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制度調研報告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黨風廉政制度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的思路逐漸成熟,法規建設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取得明顯進步,但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比較突出的問題是:適應新形勢下反腐倡廉要求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健全,有的法規制度缺乏相應的配套和細化措施,有的法規制度內容落後於實踐,許多好的法規制度落實不到位,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制度建設仍然是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必須著力解決好的重大課題。根據我們調研,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規範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夠健全。

一是廉政規定比較零散,沒有形成合力。有的廉潔從政規定是黨內法規,如《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的規定》等;有的是黨和政府的檔案,如《嚴禁黨政機關到風景名勝區開會的通知》、《關於嚴禁用公費變相出國旅遊的通知》等;而有的是領導講話中關於廉政自律的一些具體要求。這些廉政規定是零散的,有的甚至是重複的,這就使國家工作人員難以清楚的認識到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以及違反規定將要承擔的後果。不利於從心理上強化廉政主體的法律意識,約束自身可能產生的不廉潔行為;也不利於民眾監督和紀檢監察機關實施檢查、查處違紀違法問題。因此,亟需對廉政規定進行整合,通過國家立法程式,使之成為廉政法律。

二是有的廉政規定重複強調較多,弱化了權威性和約束力。如制止公款吃喝的問題,據有的同志統計,1986年整黨結束之後,僅中央下發的關於禁止公款吃喝的檔案規定就達36個之多。而且每年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節假日,還要專門下發反對奢侈浪費、制止公款吃喝等方面的規定性檔案,重複強調太多,容易造成人們心理上的麻木和行動上的我行我素。

三是有的廉政規定缺乏時效性和可操作性。有些制度和規定,標準模糊,如公務接待沒有規範性的標準,公款大吃大喝沒有定性依據和標準。在實際工作中,不好操作,不易把握,給執紀工作帶來了困難,致使一些制度和規定難以落實。

(二)有的法規制度缺乏相應的配套措施和程式性規定。

1、《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是一項具有全局性、關鍵性和根本性的黨風廉政建設基礎性法規制度,貫徹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但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不能結合當地實際制定貫徹落實的實施辦法和細則,不同程度的存在照抄、照搬的問題。一些條文僅滿足於將黨風廉政建設的任務和責任分解下去,考核的形式和方法特別是關於責任追究的程式辦法沒有相應的剛性規定,彈性很大。二是責任追究流於形式。存在不願追究、不敢追究和追究幹部級別偏低的問題,責任追究名存實亡。三是責任制考核的效果不明顯。每年年初布置,年底考核,成了一種程式和慣例。考核中往往是肯定和表揚多,指出問題和提出批評意見少,致使有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為此,需要儘快制定出台比較規範的、可操作性強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細則和相應的程式性規定,以確保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