告備案、投融資及建設項目申報等制度,強化醫療機構經濟運行情況監控。

三是加強行業作風建設。以“三好一滿意”活動為載體,以“民眾滿意”作為標尺,著力解決民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不斷完善行業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三)強化公立醫院內部質量控制體系

1. 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把“醫院管理年”、“質量萬里行”,特別是“三好一滿意”活動作為推手,重點通過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核心制度,規範抗菌素臨床套用與監控,試行臨床路徑管理、單病種質量控制,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開設預約診療、急救綠色通道,建立醫療救助制度等工作,不斷健全了質量和安全保障工作機制,提高了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實現了醫療機構管理向分級化、精細化轉變。

2. 完善醫院服務。各醫院努力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從患者最急需、最關切的問題抓起,創造患者良好的就醫環境,採取各項便民利民措施,縮短患者就醫等候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社會反響較好。一是,最佳化服務流程,提供導醫服務,方便民眾就醫。二是,三級醫院和部分二級醫院延長了門診時間,實行了雙休日和節假日全天門診。三是,三級醫院全面實行了預約診療服務,制定了工作規範,通過12320信息平台開展預約診療服務試點。

3. 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了全盟居民健康檔案系統、新農合信息化管理系統和120急救指揮調度系統,並在具備信息網路和電力條件的14所蘇木鎮衛生院建成了信息化管理系統。目前,全盟已有4家盟、旗綜合醫院開始套用電子病歷、影像存輸和檢驗管理等信息化系統。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改革工作進展不平衡。公立醫院改革中體系建設、醫院內部質量管理成效多一些,涉及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少一些。其中有認識上的差異,也有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的原因,決定了對公立醫院改革工作推動的力度。

二是旗級醫院服務能力亟待提高。旗級醫院服務能力的差距制約著醫院評審標準的落實,盟級醫院患者多,旗區醫院患者少,大量常見病、多發病患者到二級以上醫院就診,轉診率居高不下,加重了患者看病難、看病貴。據初步統計:旗級醫院外轉病人在 50%以上,費用占醫保基金支出的60%左右。

三是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嚴重匱乏。各級公立醫院衛生人員總量不足,醫療和護理隊伍的人員缺口較大,人才引進困難、流失嚴重、隊伍不穩定,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尚未有效調動,嚴重製約了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新技術的拓展。

四是公立醫院價格補償機制不健全。我盟醫療機構門診、住院費用藥占比分別為53%和43%,試點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後,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和同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措施滯後,收入缺口簡單由同級財政補助,勢必影響改革的協調性和整體推進效果。

五是醫院編制、人事和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需要進一步推進。現有的人事制度和編制管理制約著醫院人才引進、良性流動和內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三、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採取上下聯動,分步推進、先易後難、重點突破的原則,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統籌推進管理體制、補償機制、人事分配、價格機制、醫保支付、監管機制等綜合改革,建立和完善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旗級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力爭使旗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以上。

(一)進一步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以《xx市區域衛生規劃》為指導,建立和完善以盟級醫院為中心、旗(區)醫院為龍頭、蘇木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機構為樞紐、衛生室為網底、蒙中醫藥服務為特色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一是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爭取國家、自治區對我盟沒有基建投入的旗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立項投入,加強醫院能力建設。

二是加快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按照自治區衛生信息化建設規劃,加快推進區域衛生信息化管理和服務平台建設,培養和建立高水平的信息網路維護隊伍。

三是扶持和促進民族醫藥發展。制定優惠政策扶持蒙中醫藥產業發展,重視蒙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增加對蒙中醫藥的科研投入,促進蒙中醫藥科學發展,充分發揮蒙中醫藥在醫療和預防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從近期來看,充分利用對口支援、骨幹醫師培訓、學科共建、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等項目和渠道,加強醫院間縱向、橫向合作交流,提高醫護隊伍水平。從長遠來看,建立以本土人才培養為主的訂單式培養模式和規範化培訓基地建設,加強全科醫師、公共衛生、蒙中醫人才等衛生隊伍建設。

(二)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管理。

一是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推進醫療質量管理,建立以成本和質量控制為中心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通過推行臨床路徑,規範臨床檢查、診斷、治療和使用藥物,合理控制成本。另一方面通過開展醫院全成本核算工作,摸清家底,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提供科學依據。

二是不斷完善醫院服務模式,從患者最急需、最關切的問題抓起,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提高患者滿意度。

(三)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認真借鑑各省市、各盟市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建立協調、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探索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明確出資者和經營管理者責任,落實醫院自主經營管理。

一是重點要推進醫藥分開、改革以藥補醫機制,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措施,確保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和徹底改變“以藥補醫”機制。

二是改革編制人事管理制度,按照衛生機構級別和實際服務量科學核定編制,著手建立總量控制、科學調配、按需設崗、良性互動的衛生人才流動機制,探索實行用人單位自主用人機制,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為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夯實人事基礎。

三是加強相關部門間協同配合,積極爭取相應試點自主許可權,推動相關部門和領域的配套改革,形成相互協作、攻堅克難的改革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