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調研報告

環境與發展,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課題,21世紀是生態世紀,樹立新的生態意識,尋求新的發展戰略,走生態化之路已是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世紀之交,世界因氣候變異、環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環境問題,無不使全球視點聚焦於生態上。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實施的兩大戰略之一,而可持續發展是一種以自然資源為基礎,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協調,文秘114網達到自然──經濟──社會系統的健康發展與繁榮。根據市委、市政府確立建設“生態--”,--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建設“生態--”的奮鬥目標。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基礎資源,處在維護地球生命、改善人類生存空間的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地位,在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撐作用,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起著決定性作用,森林作為人類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資源,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重要戰略意義。主要以經營森林的林業,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更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事業,肩負最佳化環境和促進發展的雙重使命。為此,加快林業發展,建設生態家園,已成為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一、綠化現狀

我縣林業工作始終堅持“綠山富民奔小康”和“把--建成--江上游綠色生態屏障”的指導思想,依託長江防護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項目等林業重點工程,加大造林綠化和資源保護工作力度,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加快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林業產業發展步伐,全縣林業工作步入持續、高效、良性發展軌道。特別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出台,為新時期我縣林業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面,開闢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1、造林綠化成效顯著,森林覆蓋率、林木蓄積量持續增長。

繼--年全縣基本綠化達標後,十年完成造林更新--萬畝,封山育林--萬畝。--年全縣實現初步綠化,森林覆蓋率達到--,自--年我縣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兩大工程以來,全縣共實施各類重點工程人工造林--萬畝(其中天保公益林人工造林--萬畝,退耕還林--萬畝,退一還二荒山造林--萬畝),封山育林-萬畝(其中天保公益林--萬畝,德援項目--萬畝),飛播及人工點撒播造林--萬畝,種苗工程--畝,實施天保工程森林管護面積--萬畝。通過各項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和森林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全縣森林覆蓋率每年以--的速度遞增,達到---,森林蓄積每年以-----萬立方米的增量持續增長,全縣活立木蓄積達到--萬立方米。森林植被總量得到快速恢復增長,森林質量得到明顯提高,林業用地面積已達--公頃,占全縣幅員面積的--%。

2、完備的生態體系初步建立,生態環境明顯改觀

通過長江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飛播造林工程等各項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的實施,使全縣林業生態體系基本形成,林業生態效益逐步發揮。各類森林經營類型面積比例和林種、樹種結構科學合理,為我縣林業三大效益的有效發揮奠定了基礎。全縣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減少--萬噸,森林年蓄水量保水量達--萬立方米,全縣生態環境、人居條件、工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

3、林業產業體系初具規模,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在穩步推進林業生態體系建設的同時,加快林業產業體系建設,堅持生態建設和產業建設齊頭並進,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要求,以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為依託,以--大支柱產業為主導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戰略,先後發展---多萬株,發展--萬畝,茶葉--萬畝,油橄欖--畝。全縣先後建立了一批以--、--為主的工業原料林基地;以--、--為主的乾果基地;以--、--、--、--、--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以--、--為主的養殖基地;以香菌、木耳、蘑蕷為主的森林蔬菜基地;以--、--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以--、--為主的生態旅遊基地。全縣2004年林業總產值達--億元,占全縣國民生產總值的--,為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4、依法治林得到加強,森林動植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自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來,全縣--萬畝天然林資源得到全面有效保護。林政資源管理工作步入了正規化、制度化、標準化的管理軌道,森林公安重拳出擊,嚴厲打擊了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全縣林區已連續--年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和惡性林政案件,大量的動植物得以生存和繁衍,林區治安秩序良好。

·市場調研報告 ·安全生產調研報告 ·社會調研報告 ·會計調研報告 ·產品調研報告

5、種苗建設保障有力,科技興林富有成效

各項重點工程的實施,有力推動了我縣林木種苗工程建設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進程。全縣育苗基地面積達---余畝,每年可生產各類合格苗木---萬株,確保了全縣各類工程造林用苗之需。

