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經濟學讀書筆記

 

——讀《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david weaver 著;楊桂華王躍華肖朝霞成海 譯

南開大學出版社

直至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還未出現“生態旅遊”一詞。然而在21世紀開始的時候生態旅遊這種休閒活動已作為全旅遊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出現了並成為旅遊學術研究的焦點。儘管有許多旅遊者熱衷於利用生態旅遊這一概念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生態旅遊的意義——誰參與這一活動?他在哪裡發生?它具備什麼影響?如何對其進行管理?

人類從自己的切身體驗和反思中逐漸認識到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重要關係並開始探索人類社會發展的途徑。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就是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旅遊活動既然是人類重要的消費行為旅遊業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業那么可持續發展理論就理所應當地稱為世界旅遊業發展的重要目標。——陳佳貴

我們的觀點:

時至今日旅遊產業世界範圍內可謂遍地開花。由於旅遊活動本身所具有的特點使其與自然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我們也已經看到旅遊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也勢必會反過來影響旅遊本身。那么旅遊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又如何實現等等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了。生態旅遊作為一種概念或實踐也許為此類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可選擇的範圍。

生態旅遊是一種可持續形式的並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旅遊方式。他的中心主要是體驗及了解自然生態旅遊應該進行合乎生態倫理道德的管理以促進其低影響、非消耗的特點而且他要定位於社區。它主要發生在自然區域並將促進這類區域的保護與保存。(范內爾1999)

生態旅遊的概念應包含四個核心標準:第一生態旅遊是一種旅遊形式其產品的使用者要被歸類於生態旅遊者的話首先要符合判斷“旅遊者”的標準;第二生態旅遊的吸引物主要是自然環境或自然環境中一些相關的組成元素吸引物還同時包括與自然環境與密切聯繫的文化特徵;第三根據旅遊動機與產品使用者和吸引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生態旅遊活動所提供的體驗主要是學習、教育及欣賞體驗;最後生態旅遊應該體現出環境、社會——文化的可持續性其活動方式要選擇能夠促進旅遊目的地發展的方法。

世界基金會(wwf)是研究生態旅遊比較早的國際機構其研究人員伊莉莎白·布1990年對生態旅遊所作的定義是:生態旅遊必須以“自然為基礎”就是說它必須涉及“為學習、研究、欣賞、享受風景和呢里的野生動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受到干擾比較少的或沒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區域所進行的旅遊活動”。兩年以後他對其定義進行了修訂提出“以欣賞和研究自然經野生生物以及相關文化特徵為目標為保護區籌集資金為當地居民創造就業機會為社會公眾提供環境教育有助於自然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自然旅遊”。

我們的觀點:

生態旅遊這一概念出現以來人們就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定義又從旅遊者的角度出發強調旅遊活動的性質和目的有的突出這項旅遊活動應當對目的地所產生的積極作用。不論各個定義在角度選擇、文字表述上的不同至少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進行生態旅遊應當保持促進生態的協調發展至少不破環生態平衡與此同時還應獲得經濟收益尤其是使當地居民在開展這樣的旅遊活動中在經濟上獲得益處。

因此生態旅遊毫無疑問是與綠色意識有聯繫的:就像不可持續的大眾旅遊與西方人本環境論有聯繫一樣。我們已經介紹了生態旅遊、旅遊階段的理論及公眾意識和公眾意識轉變等概念

第一個階段以西方人本環境論的至上地位及與之相聯繫的倡導階段的理念為特色作為這一階段變化結構象徵的是持久的(不是可持續的)大眾旅遊而這一時期的生態旅遊(還未出現生態旅遊這一專業名詞)僅僅是作為一個不成系統的及邊緣化的產品。在第二階段綠色意識的出現引發了警戒階段的理念它通過拒絕非可持續性的大眾旅遊的核心概念來拒絕西方人本環境論。第三階段仍然受到綠色意識的影響。在適應階段生態旅遊開始成形同時這一階段的觀點認為生態旅遊是理想的替代性旅遊形式的一種。但是這一時期的生態旅遊仍然是——種邊緣性的活動。在第四階段及當前的階段理性旅遊階段及其可持續性旅遊的理想明顯地反映了來自西方人本環境論和綠色意識的綜合性觀點。因此生態旅遊的規模既可以是叫:盧模的也可以是大規模的而大規模的旅遊方式是旅遊的主流形式。這一時期無論公共部門還是私人機構都可能擁有生態旅遊產品:生態旅遊最好是在一個中庸的資本主義體系中發生因為它既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又維持了環境與社會——文化的可持續性。此外為了達到這些目標生態旅遊要求一個利用科學方法的管理戰略。

在公眾意識轉變背景下生態旅遊的發展

1

巨觀進程

意識層面上的影響

西方人本環境論

綠色意識

優選色新的綜合了科學因素的綠色意識

2

變化過程

旅遊階段

倡導飢餓段

警戒階段

適應階段

理性旅遊階段

3

產生的變化結構

旅遊模式

持續性大眾旅遊

非持續性大眾旅遊

替代性旅遊

可持續性旅遊

4

產生的微觀結構

生態陸游

非正式、邊緣的

非正式、邊緣的

正式、邊緣的

正式、主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