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讀書心得5篇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作用.教師應針對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強研究和探索,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

魚胡路國小  伍加彥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慨。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盡不顯過期,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叫。作為一名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天天總是備課、製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看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往,可收穫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天天不中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公然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預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預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預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 24小時,題目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往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然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尋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由於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裝修論壇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躲,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很多偉大的真理,固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盡不顯過期。我想教育的題目是共性的,它不會由於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實在它裡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往逐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