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模式課題成果公報樣本

“主體參與式”教學中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建構,一方面是其學習方式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在賦予課堂教學自主建構內涵的同時,也為課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文化價值,即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自己構建新的知識,而不是靠教師教給他現成的知識。

2、主體教育理論

教育要培養主體性的人。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其主體性的品質與能力主要表現在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三個方面。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理為由“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轉變為“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學生的學習行為由“帶著教材走進教室”轉變為“帶著問題走向老師”。通過雙向互動,體現以人為本,人是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一切教育教學都必須以人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為根本目標。

3、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包括五個基本要素: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衝突;對於各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即可概括為:積極依賴、個人責任、社交技能、混合編組和小組自評。為使合作學習能產生最佳效果,其中的重要原則包括人人參與,即鼓勵每個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每個人承擔個人職責,並定期更換角色,以便學生了解不同角色的責任;學生需面對面坐在一起進行合作,以便於開展互動;為了提高小組活動的效果要進行反思,以改進自己的行為表現等。可見,在這些主要原則下,教學目標不僅有學業目標即讓學生通過小組團隊的分工合作,互相依賴、鼓勵,共同實現學業上的成功,以提高個人的學習願望,並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而且還有合作技能目標即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表達溝通和分享能力、尊重他人和團隊合作能力、主動探索與研究能力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主體參與式”教學法能最大限度地實踐合作學習原則,能夠最大限度地使學習者參與到教學中來,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滿足;“主體參與式”教學提倡分組活動的形式,這種形式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機會,智慧經驗在合作中得到共享。

4、創造性教學理論

創造性教學是本世紀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教學體系,它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表現能力。

創造性教學是一種發展性教學,它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強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操作獲得知識,注意幫助學生擴大思維範圍,提高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發展學生的能力,最佳化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創造性教學是一種主體性教學,它主張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人格,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課堂上給學生充分活動和思考的時間。創造性教學是一種問題解決式教學。教師為學生創設開放性的問題情境,激勵學生獨立探索,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啟發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意識和習慣,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創造性教學是一種動態性教學。它引導學生自己獨立探究形成結論、了解規律、發現真理,其教學程式往往是“由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再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由個別到一般,由部分到整體,由繼承到創新,同中求異,異中求新,新中求優,是一個不斷前進和不斷深入的動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