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時期縣級黨校工作的思考

黨的十七大指出,要繼續大規模培訓幹部,充分發揮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黨校作為輪訓和培訓黨員領導幹部,培養黨的理論隊伍,學習、研究、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陣地,領導幹部加強黨性鍛鍊的熔爐,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方面擔負著重大責任。實踐證明,黨校工作只有緊緊圍繞黨的建設的全局和幹部隊伍建設的需要,緊密聯繫我國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著眼於提高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才能充分發揮黨校“三個陣地、一個熔爐”的作用。

一、縣級黨校的職能、中心工作以及面臨的主要矛盾

對黨校的性質和職能,1995年中央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中早有明確的闡述:“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是黨委的一個重要部門”。“各級黨委要把黨校辦成輪訓和培訓黨員領導幹部,培養黨的理論隊伍,學習、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陣地,成為幹部增強黨性鍛鍊的熔爐”。中央於XX年頒布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中進一步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黨校、行政學院和幹部學院在幹部教育培訓中的主渠道作用”。

中央頒布的兩個條例中用了四個詞:重要部門、重要陣地、熔爐和主渠道,深刻地表述了黨校的性質和職能,規定了黨校的中心工作。縣級黨校,是在中共縣委直接領導下的一個重要部門。其主要職能是:在縣委的領導下,按照中央兩個條例和縣委的要求,緊密聯繫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發揮主渠道作用,開展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縣級黨校的中心工作,就是辦好各類主體班,大規模輪訓和培訓幹部。

對於中央對新時期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提出的要求,做為主要培訓機構之一的黨校,尤其是縣級黨校,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因為縣級黨校不同於中央黨校和省級黨校,在辦學規模、辦學條件、專職教師隊伍的教學科研水平、管理水平諸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距。但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質量要求是共同的。

縣級黨校工作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什麼呢?這個主要矛盾反映了一種供求關係的變化,具體可以表述為:縣域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對黨政幹部素質的客觀需求、縣委對幹部隊伍建設的要求與縣黨校能夠提供的幹部教育培訓資源的有效供給不相適應的矛盾。這種供給,既表現為數量,更表現為質量。不相適應是絕對的,相適應是相對的。我們的工作,就是通過不懈的努力,不斷適應新形式下黨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要求。

二、新形勢下縣級黨校工作與事業發展重在實現轉型與創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黨校工作怎么做、關涉全局的著力點和工作重心在哪裡,黨校事業如何發展,筆者的基本觀點是:適應變化、與時俱進,努力實現黨校工作轉型,全力推進幹部培訓創新,在推進轉型中實施改革創新,在改革創新中實現工作轉型。轉型與創新,是新形勢下縣級黨校工作與事業發展的兩大基本主題。抓住了這兩大基本主題,就抓住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關涉全局的工作重心和關鍵;實現這兩大基本主題,就能使黨校工作與事業發展步入新階段、完成新跨躍。

(一)實現黨校工作轉型,是縣級黨校一項帶有全局性、整體性的緊迫課題,步入新世紀以來,縣級黨校工作與事業發展所面對的客觀情勢已發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這是無可否認的基本事實,也是我們理解、感悟、把握黨校工作,思謀黨校事業發展的客觀依據。實現黨校工作轉型,是我們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校工作形勢和任務的基本判斷,具有深刻而豐富的內涵,我個人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重心轉移。即黨校工作的重心,要由適應幹部“四化”要求、完成黨政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學歷教育補課”的歷史性任務、大力發展黨校函授學歷教育,轉移到全力實施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升幹部素質的戰略任務和戰略要求上來。實現這一轉移,對於縣級黨校來講,挑戰是深刻的、全方位的,涉及到財力支撐、機構設定、運作模式、制度機制、基礎設施、隊伍建設、科研調研、黨校信息化、培訓能力建設、培訓改革和創新等方方面面,其艱難程度不亞於一次新的創業、一次新的自我超越。

2、培訓模式轉換。首先,在培訓目標模式上,要實現由單純的素質培訓向素質和能力培訓相結合的模式轉換,要堅持黨校姓黨的原則,按照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鬥、執政為民的要求,以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中心內容,以增強執政意識、提高執政能力為重點,綜合運用多種培訓手段和方式,促進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素質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在培訓方式上,要全面貫徹《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提出的“以人為本、按需施教,”“全員培訓、保證質量”,“全面發展、注重能力”,“聯繫實際、學以致用”,“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基本原則,實現由傳統培訓向現代培訓的轉變。

3、工作布局調整。縣級黨校要適應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升幹部素質的戰略要求,堅持深化和完善幹部教育培訓中心格局的目標定位,按照“突出主體、多元支撐、持續發展”的總體發展思路,及時調整工作布局。一是幹部教育培訓的載體形式,要由以函授學歷教育為主,轉向以短期強化集中培訓為主;二是要以事業單位改革為契機,對內部機構和人員配置進行新的調整和整合,要強化主體培訓、科研和黨校信息化等職能部門,並形成新的制度和機制;三是要堅持教學是中心、科研是基礎、制度是支撐、服務是保障、人才是根本的工作布局,將教學、科研(包括調研教研)、制度、服務、人才等六大基本因素有機融合起來,形成新的運行制度和機制,以適應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