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兒童工作的調研報告與思考

困境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生存環境越來越引起社會各方面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加強對困境兒童弱勢群體的保護,使社會各階層、各方面的利益均衡發展,從而保證社會的和諧穩定,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邗江區婦聯就全區困境兒童情況展開調研,查找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

一、基本情況

邗江區共有困境兒童40名,其中因父母服刑在教、涉黃賭毒、離異單親等原因隔代監護不到位甚至事實無人撫養的兒童17名,占比42.5%;因家庭成員患重病、殘疾、喪失勞動力或其他原因導致家庭貧困的兒童13名,占比32.5%;因兒童重病、殘疾等原因有失學、生活或救治困難的兒童9名,占比22.5%;異性收養家庭導致孩子有安全隱患的兒童 1名,占比2.5%。

二、存在問題

1、生活救治困難。困境兒童的家庭生活普遍都比較困難,主要親人資助、社會捐助和政府補貼,只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且居住環境比較差,衛生條件堪憂,使得困境兒童的身體健康方面受到很大影響。此外,殘疾兒童或重病兒童家庭需要支付大筆醫療費或康復保健費,且持續時間長,家庭經濟負擔沉重,後續的治療往往得不到保障。

2、安全存在隱患。部分困境因父母服刑在教、涉黃賭毒、離異單親等原因隔代監護不到位,學校的老師也不能將孩子在校期間的學習表現全面反映給家長,學校教育與親職教育無法進行有效銜接,缺少應有的監管和督促,一些孩子沉迷網路或交友不慎,行為出現偏差。此外,異性收養家庭還存在因房屋面積小,養父與養女同睡一張床的現象,對女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3、文化教育匱乏。多數困境兒童承擔了家裡很多家務和農活,不能保證足夠的學習時間,有的家庭由於監護人受教育程度低,未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重養輕教。對於學習,家庭不能充分給予這些兒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識上的解答,導致了一些困境兒童學習成績跟不上,或者產生了厭學的情緒,甚至影響到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

4、親情關愛缺失。困境兒童不僅物質生活匱乏,同時也存在心理狀態的偏差失衡,大部分困境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撫慰,缺乏與家人的溝通交流,特別是在押服刑人員家庭的兒童、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兒童、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他們大多數靠祖父母輩管教,祖父母文化低,只重視吃飽穿暖,往往忽視對孩子精神上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使孩子產生孤獨的心理,容易產生封閉、孤僻、自卑不合群頑皮任性,衝動易怒等不良思想和行為。

三、對策建議

1、增強責任意識,營造關愛社會輿論氛圍。一是利用媒體,廣泛宣傳。充分發揮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的傳播作用,通過錄製專題節目、開闢專版專欄等形式,宣傳熱心參與救助活動的先進典型,激發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二是利用節日,加強宣傳。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是全社會最關注兒童的時刻,也是宣傳關愛睏境兒童的最佳時機。通過宣傳關愛兒童主題活動,爭取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心重視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廣泛支持。

2、出台政策法規,拓寬困境兒童救助內容。圍繞困境兒童開展更深入的調研,針對他們的特殊困難、實際需要和成長要求,出台針對困境兒童的助困、助醫等政策措施,切實解決困境兒童上學難、看病難、生活難等問題。此外拓寬救助內容,從錢物幫扶延伸到情感與物質同時幫扶,實現開展困境兒童心理幫扶工作的專業化、標準化和職業化,彌補其監護人或臨時監護人因親情溝通不足而留下的缺陷,促進困境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3、整合社會資源,發揮職能部門聯動作用。困境兒童的教育成長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參與,齊抓共管。在涉及教育教學、扶貧助困、公共衛生、法制宣傳、預防犯罪、權益保護、文體科技、勞動用工、經費保障等諸多領域,扎紮實實地開展工作,逐步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各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的困境兒童教育管理體系。使救助工作從婦聯自發的公益活動變為政府及職能部門的長期職責和自覺行為。

4、規範運作管理,促進救助工作有效開展。要建立完善科學、系統、規範化的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困境兒童救助工作堅持“四個到位”和“三個清”,即:調查研究到位、宣傳發動到位,工作落實到位,典型挖掘到位;困境兒童底數清,愛心捐款賬目清,善款使用效果清;要在困境兒童調查研究、救助款申請發放和救助反饋工作環節,強化管理,嚴格監督,保證救助工作持續健康紮實有效開展,把好事辦好、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