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社會保障情況調研報告

2、大力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首先農村合作醫療的定位仍然有待進一步商榷。農村合作醫療若要真正緩解或者根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就要“保大病”,這也是廣大農民真正需要的。但是“保小病”確實有困難,更何況是“保大病”;若提高繳費標準,則會影響農民的參保積極性。但倘若換一種角度考慮,在不提高繳費標準的情況下也可能“保大病”:大病的發生機率畢竟較低,若參保率較高,則可以用全體的繳費資助大病患者,以體現保險的“互助”精神。但這一思路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試點和實驗。其次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開展應與衛生體制改革緊密結合。農村合作醫療離不開縣、鄉、村的衛生機構,同樣離不開醫療管理體制、收費政策、藥品監督檢查等相關制度。只有各項制度的關係理順了,衛生機構的運轉良性正常了,才能切實滿足廣大農民民眾的醫療需要。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將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三農”問題核心在於增加農民收入,重點是減少農民開支、減輕農民負擔,關鍵在於降低農民的風險。降低農民風險最根本、最有效的辦法是給予農民國民待遇,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使農民與城市居民一樣享有社會保障,改變長期以來社會保障對象範圍的局限性,改變這種有悖於社會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從而更好的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相關內容
2017大學生村官對新農村建設促進作用調研報告
2016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範本
2016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2024年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範本
2016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工作入村調研報告
2024年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2024年村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
2016關於周村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
關於石灰塘村委會新農村建設的現狀情況調研報告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
學校參觀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市物價局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
鄉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對某村新農村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