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社會企業調研報告

本報告為北京市社工委社會建設專項資金支持項目

北京現代企業研究會在北京市社工委社會建設專項資金支持下開展了北京市社會企業的調研和培育工作,形成《北京社會企業調研報告》,這是全國第一份區域性社會企業調研報告。報告的調研對象是北京地區的14家社會企業,相關數據主要通過與社會企業的創始人或主要負責人的訪談式問卷調查取得。

一、 調研情況

(一) 機構基本情況

1、機構成立時間

圖1:機構創建時間

如圖1所示,所有機構均成立於XX年以後,其中2家機構成立於XX-XX年,8家機構成立於XX-XX年,4家機構成立於XX年及以後。經計算,14家機構的平均存續時間為5.43年。

在歐美等地區,社會企業是在公益組織發展上百年以後才有組織地出現的。和歐美地區不同,在北京,公益組織在上世紀90年代大量出現,社會企業緊隨公益組織在XX年以後大量湧現。

2、機構規模

圖2:機構年收入(XX年)

如圖2所示,14家機構中,有7家XX年收入在100-200萬(不含100萬)之間,有4家在100萬及以下,1家在200-300萬(不含200萬),1家在300-400萬(不含300萬),1家在500萬以上。經計算,14家機構XX年平均收入為185.71萬元。

所有受訪機構XX年收入小於1000萬,均屬小微企業;結合5.43年的平均存續時間和185.71萬元的平均年度收入來看,受訪機構與商業企業相比,發展速度緩慢。

3、機構註冊類型

圖3:機構註冊類型

如圖3所示,14家機構中有8家在工商部門註冊(其中3家因工作需要,正在申請民政部門註冊),1家在民政部門註冊(有工商註冊的計畫),4家同時在工商及民政部門註冊,1家未在大陸地區任何部門註冊,也在爭取民政部門註冊。

造成受訪機構註冊類型多樣的原因,不僅和社會企業的來源有關(如部分機構僅是社會組織的一個部門,部分機構從商業企業轉型而來),也和政府相關政策有關(如部分機構原本計畫在民政部門註冊,但由於政策限制選擇工商部門註冊,但一直沒有放棄申請民政部門註冊,有的機構原本選擇工商部門註冊,為了順利申請政府資助,又同時選擇民政部門註冊)。同時選擇工商和民政部門註冊的機構,基本上還是一對人馬兩塊牌子,其商業部分和社會公益部分獨立和配合的有效方法還在探索之中。

4、對社會企業的認知

圖4:是否了解社會企業的概念並認為自身是社會企業或計畫成為社會企業

如圖4所示,所有機構均表示了解社會企業的概念,認為社會企業是“用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並認為自身是社會企業或計畫成為社會企業。

經過有關機構多年來的不斷努力,社會企業概念已在受訪機構中有了很好的認知。

5、對利潤分紅的認知

圖5:機構分紅情況

如圖5所示,14家機構中,2家機構無數據,其餘12家機構中,有1家表示不可以分紅,所有利潤套用於機構的擴張和社會目標的實現,11家表示可以分紅(分紅比例也有差異,比如有機構明確表示30%利潤不能分紅),但是其中至少有9家未分紅(原因是這些機構尚處於發展期,有的尚未實現盈利,有的將盈利用於產品研發,無力分紅,有的為民政部門註冊,但有工商註冊計畫且願意分紅)。

目前我國有關社會企業分紅比例的意見均來自於國外經驗和學者研究,而各國社會企業的官方分紅標準各有不同,學者對此也各持己見,因此各機構對於社會企業是否應該分紅、分紅比例是多少也持不同態度。分紅有利於激勵管理團隊和吸引外部資源注入,不分紅有助於保持機構的獨立性和目的的純粹性,應慎重決策。

