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部個人半年工作總結

新年伊始,我們便把關愛老年人的安康,提高老年人的滿意度放在今年工作的首位。一是建立獨居老人信息庫。對轄區內7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進行摸查並建立信息資料庫。二是構建獨居老人服務網路。組建關愛老人安康志願者服務隊伍,開展“關愛結隊”活動,並為這些獨居老人發放服務直通線卡片,安裝安康通。三是完善困難救助體系。整合社會幫困助老資源,為特困獨居老人提供關愛服務,堅持做到“重大節日幫”、“特困對象重點幫”、“突發事件及時幫”等。四是建立應急預案機制,健全和完善獨居老人結對管理制度、定期上門察看制度、電話關愛制度、突發事件應急制度等,確保本轄區獨居老人的安康、避免意外事件發生。

年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我街道開始實施,經過一年的實踐,運行有序。今年,我街道對去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和科學的論證,出台了四項措施,重點從四個方面不斷完善新農合的實施。經過半年的實踐,管理更加規範,農民明顯得到實惠,如今“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得到較大程度的緩解。

今年開始,我街道就把扶貧作為一項攻堅任務狠抓。半年來,街道各社區一是完成了貧困人群的信息錄入,提升救助效率。將貧困人群的個人、家庭、住房、收入、就業、殘疾和社保醫保等信息準確無誤地收集,並錄入信息庫;二是整合社會資源,推動扶貧實效。與全市首家民營企業擁軍協會——石林集團等共建單位聯手,通過送慰問、送崗位等實現幫困由“輸血型”向“造血型”發展。春節前夕,石林集團撥款1.5萬元專項慰問20多戶特困家庭,並將一些崗位向這些人群傾斜,使他們從根本上脫貧。另外,各社區做好救助及慈善超市建設,銀龍花園社區以慈善超市為依託,在社區內組織多場義賣活動,為困難家庭、困難民眾募集資金。在賑災活動中,各社區更是上下協力,眾志成城,共募集資金近54萬元,排列全區前茅;三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整體攻堅。落實各項優待政策,完善各類救助制度,重點做好就業、維權、醫療等救助制度之間的銜接,努力提高扶貧工作的社會化程度。

為進一步推進社區硬體建設,我們從社區居民需求出發,完成了對金泰社區、四方新村社區等社區辦公活動用房的改造,擴容提檔。目前,金泰社區辦公活動用房達400平方米,四方新村社區辦公活動用房達300平方米,其他社區均已經達到。

四、開展民眾性創建活動,提升社區文明程度

今年以來,我街道各社區充分利用各種節日活動的契機,探索活動機制,構建文化平台,提升了社區文明。一是以主體性文化的吸引力,夯實社區文化基礎。比如,每二年舉辦的殘疾人運動會和不定期的廣場文藝,深受廣大居民的歡迎。今年3月30日舉辦的迎奧運殘疾人運動會甚至都吸引了外國友人,吸引了包括市聾訊在內的各大小媒體的關注,充分展示了我街道各類工作及各類人群的風采,極大地調動了社區文化的自主意識;二是以先進文化的傳播力,提升社區精神文明的水平。藝術團隊大多由老人和婦女組成,他們的活動始終貫穿了親和與進取,促使先進的文化深入人心;三是以歸屬文化的凝聚力,促進社區的和諧。社區的節目大多來源於生活,融合了鄰里的關愛和人與人之間的理解,使社區文化增加了歸屬感和凝聚力;四是以美育文化的感召力,促進社區不和諧因素的轉化。活動增添了日常生活中居民關心和有爭執的話題,並以真善美引導居民自我完善,使得社區整體素質全面提高。

今年3月5日,四方新村社區組織駐區單位、社區居民在社區中心廣場舉行了“弘揚雷鋒精神,構建和諧四方”為主題的活動,為社區居民無償提供修車補鞋、小家電維修、法律諮詢等服務。各社區組織社區居民進行文明行為大討論,根據日常生活中各種行為列舉出文明的和不文明的行為並有針對性地開展討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礎上擬定《社區居民文明公約》。為了迎奧運,戎苑社區和銀龍花園社區與金陵晚報聯合舉辦了社區體育運動會,活躍了社區居民的生活。為進一步讓社區青少年健康地成長,“六一”期間,各社區都組織了活動,有心理講座、有娛樂活動、戎苑社區的特色載體“牽手家園”組織少年軍校的學員參觀了青少年科技中心。

五、加強安全防範,切實保持社區穩定

深入紮實地開展“法制江蘇合格區”、無刑事案件社區、平安小區和無毒社區等創建工作,召開了轄區創安暨綜合治理工作會議,與駐街單位及12個社區居委會簽訂了工作目標責任書;加強普法教育,開展各項法律宣傳活動;做好對各類人群的穩定工作;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建檔、找他們談心、簽定了保證書和幫教協定書;對“flg”練習者進行鞏固再教育,繼續實行幫教活動;注重從源頭上化解引發矛盾糾紛的各種因素,加強信訪接待工作,將信訪和調解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兩會期間”每天保持重點人頭的聯繫,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確保社區穩定;加大流動人口

的管理工作,對轄區內的出租房和流動人口公寓定期、及時進行走訪調查,做好流動人口的登記管理及計生管理等工作;定期進行隱患排查,研究分析和排查矛盾,對影響本地區社會穩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注意運用心理疏導等多種方法認真化解。

六、立足居民所需,突出文化亮點,實現共駐共建 。

社區是城市基本構成單元,是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推進社區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加強城市工作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今年以來,我街道各社區認真按照上級的要求,立足居民所需,突出文化特色,構建和完善了一批具有本社區特色的文化載體,使社區各項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比如,銀龍花園社區的親情家園以及轄區內的流動人口公寓“八方客親情園”,努力做到滿足轄區居民多層次、全方位的文化和服務需求,這個經濟適用房社區已經初步成了環境優美、治安良好、服務全面、娛樂豐富的新型和諧社區。

七、存在問題

海富巷社區是一個聚散型老小區,大部分居民是城裡拆遷而來,大部分房屋已較為陳舊,許多小區道路,公用設施損壞嚴重。一是涉及市容城管問題,如小區無物業管理,小區綠化管理出現亂砍伐現象;二是涉及房產管理問題,如原來物業管理現已全部撤離,出現無物業管理、小區髒、亂、差想像;三是涉及治安管理問題,大部分小區無門衛,常有偷盜現象;四是涉及環保問題,如光華燃料公司對白下第二干休所造成粉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