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企業講話

(四)開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整頓工作是解決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一項有效舉措。

當前食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要從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加強監管,但關鍵還是要從源頭抓好。從揭露出來的事件看,許多都是生產加工領域裡的黑窩點的問題,是沒有真正實施有效源頭監管的問題。抓食品安全,工作重點是抓好食品生產加工這個源頭。如果讓產品流向了市場,再去管,只能事倍功半。集中精力抓源頭,認真摸清底子,才能杜絕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才能徹底扭轉產品質量不高、競爭力差以及假冒偽劣問題。食品更要從生產源頭抓好,否則其質量、安全、衛生、營養都無從談起。從源頭抓食品安全的工作很多,涵蓋面很廣,涉及到所有食品種類、所有的食品加工企業、所有的環節。因此開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整頓,要從生產環節嚴格把關,加大監管力度,做好源頭監管。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紮實推進食品安全加工企業專項整治工作

省政府辦公廳近期下發了《加強全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這項工作的指導思想、整治目標和工作要求。各有關職能部門要按照《通知》要求,抓好落實。同時,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摸清底數,健全檔案,為實現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信息化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底數清楚,情況明了”是做好專項整治工作的前提,只有“底數清楚”,才能明確監管的對象;只有“情況明了”,才能實施分類指導、有的放矢。因此,要通過普查進一步摸清全縣的基本情況,為做好專項整治工作打好基礎。各鄉鎮與普查單位要共同負責做好各自轄區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建檔工作,建立健全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信息檔案。普查工作必須要做到不留盲點、不留死角。

二、區別情況,分類指導,提升我縣食品生產加工業生產力水平。

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將企業進行分類,對產品質量長期穩定、監督抽查連續合格、信譽度好、知名度高的名優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幫助其做大做強;對必備生產條件存在差距、質量保證體系未能有效運轉、產品質量不穩定的企業,加強整頓和規範,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對制售假冒劣質食品的企業,堅決予以取締;對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食品生產許可證且不具備基本生產條件、衛生環境惡劣的企業及作坊,縣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按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堅決予以取締。在此基礎上,扶持一批優秀企業和優質產品、優良品牌,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幫助一批規模雖小但有益於社會的企業,使其逐步規範;關閉取締一批不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條件的企業,將其淘汰出局;嚴厲打擊一批食品制假售假的犯罪分子,遏制食品安全事故多發態勢,逐步規範食品生產加工秩序,最佳化經濟環境,提升我縣食品生產加工業生產力水平。

三、突出重點,狠抓整治,確保此次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回顧近年來國內發生的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大多是由於小企業和小作坊的食品質量問題引發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一直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否管住管好小企業小作坊,是直接關係到專項整治工作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因此,要將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作為重中之重進行整治。要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導思想,緊緊抓住農村和城鄉結合部,以摸清底數為基礎,以明確責任為前提,以分類處理為原則,以正確引導為手段,以保障安全為目的,努力在小企業小作坊整治方面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同時,要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督抽查力度,對具有不良生產經營記錄及產品質量不穩定的小企業小作坊實行重點監管。要開展聯合執法行動,著力打擊城鄉結合部等監管薄弱地帶長期存在的食品制假售假行為,堅決取締城鄉周邊無營業執照、無衛生許可證、無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和小作坊;嚴厲查處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沒有基本質量控制措施,產品標準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濫用添加劑生產加工食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在食品中摻雜摻假以及產品質量低劣等行為。