(二) 創始人情況

1、年齡

圖6:創始人年齡

如圖6所示,14家機構的創始人年齡為21-60之間,其中31-40歲的為6家,51-60歲的為5家,41-50歲的為2家,21-30歲的為1家。

受訪機構創始人31-40歲和51-60歲的人占多數。其中51-60歲的創始人所在領域基本為養老助殘等傳統社會領域,而31-40歲的創始人所在領域則稍顯多元。

2、性別

圖7:創始人性別

如圖7所示,14家機構共有22位創始人,其中12家機構創始人數量為1,2家機構創始人數量為2,1家機構創始人數量為3及以上。21位創始人中,僅有4位男性。

受訪機構的創始人中女性的比例高達82%,遠高於商業企業創始人中女性比例不到30%的比例。

3、動機

圖8:創業動機

如圖8所示,14家機構中只有3家機構的創始人是事業型創業,其餘11家為情感型創業。

根據創業動機的不同,商業企業可分生存型和事業型兩類,二者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過商品交易賺取利潤。和商業企業不同,受訪機構的創業動機分情感型和事業型兩類,其中情感型創業的創始人應平衡情感與商業之間的關係。

4、合伙人

圖9:合伙人情況

如圖9所示,14家機構中有8家機構除創始人以外無合伙人,2家機構有1-2位合伙人,3家機構有2位以上合伙人,1家機構正在建立合伙人制度。

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曾說:“對於一個創業機構而言,團隊的重要性大於商業模式和行業選擇”。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機構成長環境變化快速的情況下,只有建立一個精幹的核心團隊,機構才會具備強大的戰鬥力,否則單靠創始人自身是難以應付機構的管理、行銷、公共等諸多事務的。合伙人的缺失是制約機構成長的因素之一。

5、培訓經歷

圖10:是否參加過企業相關培訓項目

如圖10所示,14家機構中有12家機構的創始人參加過企業相關培訓,其中有8家參加過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以下簡稱:bc)組織的社會企業家技能培訓項目,4家創始人參加過其他組織提供的培訓,2家機構創始人沒有參加過企業相關培訓。

受訪機構不缺乏參加各類企業相關培訓的機會,這些培訓對他們的發展起到了啟蒙作用。不過,這些培訓多是普適性的,個性化不足。有針對性的、深度的輔導和扶持成為很多受訪機構的迫切需求。

6、國際交流

圖11:是否參加過國際交流

如圖11所示,14家機構中,10家機構參加過國際交流活動。說明和商業企業相比,北京的餓社會企業擁有更多與國際同類型的一流組織交流的機會(行業協會、慈善機構組織的參會參展、基金會組織的交流學習等)。

國際交流讓受訪機構開闊了視野,了解到了國際一流組織的發展經驗。不過,如何將這些經驗本土化,使其符合中國的實際國情和機構的發展水平,也成為了受訪機構面臨的難題。

(三) 商業化水平

1、戰略與模式

企業發展的戰略和模式是決定企業基因的重要因素,影響著企業的未來。商業企業甚至有“戰略是企業的生命”、“未來企業的競爭是商業模式的競爭”的說法。因此,商業企業高度重視機構戰略和商業模式的設計。

受訪機構在機構戰略和商業模式的設計方面,和商業企業相比存在差距。有的機構戰略決策缺乏科學有效的論證,具有隨意性;有的機構承擔了本不應該由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為機構背上了沉重的發展包袱。

2、管理水平

(1)員工培訓制度不健全

員工培訓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關係企業長遠發展。良好的員工培訓制度將機構戰略和核心需求與員工的自我發展需要相結合,形成多渠道、多層次的培訓體系。

受訪機構員工培訓制度普遍不健全。多數機構僅對員工進行了基本技能的簡單培訓,缺乏培訓的系統化、制度化和日常化安排,有的機構認為為員工提供外部機構組織的學習活動就是培訓,更有機構認為員工培訓就是“灌輸虛的東西”,沒有意義。

(2)機構文化建設不足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相關核心理念的塑造和傳播的過程,是企業的靈魂所在。良好的企業文化不僅可以凝聚企業的向心力,激發員工的鬥志,還可以對員工起著行為約束作用,引導整個企業保持健康向上的氛圍。