在科技興林方面,為確保各項工程順利實施,我縣堅持以科技為先導,

縣關於建設生態區的調研報告(林業)

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廣和科技成果轉化。先後成功進行了--營養袋育苗、--人工採種育苗及日本落葉松、三倍體毛白楊、油橄欖、元寶楓、滇柏引種栽培。廣泛推廣混交林營造、abt生根粉、扦插育苗、兩段育苗、高效複合劑等林業生產技術。堅持適地適樹,採用科學合理的造林模式,不斷提高造林成效,促進了林業三大效益的發揮

6、工程管理形成了科學規範、合法有序的模式體系

在各項林業工程建設管理方面,實行了項目法人制、項目監理制、招投標制、工程報帳制、審計監管制、質量事故追究制、大宗物資政府採購制和林政執法監察制,推進林業工作規範化、標準化進程,確保了各項工程高標準、高質量順利實施,確保了全縣林業事業持續、健康、高效、穩步發展。

我縣自--年以來所實施的各項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均順利地通過了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及省、市相關部門的檢查驗收。通過檢查,各級檢查組一致認為我縣在實施各項國家林業工程項目方面,各級領導重視、實施情況良好,資金管理有序,政策兌現落實,工程成效顯著,人民民眾滿意。

二、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1、森林分布不均,林分質量不高

全縣森林資源特別是天然林資源在--山區分布較多,人工林在--和--低山分布較多,從總體情況看,北部--、南部--區森林較多,走廊地帶森林較少,北部--區的森林集中分布在--界嶺和--邊界線附近以及分布於江河分水嶺上。林分生態效能低,生態公益林功能布局不甚合理,分布不均,江河源頭、水庫集水區、城市飲用水源頭、城鎮居民生活環境、交通幹線兩側等許多急需建公益林的地方,生態公益林建設尚不到位。

全縣森林面積--公頃,占林業用地總面積的--%,而森林蓄積--萬m3,平均每公頃---m3。森林覆蓋率雖高,但森林生態功能還不理想,林相較好且生態功能較穩定的森林還不多。

2、林業產業化建設滯後,

全縣林業產業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結構不合理,特色林業經營沒有做到集約化,加工只是初加工,林業經濟效益還較低、生產力水平低。特別是山區農村,農村經濟還較落後,農民靠山吃山,山不致富,希望在林,林無產業的現象還存在,林業產業化建設滯後。

3、林業生態建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突出。

政府行為和農民合法利益的矛盾如何協調,生態建設的資金來源如何解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何體現,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如何分配,一直制約著全縣林業事業的發展。

4、林業事業經費缺口大,工作經費嚴重不足

我縣林業局機關共有在職人員--人,因地方財政困難,每年財政事業費撥款僅--人,每年事業經費僅--萬元左右,致使林業事業經費缺口大、工作經費嚴重不足。

5、基層林業站管理體制不順,無收入來源

全縣-箇中心林業站、--個鄉鎮林業站均為自收自支的全民事業單位,共有職工--人,縣財政沒有任何經費預算。特別是天然林禁伐後,各鄉鎮林業站沒有收入來源。天保工程實施後僅以天保資金勉強發放基本工資,各種津貼、補貼無力發放,職工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等各種保險金無力支付,正常工作、生產經費難以保障。

6、林業森工企事業單位債務包袱沉重、各項工作難以正常開展

由於受國家林業政策的調整,特別是--年天然林禁伐以來,到目前為止,全縣國營森工企事業單位各類債務高達--萬元,其中縣--林場--萬元,--有限公司--萬元,國營--苗圃--萬元。

職工工資和退休生活費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縣--林場、林產有限公司、國營--苗圃自天然林禁伐後,職工工資均按職工檔案工資的50%發放。--年至--年-月,各森工企事業單位累計拖欠職工工資--余萬元,職工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均無經濟能力參加。職工供養直系親屬生活費、職工醫藥費和死亡職工喪葬費等費用長期無力支付。

