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一把柴火

目前,當務之急是:勃發起激昂的士氣,營造活力四射的大環境。

一種環境是:每個人都激情澎湃,昂揚奮發,這種氣氛相互傳染,相互激盪,形成一種沖天的無堅不摧的精神力量,水漲船高,處於這個環境中的每個人都受到鼓舞,從哲學上講,形成了一種勢,從物理學上講,形成了一個場,在這個勢中,這個場中,共同提高,共同成功。

另一種環境是:也形成勢,也形成場,不同的是場中的每個人都萎靡不振、厭考厭練,同樣是相互感染,相互影響,只是共同走向精神的低谷,在人生最關鍵的時刻,共同失去已有的優勢與機遇。

選擇哪一種場或勢,在哪一種場或勢中生存,讓自己成為營造和享受哪一種場或勢的角色,就目前形勢而言,可謂是生死抉擇。激發自己,感染別人,別人的奮發反過來感染自己,如此,得到一步步的提升;萎靡自己,傳染別人,別人的萎靡反過來又傳染自己,如此,得到的,是一步步的退縮。這就是成功環境的辯證法。

前面多少屆參加聯考的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告訴我們,越是臨近聯考,越需要有嚴明的紀律,越需要藉助於集體的力量。哪一屆成功,總是在備考後期紀律嚴明,集體凝聚力強,班內總是洶湧著催人向上的力量;哪一屆較差,總是個人散漫,集體鬆散,班內瀰漫著悲觀沉悶的氣氛。

學生的最高智慧,就是善於維護集體,同時善於從完善的集體中感受向上的力量。

你們每個人,現在都是一鍋已經燒到九十九度的開水,只需要再來一點理智,再添一把柴火,也就是說,再來一點點小小的創意,從學習或生活的某一個小小的地方作些著意的調適,把潛力再發掘一點點,把激情再點燃一點點,拼一拼精神上的東西,所期望的第一種場或勢就會形成,這鍋九十九度的開水,就會有了質的升華。

缺少自信,缺少激情,缺少節奏。自信、激情是果,節奏是因。把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做一下小小的調適,使學習與生活的節奏感明快起來,使自己時時感覺愉悅、舒展與收穫,這是一種境界。達到它真的不難,不需要對自己全盤否定,不需要對自己生活全面審視,可能就只是像衡中的學生那樣,在吃飯前從袋中抽出一張紙片,可能就只是把歸寢前的那兩分鐘有意梳理一下,可能就是每天的一個自我暗示,可能就是每天設計的幾個小動作,可能就是每天喊口號的扯破嗓子。這,就是成功的全部。畢竟,現在需要的只是一把柴火。千萬不要說這是小玩意兒,沒有一個人能在他焦慮的時候自己對自己說:不要焦慮了,他也就當真不再焦慮了。調節心態,追求學習狀態的卓越,在離聯考五十天的時候,恰恰就是需要的一些小玩意兒。一如一輛重車已經接近坡的最高處,越過去需要的僅僅是後面一隻小小的手掌,只是這手掌來源於一點精神,一點自信,一點激情。

我自己感覺,我從來沒有像對哪一屆學生這樣對你們如此關注,我從來沒有期望過哪一屆的聯考成功像期望你們這么強烈,我從來沒有對哪一屆學生像對待你們充滿更多的自信。

我相信,經過風雨和富于思考的複習班同學,在這未來的幾十天裡,理性、智慧、激情、自信、節奏,會成為生活的主色調。只要我們一起,用計畫而不是用散漫,用堅忍而不是用彷徨,用細節而不是用粗放,用平和而不是用急躁,用活力而不是用沉悶,用精神而不是用意氣,理性、智慧、激情、自信、節奏這些美好的字眼,就一定會結出快樂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