受訪機構對機構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甚理想。有的機構的企業文化建設還停留在機構視覺形象的塑造層面,有的機構的企業文化建設僅僅是早晚會和表彰先進,缺乏對機構的理念、文化等的提煉和傳播。

(3)人員設定不科學

人員設定是否合理對於公司的生存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員設定,可以充分發揮人員的作用,使保持良好的運轉效率。

受訪機構在這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很多機構人員崗位職責不清,經常出現臨時調配的情況,這樣不僅使員工難以專注本職工作,影響了機構工作效率,還使得員工績效難以評估,從而使機構難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勵體系。

(4)人員梯隊建設較差

人才梯隊建設能夠引導企業從企業內部和市場中發現優秀人力,在實踐中培養大批人才,同時激發人才的創造精神,形成繼任者的人才源泉,為實踐企業戰略目標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受訪機構在人才梯隊建設方面的表現不佳。多數機構由於缺乏合理的員工培訓和激勵體系,人才的培養速度較慢,經常出現機構一發展人才就緊缺的情況,因此很多機構普遍出現“1+n”的人才階梯結構,即創始人帶領一堆相同級別和能力的員工。

3、宣傳與行銷

(1)媒體宣傳

成功的企業也往往是善於開展媒體宣傳的。因為,他們深知樹立企業品牌是長期的工程,而巧妙藉助媒體力量是樹立企業品牌有效方式之一。

多家受訪機構比較重視媒體宣傳,部分機構藉助媒體對公益事業的關注獲得了較高的社會知名度。但是,總體看來,受訪機構在對外宣傳的時候依然存在以下問題:難以將媒體對機構和創始人的關注轉化為對產品和服務的宣傳;存在較大程度的被動性,難以主導媒體傳播過程;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危機公關的能力不強等。

(2)產品銷售

對於社會企業而言,產品的銷售是其實現社會價值的基礎。沒有良好的產品銷售,社會企業就沒有經濟實力去完成社會使命。從這一點上來說,社會企業和商業企業一樣,首要完成的任務就是通過產品銷售,賺取利潤。

受訪機構在產品銷售上存在諸多不足:產品設計和開發方面,往往從自身資源出發,較少考慮市場競爭因素和消費者的需求,導致產品差異化不足;銷售渠道方面,不僅缺乏建設經驗,也缺少系統設計。

4、外部資源吸引

(1)商業才人吸引

社會企業是用商業的手段和智慧來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社會價值。商業人才對於社會企業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優秀的商業人才不僅可以為企業帶來先進的管理運營理念,還可以幫助企業整合資源,最佳化產品,開拓市場。

很多受訪機構表示在吸引商業人才方面存在巨大困難。主要原因包括:機構發展戰略不清、激勵機制缺乏,難以吸引人才;過分強調報團取暖,不主動擁抱商業社會。

(2)外部投資吸引

外部投資,尤其是股權投資近年來已經成為助推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力量。據統計,中國滬深兩市上市公司里有近60%的企業上市前接受過私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不僅為企業解決了資金困難,還為其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和運營的一整套理念和方法,從而幫助企業突破瓶頸,快速成長。能否吸引到外部投資,尤其是外部股權投資,成為判斷一個企業價值的重要標桿。

受訪的14家機構中只有3家機構受到商業股權機構的投資,投資總額方面,1家在100萬以下,1家在500-1000萬之間,1家在1000萬以上。其餘機構由於自身能力不足,未受到投資。因此,受訪機構的發展不僅需要社會投資的參與,更需要自身固本強身。

二、發展建議

(一) 政府

1、 制定社會企業認定標準

釐清目前商業企業、社會企業、社會組織沒有明確界限的混亂局面,從組織目標、收入來源、利潤分配等方面出發,制定適合中國國情並可操作的社會企業認定標準,將社會企業與社會組織、商業企業區分開來,有利於社會企業自身明確經營目標、規範經營制度、清晰參與方預期等,同時有利於政府對社會企業加大支持力度、明確管理規範、落實具體措施等。

