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向初探

三、加快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意見和建議

林業結構調整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周期長、問題多、難度大。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促使林業結構調整快速向前推進。

(一)提高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認識。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既是林業產業發展的內在客觀需要,也是我國經濟形勢發展的要求。只有加快結構調整和最佳化,我縣林業產業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發揮資源優勢,創出最佳經濟效益。近幾年,有不少縣市區面向市場積極調整結構,拓寬了市場,帶動了產業發展。任城區李營鎮選準林木種苗作為富民強鎮的主導產業,以調整為主線,把規模調大、結構調優、品種調新、檔次調高,建成了全國第六大優質高檔苗木生產基地,闖出了一個年銷售收入近億元的苗木銷售市常李營鎮的經驗告訴我們“育苗植樹也能致富”,只要選準市場方向,運用產業化手段,堅持不懈地抓下去,林業產業完全能夠做大做強,發展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二)面向市場,按照市場需求調結構求發展。首先,要牢固樹立市場觀念。要把市場需求作為抓好林業產業的基礎和前提,來確定林果產品的品種、產量、規模及結構和布局,通過市場引導,來上項目、辦企業、搞新產品開發、調整產品結構及企業組織結構,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其次,要認真研究市常摸清消費趨勢、市場容量、市場競爭狀況和市場占有份額等,從而確定產品的市場定位,有針對性的制定競爭策略和措施,避

免出現無序生產和盲目投資等問題。第三,要大力開拓市常實行名牌戰略,不斷提高林果產品科技含量,增強產品競爭力,要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流通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林果產品促銷、展評活動,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常

(三)培育龍頭,帶動結構調整和林業產業發展。要堅持“基地配套與全方位服務相結合、現有企業改造與新項目建設相結合、最佳化運行機制與加強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抓好龍頭組織的扶持和培育。一是加強龍頭企業建設,讓龍頭企業多起來。選擇一些有市嘗技術有保證的新項目,及時立項,以項目為載體帶動產業結構調整。二是大力扶持、加強管理,讓龍頭企業強起來。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林業貼息貸款要向龍頭企業傾斜,提高龍頭企業適應市嘗把握市場的能力,增強其輻射和帶動作用。三是辦好林果產業協會,提高林農的組織化程度。積極探索建立林業開發新機制,積極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推行“苗圃+農戶”、“苗圃+公司+農戶”、“苗圃+協會+農戶”等多種形式,建立以“風險共擔,利益均攤”為核心的利益調節機制。使林業產業的產加銷逐步達到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形成越來越多的貿工林一體化的經濟組織。

(四)依靠科教,推進林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要充分發揮林業技術推廣體系、科技示範體系、技術培訓體系在林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大實用技術普及和新技術推廣力度,重點推廣優良品種、平衡施肥、花果精細管理及保護地栽培等關鍵技術。加強基層技術推廣機構,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經驗,提高技術人員技術水平,不斷增強科技示範能力。利用多種形式培訓林農、果農,實施“綠證工程”,提高林農、果農的整體素質。按照“保老牌、創新牌、引名優、上精品”的總體思路,加強果樹優良品種的選育、引進等工作,充分發揮品牌優勢。把林果良種選育、引進和推廣作為重點,同時要加大育種力度,向良種產業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