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

(五)推動政策落地,強化責任監督。以推進擴權強鎮為抓手,出台《關於推進擴權強鎮工作的意見》,使省委《十條意見》得以落地,強化示範鎮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增強其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一是賦予規劃建設管理權。示範鎮規劃建設管理站(所)根據縣級規劃主管部門委託,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負責確定鎮轄區建設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條件;核發鎮轄區建設工程的規劃許可證;核發村莊規劃區內建設工程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負責本轄區違法建設的查處和集體土地範圍內的房屋登記發證工作。二是下放行政審批和執法權。簡化項目審批服務環節,需報國家、省和市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准或備案的項目,由示範鎮人民政府辦理預審,報縣級投資主管部門“見文行文”,予以轉報;其他項目由示範鎮辦理備案預審,報縣級投資主管部門“見章蓋章”,予以備案。按照“統一簽訂委託協定、統一規範操作流程、統一組織業務培訓、統一授牌授印”的要求,在城管、環保、勞動、安全生產、食品安全、工商、住建、國土局、水務等領域,依法委託示範鎮行使部分縣級行政審批和處罰權,並成立綜合性執法機構具體處理相關事宜。所有下放、委託給示範鎮的行政許可和審批事項,一律進入便民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三是擴大人事管理許可權。示範鎮黨政主要負責人按副縣級高配,轄區內各部門,除上級有明確規定外,實行屬地管理。垂直部門派駐到示範鎮的機構及主要負責人的考核納入鎮考核體系,接受鎮黨委的統一領導。示範鎮可在核定的機構、編制、領導職數範圍內根據需要自主設立機構,不要求上下對口,鎮黨委對鎮管中層幹部在編制數內具有考察、任免權。四是增強財政保障能力。按照發展優先、區別對待原則,根據示範鎮職能範圍擴大、城鎮建設任務加重的實際,提高示範鎮財政分成比例。在鎮域內發生的各種稅費收入,劃歸區(縣)的,全部或部分返還給示範鎮。鎮域內土地出讓淨收益實行全額返還,用於示範鎮基礎設施建設。市和區(縣)直部門整合各類專項資金,加大對示範鎮建設的支持力度。示範鎮符合條件的產業、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項目,優先列入區(縣)政府的重點建設項目。五是加大部門支持力度。將省委《十條意見》中所涉及的部門作為責任部門,督促責任部門拿出具體貫徹方案,界定支持範圍,列出任務清單,明確承諾事項,落實分管負責人和承辦聯絡人,經市和區(縣)政府審定同意後,由部門行文下發,統一彙編成冊,方便各示範小城鎮對接,推動建立“1+n”政策支持體系。六是嚴格目標管理考核。將考核對象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考核各區(縣)政府。重點考核相關政策、項目、資金的協調統籌和擴權強鎮各項要求的落實情況,增強區(縣)黨委政府責任感。第二層,考核示範小城鎮黨委政府。堅持共性指標與個性指標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差別化考核。共性指標,基於建設、管理在內容和要求上的一致性而設定,比如地面路網體系與地下管線通道同步建設,或治理髒、亂、差,這些要求是一致的,是每個小城鎮必須完成的事項;個性指標,基於基礎不同,或發展重點不同,其建設內容和時序上有差異而設定,應以增量業績進行評價,推動建立“公平公正、比學趕超、增比進位”的競爭發展機制。第三層,考核市和區(縣)責任部門、幫扶部門。重點考核責任部門執行支持方案和幫扶部門落實幫扶任務的情況,使部門項目和資金向小城鎮傾斜,促進小城鎮增強產業支撐、完善基礎設施、實現功能配套。

此外,建議市政府組建專門班子,全面啟動大龍開發區申報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相關工作。

2017市示範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
關於加快小城鎮建設的調研報告範文
產業化與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
縣小城鎮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論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
小城鎮建設拉動經濟成長的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