2、 加大政府購買社會企業服務力度

將社會企業作為單獨門類納入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範圍,加大對社會企業的支持力度,特別是整合優質資源優先在老年人服務、殘疾人服務、青少年服務、計生特殊家庭服務、信訪服務、矯正服務、扶貧與社區發展、生態保護服務、醫療衛生服務等民生福利領域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提升社會企業承接購買服務的能力,促使社會企業的自身發展邁上新台階。而且,運用社會治理理念謀劃系統的政府購買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實施有效的社會治理,有利於構建新型政社關係和社會格局。

3、 鼓勵專業組織為社會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政府要在購買服務的同時加大培訓力度、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加強市場化運作,形成良性發展環境。以政府可以以購買服務、委託課題等多種形式鼓勵專業組織,如企業、高校等,發揮自身所長,為社會企業提供諮詢、培訓等專業服務,同時對提供服務的專業組織給予稅收減免等方面的優惠措施。以政府的引導力量促進多種專業資源向社會企業聚集,提升社會企業從規劃到執行等各個方向的建設和發展能力,幫助社會企業的成長和壯大。

4、 制定社會企業政府扶持政策

參考北京市扶持福利企業、高新企業發展的經驗,系統制定除購買服務之外的社會企業扶持政策,如將社會企業的發展納入北京市的社科規劃、給予社會企業適當的各類稅收優惠、給予社會企業服務和產品良好的信用評級、等同產品或服務質量的情況下優先考慮社會企業、應屆畢業生選擇社會企業就業給予北京落戶政策、對於購買社會企業服務或產品的企業予以支持等,以保證社會企業發展初期有足夠的生命力和可持續增長能力。

5、 建設社會企業孵化園

參考各地建設高科技園區的經驗,建設社會企業孵化園,為初創期的社會企業提供免費或低價的辦公場地、適當的經費補貼等優惠政策,並有計畫地引進為社會企業提供諮詢、培訓、科研等服務的機構,社會企業的聚集也利於彼此溝通信息、交流成長經驗。對於批准入駐孵化園的社會企業,由園區管理機構與其簽訂孵化協定書,辦理相關入駐手續,並將相關資料報備,通過園區管理建立起溝通政府和人才、資本與技術、科技和產品、研發和市場的橋樑

6、 對社會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政府以投資方式促企業發展的角色正在逐漸轉變——通過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由直接投資者轉變為間接投資者,這種做法同樣可以在社會企業領域借鑑。由政府牽頭設立社會企業投資引導基金,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槓桿放大作用,引導更多的民間資本投資於社會企業初創期,從而培養出一批極具創新能力、市場前景好的初創期社會企業快速成長,為商業化投資機構進一步投資規避一定風險,引導其後續投資,並為企業提供上市輔導等,用“接力棒”方式將社會企業做強做大,為中國乃至全球社會企業的發展樹立嶄新榜樣。

(二)企業

1、 樹立正確的利潤觀

勇於言利,處理好社會效益目標和經濟效益目標的關係,要清楚知道經濟效益的實現是社會效益得以可持續實現的前提,在不妨礙社會目標的前提下爭取利潤最大化,同時對利潤分紅做出限制;以開放的心態擁抱外來投資,要敢於描繪和闡述經濟效益以吸引更多的合作資源;利用多種場合,宣揚正確的利潤觀,拒絕對社會企業進行道德綁架。

2、 學習現代商業管理

現有社會企業多數是從社會組織轉化而來,對商業企業的運營和發展不是十分了解。這種情況下,更要多學習商業企業的運營經驗,開闊眼界;積極搭建適合自身的商業模式,以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贏得市場的尊敬,實現社會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建設與自身商業模式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培養職業化、專業化、行業化的工作隊伍。

3、 整合社會資源

社會的公益之風方興未艾,社會企業建立信息整合通路,敏感捕捉各種有用信息,同時積極行動,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為組織的發展服務,不能“坐、等、靠”。比如積極申請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藉助免費名額等方式參加北京大學社會公益管理碩士項目、中歐商學院mba培訓等;與大學、知名企業、愛心人士等合作,藉助其專業力量,提升社會企業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