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鄉、鎮執勤點勤務制度改革幾點思考

3、在勤務目的上,實現由過去的單純的路面執法、路面監控向有意識、有針對性地以“降事故、保全全”為目的的勤務制度的轉變。鄉鎮民警奮戰在交通管理的第一線,要牢固樹立“少死傷就是最好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事故可防性”的觀念,並把這種理念貫穿於日常的勤務過程中。在以往的勤務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警車上路了,執勤民警卻不知要從何著手,見到什麼違法行為就查處什麼違法行為。工作是做了不少,糾違率也上去了,但在實現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總體目標上卻收效甚微。因此,勤務制度的制定應建立在對轄區的交通事故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事故發生的“重點路段、重點時段、重點違章、重點車型”,有目的地調整勤務時間、方式。例如通過對往年的事故分析,得出星期六、星期天的10時至12時事故多發,即要調整警力,加強該時段對事故多發的危險路段的巡邏監控,查處導致事故多發的重點車型和重點違法行為,從而改變勤務制度的盲目性,實現預防事故、減少傷亡的最終目的。

4、制定惡劣氣候和特殊情況下交通安全管理應急預案,有效組織特殊情況下的勤務制度。鄉鎮交通管理往往面臨的是地理氣候條件惡劣、道路等級條件低、車輛技術狀況差的客觀情況。做為鄉鎮交警執勤點應未雨綢繆,通過制定預案,在遇有惡劣氣候、自然災害、嚴重交通堵塞、重、特大交通事故時,通過採取現場先期處置、限制通行、疏散人員等措施,啟動應急勤務方式,才能有效地保障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5、以民警績效考評為基礎,建立科學的勤務考核制度。通過對民警的執行勤務規範、勤務紀律、管事率等進行量化評分,做為各項考核的基礎。同時,應在“從優待警”上應加大對鄉鎮一線民警的傾斜,改變基層民警中存在的“反正我都已經在鄉鎮,乾不好也沒什麼”的不良傾向,建立激勵制度,從面激發民警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