下崗人員安置壓力大。全縣森工企事業單位共有下崗人員--人,由於受資金、技術、林區自然地理條件等因素的限制,非林轉產項目選擇難、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很難實現轉產分流,下崗失業人員得不到妥善安置,就業矛盾突出,直接影響職工隊伍穩定。

國有重點林區基礎設施因資金匱乏,得不到必要的完善維護。主要是林區公路無力養護,林火隔離帶無能力新建,林區輸電線路、通訊線路因失修和欠費被迫中斷使用,部分護林站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等方面直接影響林區職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影響林區的安全穩定。

三、未來五年綠化整體規劃和工作思路

1、指導思想

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為基本前提,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為持續發展道路,堅持以生態優先,培育和增加森林資源為發展方向,減少水土流失,加強對江河源頭、庫湖周圍、水系幹流兩側及主要山脈脊部以及地帶性頂級群落等對區域、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及生態重點區、生態脆弱區進行重點建設,以科技為依託,以實現青山綠水,富民強縣為目標,加快林業產業開發和生態旅遊建設步伐,把我縣建成--江上游生態屏障,為全縣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創造條件,再造山川秀美的新--。

2、奮鬥目標

在管好現有森林資源的基礎上,加大造林綠化步伐,繼續穩步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林業產業,最佳化林業產業結構,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增加林產品有效供給,增加林業職工及林農的收入,力爭到--年增加有林地面積--頌,消滅荒山--公頃,使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以上,消滅荒山荒坡,實現全面綠化,全縣生態環境明顯最佳化,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林業產業結構趨於合理,林業產業實力顯著增強,林業總產值占全縣國民生產總產值比重達-以上,建成比較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基本實現山川秀美。

(1)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生態公益林--公頃;

(2)實施退耕還林--公頃,其中退耕地造林--公頃;

(3)實施點撒播造林--公頃;

(4)建立以核桃為主的乾果經濟林基地--公頃;

(5)大力發展以森林食品和藥材培植為主的新興林產業;

(6)加快以-----風景名勝區為龍頭的生態旅遊產業建設步伐。

四、政策措施及建議

1、強化政府行為,廣泛宣傳,形成共識,落實責任。

建設“生態--”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技術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強化政府行為,納入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一是要利用各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使全社會認識到建設“生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擴大其在全社會的影響,以調動全社會對林業建設的關心和支持,提高廣大幹部和民眾參與林業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二是生態發展戰略必須調動全社會參與。林業活動不僅為提供生產木材和林產品,而且要達到保護環境、促進社會發展,為全社會謀福利的目的。只有全社會、全民、全方位投入到建設“生態--”中來,此項工作才會取得成功。三是要把生態建設放到鞏固千秋大業的高度來對待,以治土安邦的雄略抓生態,以造福子孫的胸懷抓生態,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抓生態,把抓生態建設作為各級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務。成立生態建設協調機構,負責生態建設的規劃、策劃、協調等管理工作,部門負責制進行分工、協作,切實把生態建設納入“十一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加以實施。

2、建立和完善森林經營機制和補償制度

生態建設的經營目的是保護生態環境,生態建設很難直接獲取經濟利益,但對下遊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有著巨大作用。但這些森林權屬大多屬於農民,由農民分散經營,為保證生態公益林事業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對林權所有者進行補償或按照自願互利原則,採取轉包或轉讓的方式,逐步把產權轉讓給國家或集體,由國家或集體經營。屬國家產權的國家投入;屬社會產權的由社會管理,補償;屬集體的可拍賣、租賃給國家,由國家管理和投入,或由國家投入和補償,集體管理。

建設生態,應多方籌措建設資金,除國家投入外,還應按“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態補償制度。對依託森林獲取收益的單位,如水電站、自來水公司、風景區、煤礦等,逐步徵收綠化費,資源補償費。對下游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需要上游保護好生態環境,通過九八年的特大洪災的慘痛教訓,使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沒有上游的良好生態環境,下游地區也就無安全感,經濟上也會遭受重大損失,因此應徵收生態補償費(稅)用於生態建設和管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