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讀書心得

四、剖析題眼

在國中語文教學中,題眼是一篇文章的總抓手與切入點,教師開展導入時要緊緊抓住這個關鍵環節,通過對題眼的剖析,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開展思維與探究活動,從而抓住教學重點與難點,實現有效突破。例如在教學《沙漠裡的奇怪現象》一文時,有教師是這樣設計導入語的: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大海、森林、沙漠,這些天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給我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神奇景觀,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沙漠。誰能用一個詞概括沙漠?(生答:神奇、奇怪、奇異等)好,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沙漠神奇在哪裡,請同學們首先認真瀏覽全文,找出文中沙漠的神奇之處。教師通過富有激情的導入,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將文章的題眼緊緊抓住,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為教學重難點的有效突破奠定了基礎。

五、溫故新知

溫故而知新,對於國中語文教學而言,許多內容具有前後之間的緊密聯繫,在題材類型、表現思想、寫作手法等方面是相通的,教師可以從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入手,以複習舊知入手導入新課。在導入線索上,主要可以通過三個途徑開展。一是以作者為線索,例如在教學《成功的花》時,教師可以作者為線索開展導入。二是以表現思想為線索,例如在教學《父母的心》一文時,教師就可以從課文所要表現的“至愛親情”主題為切入點,從已經學過的相似主題文章入手進行導入。三是以作品題材為線索,如在教學詩歌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學生以前學過的詩歌入手,進入新課學習,做到溫故知新。

綜上所述,新課的導入是一門藝術,對新課的教學成效具有較大作用,成功的新課導入可以引導學生順利進入教學活動。教師在導入設計中,不僅要注重形式與方法的靈活,還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身心特點,注重創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習思路,實現提高教學成效的目標。

國中語文讀書心得(2):

作業設計是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同一課堂內的學生的家庭情況、成長環境、個性特徵、智慧型特點等有很大差別,因而也存在著學生多元化的問題,因此在這個課堂里,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教學(包括作業布置)就顯得尤為重要。《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全新的語文教育理念,其中一個教學建議就是“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這勢必也要求我們對語文作業進行改革。

傳統的教學中,語文課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智慧型為目的的,而且往往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統一的內容,期望達到同一的目標,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此作業形式主要是以書面作業為主,通常就是抄抄背背。學生對這種單調、機械的作業形式大多感到乏味,學習熱情難以被激發出來。其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生也是個性各異的。教師要善於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捕捉時機,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靈活多樣的多元化作業,通過多元化的作業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一、作業的層次化

學生的能力不同,個性特徵也有差異,這就意味著分層作業的必要性。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先天就有差異,每個學生都有不同方面的學習優勢,也有不盡相同的興趣指向。教師應該承認並尊重學生的差異,對不同能力學生的要求應有所側重。因此,課堂教學應注意採用分層教學。但是,教師雖然在備課時花費大量時間、投入大量精力去準備,可實際授課時往往不能總是兼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而作業的布置卻比較容易做到分層次。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考慮到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層次布置作業,讓學生針對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作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