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機關工會2010年度工作總結

XX年,是市級機關工會成立20周年。市級機關各級工會以建會20周年為契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全總十四大、市總十五屆工代會精神,結合機關的特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維權、創新發展,積極推進“黨建帶工建”和“兩爭一樹”活動,大力實施扶貧幫困送溫暖工程,適時開展寓教於樂的活動,活躍了機關文體生活,豐富了廣大機關幹部職工精神情操、為提高政府機關效能,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民眾、實現“兩個率先”的目標作出了貢獻。

一、依託“黨建帶工建”優勢,增添工會建設新的活力 

“黨 建帶工建”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一項創新成果。是新形勢下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貫徹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和改進對工會工作的領導的重要舉措。為此,市級機關工會牢牢把握“黨建帶工建”的有效載體,不斷推進工會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

1、促進了“黨建帶工建”機制的建設

市級機關黨群組織機構健全、活動正常、工作有序、聯繫緊密,凸現黨建帶工建的獨特優勢。市級機關各級工會自組建以來,始終在黨組織的領導和關懷下,依靠機關幹部職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行職能、建設職工之家,為無錫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增添了光彩。由於機關各級工會幹部的兼職性、人員的流動性和活動的業餘性特點,黨建帶工建更具有必要性。市級機關各級工會,一方面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另一方面,政治上接受黨組織的領導,工作上爭取黨組織的指導,工會換屆向黨組織報告,工會工作向黨組織匯報,工會活動請黨政領導參與、工會經費不足向黨政組織申請、工會困難請黨政組織幫助解決。在工會自身建設上,向黨組織學習組織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由於積極開展黨建帶工建活動,使工會工作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初步形成了黨建帶工建的氛圍。逐步衍生了黨建帶工建的組織機制,即由機關黨組織書記或專職副書記兼任工會主席。到目前為止,市級機關工會中有16%的工會主席由黨組織書記或副書記兼任。為工會工作的全面提升創造了先決條件。

2、初現了黨建、工建同步協調發展的局面

改革開放的新形勢、新特點,給工會工作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因此,需要我們提出新思路、新辦法與此相適應。尤其是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個私企業等新經濟組織的出現,黨建帶工建更具必然性。市地稅局、科技局、環宇包裝公司等工會,多年來積極開展黨建帶工建工作,並且積累了經驗,他們所在的黨組織在政治上為工會把關定向,班子上為工會選優配強、組織上與工會搞好共建,出現了黨的建設和工會建設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總結的新局面。從而更加密切了黨群關係,提高了工作效能。

3、形成了工建促黨建的互動效應

黨的建設和工會建設具有工作任務的不相同性,但就其總目標來說,有其一致性。從黨建帶工建的實踐看出,必然帶來工建促黨建的效果。例如,機關黨組織為了增強凝聚力、戰鬥力,廣泛開展了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建設堡壘支部和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等活動。各級機關工會為之積極配合,大力實施“爭創學習型工會、爭當知識型職工、樹新時代職工形象”的活動。又如,黨組織提出“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組織”的要求;工會亮出了“哪裡吸收進城務工人員,哪裡就要吸納為工會會員,並維護其權益”的旗幟。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黨建工建既相互呼應、又相互促進,形成了黨建帶工建,工建促黨建的互動力、競爭力,全面推動了黨的建設和工會的建設。

二、整合工青婦資源,實現群團組織成果共享

市級機關的群團工作,是機關黨的工作的重要內容。由於機關人員編制緊、工作任務重,基層的群團組織不可能設立更多的專職人員,群團活動也不可能安排更多的正課時間。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根據機關的特點,有機整合工青婦組織資源,形成合力,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成效。

1、一家牽頭當主角,多家協助當配角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市級機關的黨政工團等組織都有宣傳勝利,紀念英烈的責任。如果各行其是、各唱各的調、各自舉辦紀念活動、層層召開慶祝會,勢必會給基層組織帶來內容重複、形式類同的活動和工作上的忙亂。為此,在市級機關工委的統一部署下,我們整合了群團組織資源,明確主角與配角,由機關工會、團工委、婦工委、關工委和退管委通力合作,聯合組織了一場市級機關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報告會。在此期間,市級機關工會與市級機關關工委還共同舉辦了市級機關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職工子女書畫展等活動,這樣“少而精”的活動,不但減少了會議,還節約了資源,受到了基層黨政組織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